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性传播性疾病的防治 】是由【海洋里徜徉知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性传播性疾病的防治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长沙市第一医院
谢元林
性传输性疾病防治
性传播性疾病的防治
1/52
性传输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STDs)是一组由性接触行为或类似性行为接触为主要传输路径可引发泌尿生殖器官及从属淋巴系统病变疾病,还包含生殖器以外皮肤对皮肤,皮肤对粘膜,粘膜对粘膜直接接触传染,可包括到全身主要器官病变,咽部、肛门、直肠等部位感染受累,是严重危害人群身心健康传染性疾病。
概 念
性传播性疾病的防治
2/52
种类及病原学
监测汇报性病(8种):艾滋病、淋病、梅毒、软下疳、性病淋巴肉芽肿、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
经典性病(4种):梅毒(syphilis)、淋病(gonorea)、软下疳(chancroid)、性病淋巴肉芽肿(lymphogranloma venreum)
几乎全部医学微生物均可造成STDs
性传播性疾病的防治
3/52
全球性病预计数
世界卫生组织(WHO)预计
在15-49岁人群中,、淋病、衣原体和滴虫感染病例发生
预计全球天天约有100万人感染可治愈性病
预计全球每年新发性病病例及其引发相关并发症(流产、死胎、低出生体重胎儿、盆腔炎、不育症、围产期感染和肿瘤等),约占全世界人口7~10%
性传播性疾病的防治
4/52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及前变为NGU为主,淋病、尖锐湿疣、梅毒均并重流行
我国性病流行历史
性传播性疾病的防治
5/52
以后变为梅毒为主,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淋病并重流行
我国性病流行历史
性传播性疾病的防治
6/52
职业
我国以工人为多,占1/3,无业及待业青年20%,个体工商者15%,服务行业10%
近年来干部及国家公职人员STD患病人数增加最快,%,农民也在增加
流行病学特点
性传播性疾病的防治
7/52
地域分布特点
全球:发展中国家STD流行率高
我国:城市化较快地域STD发病较多
1、大中城市、东南沿海开放城市因人口流动较大、发病率上升较快
2、近年来发病从沿海地域渐向内地、从南方向北方、从城市向农村和牧区扩展
3、少数民族所在边远地域梅毒、性病一直是威胁民族繁衍、影响人口质量问题
流行病学特点
性传播性疾病的防治
8/52
人群分布特征
年纪:我国:多数病例集中于20~39岁
世界:发病年纪有前移迹象和有从青年向儿
童蔓延趋势,儿童STD患者在逐年增加
性别:大多数STD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男女之比为2:1,近年来二者百分比逐步缩小,
淋病女性易感:男20%~25%,女80%~90%,STD由外传入特征:发病率女性先升高
流行病学特点
性传播性疾病的防治
9/52
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以控制梅毒为切入点来控制我国性病流行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梅毒治疗指南
梅 毒
性传播性疾病的防治
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