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急危重症抢救程序 】是由【海洋里徜徉知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急危重症抢救程序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急危重症抢救程序
急危重症抢救程序
第1页
判断循环
判断病人有没有反应
观察
对应治疗
呼叫EMS
呼叫要求除颤
判断呼吸(开放气道,看、听和感觉)
放置抢救体位(无外伤)
对应治疗
继续CPR(同左)
肾上腺素1mg静注,每3~5分钟一次
电机械分离
连续室颤/室速或复发
开始CPR
除颤器显示室颤/室速
除颤
恢复自主循环
继续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对应治疗
心脏停搏
普鲁卡因酰胺20~30mg/min,最大总量为17mg/kg
已作气管内插管还未建立静脉通道,可作气管内给药
此时药品应稀释至5~10ml
继续CPR(同左)
争取心脏起搏
肾上腺素1mg静注,,
,·次递增,·次
,3~5分钟重复一次
溴苄胺5mg/kg静推,5分钟重复1次,总量10mg/kg
静脉通道建立后,,以后每半小时一次,儿童酌减
碳酸氢钠1 mol/kg,复苏时间长,有效通气10分钟后
除颤,可连续3次
纳洛酮 Naloxone:
无反应
继续CPR
马上气管内插管
建立静脉通道
有反应
有呼吸
无呼吸
无脉搏
有脉搏
急危重症抢救程序
第2页
●保持呼吸道通畅
●施行心肺复苏
●做好除颤准备
室颤和室速
电击除颤一次,能量150J(双相波),2分钟心脏按压
评定心律(T在36℃以上)
连续或重现室颤/室速
恢复自主心律
电机械分离
无心肌收缩
●继续心肺复苏
●马上气管插管
●开放静脉通道
肾上腺素2~5mg快速静推,每3分钟重复
在30~60秒内用360J(单)/150除颤(双)
●评定生命体征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支持
●依据血压、心律、心率给予适当药品治疗
●每次给药后30~60秒钟用360J/150J除颤
●模式应是:药品-除颤,药品除颤
对连续或重复室颤/室速用药品治疗可能很有效
见相关程序
见相关程序
急危重症抢救程序
第3页
●电机械分离 ●室性逸搏心律
●假性电机械分离 ●迟缓仃搏心律
●室性自主心律 ●除颤后室性自主心律
●继续心肺复苏 ●用超声多普勒,呼气末CO2监测,
●马上气管插管 心超或动脉导管评定血流
●开放静脉通道
寻找可能原因(括号内代表可能治疗和处理)
●低血容量(补充血容量) ●广泛肺栓塞(手术溶栓)
●低氧血症(机械通气) ●用药过量:三环类,洋地黄,β-阻滞剂,
●心包填塞(心包穿刺引流) 钙通道阻滞剂等
●张力性气胸(针头穿刺放气减压) ●高血钾(补钙,补碱,补胰岛素等)
●体温过低(见低温处理) ●酸中毒(补碱)
●广泛急性心肌梗死(见心肌梗死抢救程序)
肾上腺素1mg静推,每3~5分钟一次
绝对(HR<60次/分)或相对心动过缓给阿托品1mg静推,每3~~
急危重症抢救程序
第4页
如心率>150次/分
●准备马上电复律
●依据心律情况可用药品作简单尝试
如心律<150次/分,常不予马上电复律
不稳定,有严重症状和体征
●评定ABCs ●评定生命体征
●确保气道通畅 ●问询病史
●给氧 ●体检
●开放静脉通道 ●12导联心电图
●行心电监护、无创氧饱和度监测及自动血压监测
●床边胸部X线摄片检验
症状:胸痛、气急、意识改变
体征:低血压、休克、肺充血、
充血性心衰、急性心肌梗死
可给予
●硫氮卓酮
●β阻滞剂
●异搏定
●地高辛
●普鲁卡因酰胺
●奎尼丁
●抗凝剂
房颤,房扑
陈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刺激迷走神经反射
腺苷6mg1~3秒钟内静推
不规则QRS波群心动过速
利多卡因1~
~,总极量3mg/Kg
室速
利多卡因1~
无或临界
腺苷12mg1~3秒内静推,1~2分钟后可重复一次
QRS波群宽度
~5mg静推
血压
普鲁卡因酰胺20~30mg/min,最大总量为17mg/kg
可给予:地高辛,β阻滞剂,硫氮卓酮
异搏定5~10mg静推
利多卡因1~
腺苷6mg1~3秒内静推
~,总极量3mg/Kg
腺苷12mg1~3秒内静推(1~2分钟后可重复一次)
苯苄胺5~10 mg/Kg,静推8~10分钟,总极量30mg/Kg·24小时
同时复律
普鲁卡因酰胺20~30mg/分钟,总极量17mg/Kg
15~30min
有
正常或升高
低或不稳定
窄
宽
急危重症抢救程序
第5页
●评定ABCs ●评定生命体征
●确保气道通畅 ●问询病史
●给氧 ●体检
●开放静脉通道 ●12导联心电图
●行心电监护、无创氧饱和度监测及自动血压监测
●床边胸部X线摄片检验
心动过缓,绝对(60<次/分)或相正确
有没有严重症状和体征
症状:胸痛、气急、意识改变
体征:低血压、休克、肺充血、充血性心衰、急性心肌梗死
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或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措 施 秩 序
●~
●如可能经皮心脏起搏
●多巴胺5~10μg/kg/分钟
●肾上腺素2~10μg/分钟
●异丙肾上腺素
观 察
●准备经静脉心脏起搏
●用经皮起搏作为过渡
有
无
急危重症抢救程序
第6页
颈部手术后
●快速解除颈部压迫(包含打开手术切口)
●快速开放气道(包含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
气道粘膜损伤水肿
●吸氧
●激素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使用呼吸机
●病因及对症治疗
支扩咯血
●头低足高或俯卧
●及时促进积血排出
●对症及病因治疗
分泌物或呕吐物
●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及时吸出分泌物或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病因治疗
气管异物
●用常规手法取异物
●直接或间接喉镜下取出
●呼吸困难,难以用上述方法取出时,可粗针头(14~16G)紧急行环甲膜穿刺或气切
●评定ABC ●吸氧 ●开放静脉通路
●保持气道通畅 ●评定生命体征
可能出现并发症治疗
●低氧血症,酸碱平衡失调
●肺水肿、肺不张
●急性呼衰
●肺部感染
●心肺骤停
护理与监护
●胸部物理治疗
●依据病情需要调整输液速度
●心电监护、指搏氧饱和度监测
●T、P、R、BP监测
●血气及其它常规检验
●严密观察神志、瞳孔改变
病因及处理
急危重症抢救程序
第7页
多发伤再预计:动态观察,发觉隐蔽深部损伤、继发性损伤、并发症如十二指肠破裂,胰腺损伤,隐性出血,继发颅内、胸内、腹内出血等
病史采集:受伤时间、方式、撞击部位、落地位置、处理经过、上止血带时间,有否昏迷史
体格检验:按“CRASHPLAN”标准指导体检(心脏-呼吸-腹部-脊柱-头部-骨盆-四肢-动脉神经)
试验室检验:查血型、交叉配血,作血气电解质、了解酸碱离子失衡、查生化、评价肝肾功效,查血常规,重复屡次,评定出血情况
特殊检验:X线、超声、腹腔镜、CT、MRI、腹腔穿刺
V. 通气
给氧
去除气道异物
纠正舌后坠
经鼻或口气管插管
环甲膜切开
气管切开插管
I. 输液抗休克
建立静脉通道1~3条
液体复苏
血管活性药品
小剂量碱性药品
P. 心肺脑复苏
呼吸心搏骤停,马上行CPR
必要时开胸行胸内心脏按压
C. 控制出血
一压二捏三上钳四吻合(修补)
二捏后快速输血补液抗休克,再行深入治疗
O. 确定性手术治疗
胸部损伤
连枷胸,反常呼吸者:棉垫加压固定;呼吸机正压通气行气道内固定;肋骨牵引外固定;
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一次性引出1000~1500ml以上血量或引流3h内,引流速度在200ml/h以上者──剖胸探查
心脏损伤:及时修补
腹部损伤
诊疗明确,及时行剖腹探查
动态观察,做两手准备
四肢、骨盆、脊柱损伤
四肢开放性骨折:充分复苏,尽早清创,一期切复内固定术
闭合性骨折:外固定,病情稳定后再深入处理
骨盆骨折:单纯性普通卧床处理;合并血管、神经、盆腔内脏器损伤,及时手术治疗
脊柱骨折:单纯性卧床休息;骨折不稳定,移位或合并脊髓损伤时,尽早行椎板减压、脊髓探查、内固定术
其它损伤
对症处理
颅脑损伤
开放性颅脑损伤,颅骨凹陷性骨折,颅内血肿,脑疝等明确需要手术治疗,应主动术前准备,尽早手术
不需要或不适应手术治疗,行保守治疗
初步控制窒息、休克、大出血后行深入评定
各部位伤确实定性治疗
早期抢救VIPCO程序
心搏呼吸骤停者行CPR,神志昏迷者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生命体征
心搏呼吸骤停者行CPR,神志昏迷者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生命体征
排除呼吸道梗阻、休克、大出血等致命现象
伤员
抢救现场、急诊室
进行快速、全方面初步评定
急危重症抢救程序
第8页
△常有引发肾衰原发病或感染、失水、失血、失盐、过敏、中毒、休克、烧伤、严重创伤等原因所致。
△临床以少尿、闭尿、恶心、呕吐、代谢紊乱为主要特征。
可分为肾前性、肾性、肾后性三种,有少尿性和无尿型
△尿常规和肾功效检验异常,肌酐、尿素氮显著增高。
诊疗
△马上检验肾功效、电解质、血气分析
△ 留置导尿管,观察尿量、尿色、尿常规、尿比重,统计每小时尿量及24h出入量
△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心律、S-T段改变
△依据CVP及尿量控制输液速度
△生命体征监测
△合理饮食
△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氮质血症:⒈给予优质蛋白8~12g/日,或配给GS+AA,可采取胃肠道外营养⒉同化激素,丙苯酸若龙,促氮质代谢⒊口服大黄,浦公英灌肠或甘露醇、山梨醇⒋应用苏打⒌合理使用利尿剂
△高血钾症:⒈GS+R2疗法 ⒉葡酸钙⒊利尿剂⒋离子交换树脂 ⒌克分子乳酸钠 ⒍苏打应用 ⒎透析疗法K+>
△酸中毒 :⒈5%苏打 ⒉%乳酸钠(对缺O2、肝功效失常不宜应用 ⒊透析疗法
△尿毒症: ⒈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⒉中药 ⒊人工肾(血透析):Bun>80mg,Cr>6~8mg 时使用 ⒋肾移植
△合理使用血管扩张剂、利尿剂。禁用肾毒性如庆大、氨基甙类药品
△原发病治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 △评定生命体征 △心电监护 △吸氧 △开放静脉通路
急危重症抢救程序
第9页
急性DIC
诊疗
抢救办法
●消耗性凝血障碍检验:血小板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和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
●纤溶亢进检验:凝血酶时间延长、FDP增高和3P试验阳性
●外周涂片检验;红细胞形态改变
●高凝血期
●消耗性低凝血期
●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临床上存在易引发DIC基础疾病,同时兼有两项以上临床表现
●试验室检验有3项以上异常
●排除重症肝炎合并凝血功效异常和原发性纤溶症
检 查
分 期
诊疗标准
●去除病因和诱因
●改进微循环障碍
●抗凝治疗:早期、足量用肝素,首次10000U静推,以后3000~5000U/6小时或5~15U/kg·h维持
●抗凝治疗肝素化后,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
●抗纤溶治疗:PAMBA
△DIC早期禁忌
△DIC中期在抗凝治疗基础上小剂量应用
△DIC后期伴出血者,可单独使用
●组织因子释放
●血管内皮损伤
●感染
●血流淤滞
●原因不明
病 因
●出血
●微循环障碍
●栓塞症状
●溶血
临床表现
监护与护理
●采血作对应检验
●保持呼吸道通畅
●监测T、P、R、BP
●观察全身出血情况
●记出入量
并发症治疗
●感染
●出血性休克
●多脏器功效衰竭
急危重症抢救程序
第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