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海洋学院基础课程《心理学》能力提升试题D卷-含答案 】是由【xinyal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海洋学院基础课程《心理学》能力提升试题D卷-含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姓名 班级 学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海洋学院基础课程《心理学》能力提升试题D卷 含答案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表情动作是情绪的外部表现形式,主要有______、______和言语表情。
2、沙赫特的情绪三因素说把情绪产生归之于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______、______和认知因素。
3、有意后注意是在______基础上产生并与目的任务相联系,但又不需要______的注意。
4、注意分配的条件是,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有一种是______的,而且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具有______的。
5、表象是从______到______的过度阶段,是认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6、气质的4种基本类型是多血质、胆汁质、______和______。
7、能力按照它的倾向性可划分为______和______。
8、______年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______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科学。
9、根据思维过程中的凭借物或思维形态不同,把它分为______、______和语词逻辑思维。
10、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______ 的______ 特征。
二、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性格属于下列哪种心理现象?( )
2、在教学中为了实现知识的迁移,教师应该应用( ),使学生在学习和思维中将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从本质属性中剔除,更好地掌握概念间的因果联系。
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了心理是( )
4、人的个性结构的核心成分是( )
5、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
6、人的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称为( )
7、在非对抗性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之产生一致性,称为( )
8、黏液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 )
、平衡、灵活
、不平衡
、平衡、不灵活
9、医生根据病人的体温、血压、心电图等检查资料确诊病患,这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 )
10、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指出激发动机的二个因素是( )
11、心理学是一门研究( )的学科。
、发展
12、心理现象分为( )
13、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实际上是知识( )的三种模式。
14、人们常说的“一己之心,度人之腹”表现了社会知觉的哪个特征?( )
15、引起动机的内在心理条件是( )
16、创造性思维中能对问题提出超乎寻常的新颖独特的见解的思维特征是( )
17、属于人的心理发展特点的是( )
18、已有的问题解决的知识经验与活动方式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是( )
19、心理辅导教师对来访者模棱两可或意义隐藏的语句给予进一步详细叙述的技术属于( )
20、因素说认为品德构成的要素是道德行为和( )
三、名词解释(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1、情景记忆:
2、特殊能力:
3、能力:
4、性格的情绪特征:
5、自我意识:
6、注意的范围:
7、知觉:
8、心理状态:
四、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 )“谈虎色变 ”是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2、( )人的特殊能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人的智力水平的高低。
3、( )不管想象的内容如何荒诞,但它们的组成部分还是取材于客观现实,因此想象是我们知觉的翻版或重复。
4、( )在复习时把相似的材料放在一起进行,复习效果会更好。
5、( )意志行动有明确的行为目的。
6、( )潜移默化是指有意识记的结果。
7、( )差别感觉阈限越大,则差别感受性越强。
8、( )精神分析学派的最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
9、( )潜移默化是指有意识记的结果。
10、( )感觉阈限越大,则感受性越强。
五、简答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
1、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2、简述注意的分配及注意分配的条件。
3、什么是启发法,常见的启发性策略有哪些?
4、动机有哪些分类?什么是生理性动机?什么是社会性动机?
5、教师应如何对学生进行良好情绪的培养?
6、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六、论述题(共1小题,每题10分,共10分)
1、什么是问题解决,举例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面部表情 身段表情
2、环境因素 生理因素
3、有意注意 意志努力
4、熟练 内在联系
5、再造想象 创造想象
6、黏液质 抑郁质
7、一般能力 特殊能力
8、1879 冯特
9、动作思维、形象思维
10、稳定 动力
二、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D
2、B
3、B
4、A
5、B
6、B
7、C
8、C
9、A
10、D
11、D
12、A
13、C
14、C
15、C
16、C
17、B
18、C
19、A
20、B
三、名词解释(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1、情景记忆:是指个人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或情景为内容的记忆。
2、特殊能力:是指为完成某种专门活动所必须的能力。它是在特殊的专门领域内必须的能力。
3、能力:是指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即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心理特征。
4、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以及主导心境等方面的特征。
5、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身以及对自己与客观环境关系的觉察与认识。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活动能动性的体现,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本质特征表现。
6、注意的范围:也叫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数量的多广的注意特征。
7、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8、心理状态:是指某一时刻或某段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背景。包括意识状态、注意、情绪状态、疲劳状态等。
四、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错
2、错
3、错
4、错
5、对
6、错
7、错
8、错
9、错
10、错
五、简答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
1、(1)客观刺激物的特点
①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强度是引起无意注意的重要原因。一般来说,强烈的刺激物容易引起无意注意。
②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如果刺激物之间在强度、大小、颜色等方面的差异显著则容易引起无意注意。
③刺激物的活动与变化。活动的变化的刺激物比不活动不变化的刺激物更易引起人的注意。
④刺激物的新异性。任何新奇的东西都易成为注意的对象。
(2)人的主观心理状态
①人对事物的需要、兴趣和态度。凡是能满足人的需要,符合人的兴趣的事物都易成为无意注意的对象,引起个体的注意。
②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人的情绪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无意注意。
③ 知识和经验。无意注意的引起和保持与一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很大的关系。凡是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又能增进新知识的事物,容易引起注意。
2、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
注意分配的条件:
(1)同时进行的两种或几种活动,其中最多只能有一种活动是生疏的,其余的活动必须是熟练的、自动化了的或部分自动化了的。人对自动化了的活动就不需更多的注意,而把中心集中在生疏的活动上。
(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间形成了动作系统。(反应系统)
3、答:
启发法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常见的启发性策略有:
代表性启发,指人们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时,受它与其所属总体的基本特性相似性程度的影响。
易得性启发:指倾向于根据事件或者现象在记忆中获得的难易程度来评估其概率的现象,即根据事件或现象在记忆中是否容易提取到来做判断和决策。
锚定和调整启发法:指人们根据给定的信息作出最初的估计后,以后根据当前的问题对最初的估计做出调整,但是调整的幅度不大。
4、根据与动机相关的需要的起源,可以把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根据动机的影响范围和持续作用的时间长短,可以将动机分为长远的概括的动机和暂时的具体的动机。
生理性动机起源与生理性需要,它以有机体的生理需要为基础,是一种比较低级的动机。
社会性动机又称心理性动机,它起源于社会性需要,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是比较高级的动机。
5、老师对学生的教育要以“自我”训练为主,教育学生如何了解识别他人的情绪,了解自身情绪以及内在情绪感受调节,将情绪教育融入各科课程有意识地加强教学活动中的情绪智力色彩,以提高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
6、区别:(1)两者的生理基础不同。气质是以人的神经活动的特性组成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为生理基础的心理特征,而性格的生理基础是神经类型的特点与后天形成的暂时性神经联系的“合金”。
(2)在稳定性方面的不同。由于气质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因此比较稳定,即使变化其过程也比较困难和缓慢;而性格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由后天的生活实践决定,因此也具有稳定性的特征,但相对于气质而言,变化较易,较快。
(3)在评价方面的不同。由于气质决定于一个人的生理特点,所以不能进行好坏评价,而人的性格受社会所制约,因此始终具有社会评价的意义,有好、坏、美、丑之分。
联系:(1)就气质和性格的影响来看,特定的气质类型可以有力地促进某些性格特征的形成和发展。
   (2)由于性格在个性中居于核心地位,因此,性格对气质具有更大的、更深的影响。
首先,人的气质的动力特征;其次,由于实践的要求和人的态度及行为方式的作用,性格可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造气质,且在良好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各种气质类型的人都可成为具有积极的性格特征的人。
六、论述题(共1小题,每题10分,共10分)
1、问题解决指一系列有目的指向性的认知操作过程。运用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叫创造性问题解决;运用现有方法解决问题的叫常规性问题解决。问题解决过程一般经历四个阶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知觉情境,知觉情境越简单、明显,有关条件越容易感知,问题越容易解决;情境较复杂、隐匿时,问题就不易解决;定势这种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它突出地表现在“功能固着”上;动机和情绪状态,耶克斯~多得逊定律表明,问题解决者应保持适中的动机激奋水平;个性差异,如性格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