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心和小肠医学宣教专家讲座 】是由【海洋里徜徉知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心和小肠医学宣教专家讲座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部 位:心位于胸中,有心包围护于外,
属上焦(火),与小肠相表里。
生理功效:主血脉,主神志,其华在面,
开窍于舌。
心和小肠医学宣教专家讲座
第1页
一、主血脉 Controlling Blood Circulation
1.心主血脉含义:指心脏有推进血液在脉管内运行
作用。
2.心是怎样主持血液运行?
(1)主要赖于心气作用:心气能推进血液在脉内
运行。心气起源于水谷精微,经过心脏功效转化而成。
《平人气象论》说:“心脏血脉之气”,就是指这种气。
(2)靠心跳动:《医学入门》说:“人心动,则
血行于诸经”。就是说血液运行靠心博动,不停地把
血向脉管推进,以维持血液正常运行。
另外,血液运行还与宗气相关,宗气能贯心脉,
推进血运。
心和小肠医学宣教专家讲座
第2页
3.临床意义
(1)从血脉改变测知:
心气旺盛——脉和缓有力。
心气不足——鼓动无能,脉弱无力。
心气虚衰——脉无力。
心气衰微——脉微欲绝。
(2)从面色上观察:
“其华在面”:
心气旺盛——面色红润光泽。
心气不足——面白无华。
心和小肠医学宣教专家讲座
第3页
二、主神志 Taking Charge of Mental Activities
1.含义
广义:人体生命活动外在表现。
神
狭义:指心所主神志,即人
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
{
心和小肠医学宣教专家讲座
第4页
2.精血和神关系
《灵枢•营卫生会篇》“血者,神气也”。这就说明了
血与神亲密关系。从心本身功效来看,主血脉和主
神志二者也是亲密相关。如:心血充分,运行流畅,
则面色红润,精神焕发,这是血对神影响;又如:羞
愧、暴怒是神志表现,可出现面红耳赤现象,这是神
对血液运行影响,可见神物质基础是血,而血运
行又受神支配。
3.临床意义
痰火扰心——则心烦不寐,狂躁沾语。
心血亏损——心神失养,则见失眠、多梦、健忘等。
心血充分——面色红润光泽,精神焕发。
心和小肠医学宣教专家讲座
第5页
心开窍于舌:心位于胸中,有别络与舌相通,故有
舌为心之苗之说。《灵枢•脉度篇》“心气通于舌,心和
则舌能知五味矣”。所以心脏改变就轻易从舌表现出来。
三、心与体华窍关系
Having Relations With the Pulse, Face and Tongue
在生理情况下,心脏功效正常,则舌体红润,运动
灵敏。如心脏有病就会出现舌异常改变。如心血不足
——舌质淡白;心火上炎或心阴虚 —— 舌尖或舌质红
甚则舌体糜烂;心血瘀滞时 —— 则舌质紫暗或见瘀点、
瘀斑;心包受热邪或痰迷心窍 —— 则舌强语蹇等。
心和小肠医学宣教专家讲座
第6页
附:心 包(Supplement:Pericardium)
心包是心外膜,附有络脉,是通行气血道路,有
保护心脏作用,外邪侵犯心脏首先是心包受到影响,故
前人有“代心受邪”之说。
在临床上急性热病等温邪内陷出现神昏之詹语、发
狂等症状,称之为热入心包,在治疗上就是以清心为主,
说明心包和心从辩证角度来看是一致。《灵枢•邪客篇》
指出:“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可见心包
络与心在生理病理上有亲密联络。
心和小肠医学宣教专家讲座
第7页
小 肠 The Small Intestine
部位:小肠位于腹腔之中,上端接于胃,
下端与大肠相连,外形呈回环迭积状。其经
脉络心,与心相表里。
生理功效:泌其清浊,为“受盛之府”。
《素•灵兰秘典论》说:“小肠者,受盛之官,
化物出焉。”受盛:承受。化物:指饮食物
(即食糜)。
心和小肠医学宣教专家讲座
第8页
清—水谷精微(津液)→全身
剩下水分(浊中之清)→下输
浊 膀胱
糟粕(浊中之浊)→下注大肠
{
{
小肠—受盛水谷—化物
病理改变:
腹泻、便溏。
小肠功效失常
尿赤、尿血、尿混浊。
{
心和小肠医学宣教专家讲座
第9页
参考书:《中医临证基础》
思索题:心主要生理功效是什么?
心和小肠医学宣教专家讲座
第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