1 / 11
文档名称: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doc

格式:doc   大小:63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3/11 文件大小:6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2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文化改革
【背景材料】
1、2006年11月,第八次文代会第七次作代会开幕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必须大力加强文化建设;2007年1月,在政治局集体学又提出要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2007年10月,十七大报告中再次提到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08年1月,全又一次重申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011年10月,十七届六中全会再次把文化体制改革提上议事日程。
2、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由之路。
【标准表述】
一、文化改革的原因
1、综合观察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我国的文化建设在面临有利条件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已成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2、当今世界围绕综合国力的全方位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文化安全在整个国家安全工作中占据着基础性和战略性的重要地位;新时期日趋旺盛的人民精神文化需求,迫切需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二、文化改革的对策
第一,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加快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
第二,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第三,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认真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
第四,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推出更多深受群众喜爱、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
“家务”纳入官员考核
2012陕西公务员面试在即,陕西华图教育专家也为考生总结出了2012陕西公务员面试热点的话题,建议广大考生密切关注重大热点新闻事件,热真思考,结合2012陕西公务员面试专题进行备考,也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热点概述
四川省彭山县日前出台《科级领导干部德的考核评价办法》,规定提拔干部需要先进行考核评分,其父母、邻居甚至小区物管的意见都会被纳入评分。考核内容包括生活方式、兴趣、交友是否健康,是否孝敬父母、善待妻儿,家庭、邻里关系是否和谐等。截至2月17日,彭山县已有5名干部接受并通过了此项考核。
据了解,被考核的5名干部虽然都通过了考核,但均在家庭美德方面被扣分,其中一名干部因不爱做家务被扣两分,导致其总分最低。“我们向他家人了解情况时,他妻子说他在家很少做家务,比较懒。”考察组一位成员说,“我们向其家里其他人证实后,对他扣两分并归档。”
这位被扣分的干部向记者表示很羞愧,并保证以后一定注意多照顾家庭。
“德”量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记者了解到,制定《办法》之初就开始有质疑的声音:自古清官难断家务事,单凭家长里短的小事来评判,可能挫伤那些个性突出但工作能力很强的干部的积极性。有人甚至认为,这只是“一纸空文”,一场“作秀”。
相关评论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罗哲表示,考核内容被大家熟知后,当地干部一旦被列入待提拔的考察考核状态,肯定会与父母妻儿提前通气。哪个父母在面对孩子提拔晋升时,不是好话说尽?哪个干部家属会傻到在明知做家务等小节问题也会影响提拔的情况下,“坑害”自家人?这样的考核实际效果又有多大呢?
@北京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教授洪瑾表示,考核或提拔干部先问家人意见的办法确实有点荒唐,有些干部虽不做家务工作却很卖力,在家多做家务的干部私心重且斤斤计较,难保会干好工作。围绕自己家庭转的干部不是好干部,只有为百姓办事、为百姓谋利益、为百姓说话的干部才是好干部。
@在争论中,有不少网友对此十分支持,他们认为,现如今,一些官员违法乱纪,与考核官员的标准过于局限,没有注意对于官员本身的考核不无关系。
2012年421公务员联考申论热点:农村环境污染
【关键词】农村污染、污染转移、产业转移
【背景材料】
材料1:
一段时期以来,我国沿海城市出现以下现象:一面是发达地区关停污染企业,另一面则是欠发达地区的招商引资团蜂拥而入。这一现象,被人们戏称为“污染转移”。近年来,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在招商引资的旗号下,不断承接沿海城市的污染项目,局部地区的生态恶化趋势越来越严重。
材料2:
城镇垃圾转移农村,加剧环境恶化。由于目前仍没有垃圾处理场,乡镇垃圾收集房等环卫设施也不齐备,生活垃圾、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