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培优】 】是由【闰土】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培优】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题库
第一部分 单选题(500题)
1、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学原则与()相一致。
,思而不学则殆
,不悱不发
【答案】:B
2、记忆的首要环节是( )。
【答案】:D
3、根据认知同化学习论,从例证到规则的学习,属于( )。
【答案】:B
4、我国最早使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年。
【答案】:A
5、心理内化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环节。常见的心理内化形式有( )
、知识内化和情感内化
、道德内化和规范内化
、知识内化和智力内化
、情感内化和智力内化
【答案】:C
6、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 )。
【答案】:B
7、据《论语*述而》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诗、书、礼、易、乐、春秋”属于“四教”中的()。
【答案】:A
8、各学科教材的编写都要以“三个面向”“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学科教学内容之中。这体现了编写教科书要遵循()的原则。
(教育性)和科学性相统一
【答案】:A
9、现代教学的辅助形式有( )
【答案】:A
10、教学过程阶段的中心环节是( )。
【答案】:A
11、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
【答案】:D
12、李哲爰好广泛,恰逢本周六晚上既有足球赛,又有演唱会,他都想去看。由于二者时间冲突,他很矛盾。他面临的冲奕是()
【答案】:A
13、完形—顿悟说是德国的格式塔学派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以下不属于格式塔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是()。
【答案】:C
14、课程资源的核心是( )
【答案】:C
15、下列关于性格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答案】:C
16、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 )。
【答案】:C
17、下列有关情绪调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忽视”,可以预防或减轻抑郁
,称作情绪智力
【答案】:B
18、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是( )
【答案】:B
19、根据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为了提高自我效能感,当个体取得学业成功时,应将其成功归因于()。
【答案】:A
20、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
【答案】:A
21、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秒钟。
~4
~40
~120
~80
【答案】:B
22、“再生产科学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同最初生产科学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是无法相比的,例如学生在一个小时内就能学会二项式定理。”这表明教学活动具有()
【答案】:B
23、(2021年上半年真题)李伟同学在上课前会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判断,如果认为自己能听懂老师讲述的知识,他就会认真听课,根据班杜拉的理论,这种现象是
【答案】:D
24、学生学习完动物的概念,再去学习两栖动物、哺乳动物、爬行动物、海洋动物等概念。这种学习迁移属于()。
【答案】:C
25、阳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常以老师、同学的建议作为参照做出决策。她的这种认知风格属于
【答案】:A
26、儿童的大脑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出生后第5个月到第11个月之间,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答案】:C
27、 在思维训练课中,老师让大家列举纽扣的用处,小丽只想到扣衣服,却想不到其他用途,这种现象说明( )。
【答案】:B
28、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多采用( )
【答案】:B
29、在某次测验中,高水平学生得到了高分,低水平学生得到了低分,说明该测验的哪种质量指标高?( )
【答案】:C
30、古希腊斯巴达教育目的是培养(?)
【答案】:C
3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缺失性需要的是( )
【答案】:D
32、( )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过程,非常注重教师的权威性。
【答案】:A
33、小学生对长方形的认识有助于其对长方体的理解,这种学习迁移属于( )。
【答案】:A
34、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教学法,并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是( )。
【答案】:A
35、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 ) 中。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中庸》
【答案】:B
36、迁移根据性质的不同,即迁移产生的影响效果的不同,可分为()。
【答案】:A
37、雨晴通过写诗作画让自己走出困扰,摆脱失去亲人的痛苦,这种情绪调节方法是()
【答案】:B
38、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