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分析 】是由【知识徜徉土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9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分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环境及理化 原因损伤
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急诊部
刘 明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分析
第1页
中 暑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分析
第2页
中暑是人体在高温和热辐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整出现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效损害症状总称,是热平衡机能紊乱而发生一个急症。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分疲劳等均为常见诱因。
中 暑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分析
第3页
先兆中暑
轻症中暑
重症中暑
分 类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分析
第4页
1
先兆中暑
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
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2
轻度中暑
●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
●出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
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3
重度中暑
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这类中暑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分析
第5页
热痉挛症状特点:多发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急速显著降低时。这类中暑发生时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痉挛疼痛。
热衰竭症状特点:这种中暑经常发生于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人。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含糊。此时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
日射病症状特点: 直接在烈日曝晒下,强烈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发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充血、水肿;因为受到伤害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出现不适就是猛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
热射病症状特点: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造成体温急剧升高。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含糊、血压下降,逐步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分析
第6页
中暑致病原因
高温环境作业
温度>32℃、湿度> 60%
通风不良环境中
长时间或强体力劳动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分析
第7页
高温发生火灾,某部官兵救火中暑
运动员中暑
沙漠探险者被困1人中暑身亡
酷热夏天户外活动中暑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分析
第8页
中暑原因分析
在高温作业车间工作,假如再加上通风差,则极易发生中暑;
农业及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阳光暴晒,使大气温度再度升高,使人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发中暑,空气中湿度增强易诱发中暑;
在公共场所、家中,人群拥挤集中,产热集中,散热困难。再加上人呼吸二氧化碳浓度增高,%~1%时,使人嗅觉神经麻痹、呼吸急促、身体抵抗力低下,造成中暑发生。
人体适宜外界温度是20-25˚c,相对湿度为40%-60%,经过以下方式散热:
辐射是散热最好路径。气温15-25˚c时,辐射散热约占60%,散热最多部位是头部(约50%),其次为手及足部。温度33˚c时,辐射散热降至零。
B. 传导与对流经过对流,接触和靠近皮肤冷空气变暖,变热热物质分子
离开,而较冷物质分子则取而代之,逐步又变热,如此重复进行。水传
导较空气快240倍。
C. 蒸发每蒸发1g水,()热量。
人散热方式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分析
第9页
主要教学内容
临床特点
1
生命指征评定
2
抢救处理
3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分析
第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