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2022年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docx

格式:docx   大小:59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2年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知识徜徉土豆 2025/5/18 文件大小:5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2年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2年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是由【知识徜徉土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2年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总结
        力能变化物体运动状态,对于力知识我们要掌握力概念、力作用效果、力单位、力三要素以及力示意图。还要运用实验仪器进行力测量:重要仪器——测力计,用法——看、调、测、读、记。
 
常用考法
        中考对这某些考查,基本以两种方式浮现,一是综合性不高选取题,侧重基本知识考查;一是力示意图画法。而对于力测量重要是在实验探究中浮现。
 
误区提示
1、加在弹簧测力计上力不许超过它最大量程。
2、物体运动状态与否变化普通指:物体运动快慢与否变化(速度大小变化)和物体运动方向与否变化。
3、详析力图示:沿力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长短表达力大小,在线段末端画个箭头表达力方向,用线段起点或终点表达力作用点。
【典型例题】
例析:
如图1,弹簧所受重力不计,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一种小球,处在静止状态,下列几种说法中属于互相平衡力是(  )
  A. 天花板对弹簧拉力和弹簧对天花板拉力
  B. 球对弹簧拉力和球受到重力  
  C. 弹簧对球拉力和球受到重力
  D. 球对弹簧拉力和弹簧对球拉力
 
解析:
此题从几种方面考查学生知识:(1)互相平衡两个力是作用在物体上;(2)考查了学生与否会进行受力分析。在题目中,浮现了三个物体:天花板、弹簧和小球,要会分析哪个力作用在哪个物体上。A. 天花板对弹簧拉力,作用在弹簧上,而弹簧对天花板拉力作用在天花板上,这两个力分别作用于两个物体,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A选项不对的。
  B. 球对弹簧拉力,作用在弹簧上,而球受到重力作用在球上,尽管这一对力方向相反,但由于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因此这一对力也不是平衡力。
  C. 弹簧对球拉力和球受到重力,如图2,且满足二力平衡条件,C选项对的。
D. 通过受力分析可知,这一对拉力分别作用在球和弹簧上,因此这一对力也不是平衡力。
答案:C
同始终线上二力合成
知识点总结
        本知识难度较大,难以理解。学习合力时要把握合力概念,理解同始终线上二力合成(非加即减)。同步在学衡时也要把握概念、理解条件(一、等、反、一)、熟悉用点。平衡力与互相作用力比较:
        相似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种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力;互相作用力在不同物体上是相似性质力。
 
常用考法
        中考对本知识考查,重要以两种方式浮现,一是综合性不高选取题,侧重于基本知识考查;一是综合性较高计算题。需要加深理解有:合力概念、二力平衡条件与浮力、简朴机械考点相结合,常出难题。
 
误区提示
        应用二力平衡条件求有关力,应先明确物体与否处在平衡状态,如果不是处在平衡状态,就不能运用二力平衡条件求解。如果物体处在平衡状态,无论物体受到几种力作用,这几种力合力一定为0,由此可求出有关未知力。
【典型例题】
例析1:
作用在同始终线上两个力,合力为400N,若其中一种大小为300N,则另一种力大小为(    )
A. 一定是100N           B. 一定是700N 
C. 也许是700N           D. 决不也许是0N
解析:
本题中,合力F=400N,分力F1=300N,求另一分力F2。因F1、F2在同始终线上,且合力F不不大于F1,因此F1、F2有也许方向相反,也也许方向相似,应考虑两种状况:(1)方向相反时F2为700N;(2)方向相似时F2为100N。
答案: C、D
例析2:
某同窗用400N竖直向上力提质量为50kg、始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物体所受合力为______。接着这个同窗改用100N水平向右力去拉这个物体,,此时物体受到地面摩擦力大小为______,方向为  ______,物体受到合力为______。
解析:
物体受到重力G = mg = 50 kg ×  = 490N。某同窗所用提力400N,不大于重力,不能提起,物体处在静止。依照力平衡概念,物体受到三个力(重力、拉力、支持力)作用而平衡,合力为零。当用100N水平力去拉这个物体,,此时物体在运动方向上受到两个力作用:拉力和摩擦力。依照二力平衡条件,可知两个力大小相等,即摩擦力为100N,方向跟拉力相反。即水平向左,由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受到合力为零。
答案:0;100N;水平向左;0。
常用力
知识点总结
        重力、摩擦力、弹力是我们常用力,对于不同
力有着不同规定:
        1、重力:要掌握重力施力物体,重力大小、方向、作用点以及重力大小影响因素; 
        2、摩擦力:要掌握静摩擦力大小与方向,滑动摩擦力方向、以及大小影响因素。
        3、弹力:要掌握弹力概念。弹力大小、方向。弹力大小影响因素。
 
常用考法
        中考试题对这某些考查,基本以两种方式浮现,一是综合性不高选取题,侧重基本知识考查;一是综合性较高填空题。重要考核对上述几种常用力理解限度。
 
误区提示
1、摩擦在实际中意义:
(1)“有利”摩擦:增大摩擦办法:增长接触面粗糙限度;增大压力;变滚动为滑动。   (2)“有害”摩擦:减小摩擦办法:减少粗糙面粗糙限度;减小压力;变滑动为滚动;
2、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
(1)接触面粗糙;
(2)两个物体互相接触且互相间有挤压;
(3)物体间有相对运动
【典型例题】
例析:
如图所示、竖直向上抛出小球重12N,请在图中作出小球所受重力图示。
解析:
这道题考查了学生与否会作力图示,此外,题目给出了一种干扰条件,小球向上运动,此时有同窗就以为小球受力方向也应当向上,从而忽视了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
 
解:球受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且力大小是所给标度4倍。
运动和力
知识点总结
        牛顿因一颗苹果而有了成就,还是一颗苹果由于牛顿而出名了?两者结合成就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又称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作用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常用考法
        本知识重要考核对于惯性理解,惯性定律应用,题目形式为选取、填空等。内容考查难度不大,只要能理解惯性定律即可。
误区提示
        1、惯性是物体自身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运动规律。
        2、任何物体在任何状况下均有惯性(即不论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体现为“阻碍”运动状态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
        3、物体不受力,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因此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因素。
【典型例题】
例析:
如下说法不对的是(    )
A.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作用时总是静止。
B. 惯性定律描述了物体不受力时具备惯性,物体受力后,它惯性就减小或消失了。
C. 把铁锤锤柄在地上碰几下,锤头便套紧了,这是运用了锤柄惯性。
D. 公共汽车刹车时车上人站不稳,这是由于人具备惯性因素。
解析:
A. 运动物体在没有受力时做匀速直线运动。B. 物体惯性大小与受力无关,只与物体质量关于。C. 锤头套紧不是运用锤柄惯性,而是运用锤头具备惯性。D. 汽车上人本来是与车一起运动,刹车时,人由于惯性保持本来运动状态,因此站不稳。
答案:ABC
速度和平均速度
知识点总结
        速度是人类生活中常用一种词汇,在物理学中是一种典型概念: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路程多少;她常用单位换算关系是。而在实际研究时,速度可以分为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两者区别,匀速直线运动亦是如此。
 
常用考法
        本知识考查形式多变,选取、填空、计算等题型中考均有所见,考查知识点不外乎以上几点,在学习时一定要理解概念,把握核心!
 
误区提示
1、平均速度必要指出是在某段时间内或某段路程中平均速度,路程S和时间t之间有严格相应关系。
2、平均速度公式:
【典型例题】
例析:列车从甲地到乙地,先以54 km/ h, h,再以72km/h速度行驶1 h,到达终点,求列车在全程中平均速度
解析:整个路程平均速度,必要用所有路程除以整个运动过程所用时间,其中涉及中间停止运动时间。全程速度不要误以为是各段路程速度平均值,而要依照平均速度意义来计算。
答案:
机械运动
知识点总结
        运动是绝对,静止是相对。哲学中一句话却反映了物理学机械运动理论。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机械运动,而物体运动与静止判断却依托参照物选取,选取不同参照物,同一物体运动状态也许不同。因而我们要掌握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办法:拟定研究对象、拟定参照物并假定参照物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