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三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22读不完的大书》教案 】是由【夜紫儿】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三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22读不完的大书》教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页
三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22 读不完的大书》优
秀教案
1、会认“仅、麻”等 8 个生字,会写“读、昆”等10 个字,会写“昆虫、蚂蚁”等词语。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大自然的乐趣。
3、了解课文描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体会生动的语言。重难点了解课文描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 体会生动的语言。
1、词语卡片
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 课时。第 1 课时课时目标:
1、会认“仅、麻”等 8 个生字,会写“读、昆”等10 个字,会写“昆虫、蚂蚁”等词语。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大自然的乐趣。板块一 开门见山,导入课
1、导入课文题目:我们今日学习第 22 课《读不完的大
书》,看教师写课文题目。
2、指导写字:“读”左窄右宽,左边言字旁,右边“卖”字下半局部的“头”字的横画要穿插到言字旁空白处,撇、点要写得伸展。
3、读题质疑:请同学们齐读课文题目!读了课文题目,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预设:“读不完的大书”指的是什么?有什么书是读不完的呢?这本大书是什么样的?里面写了些什么?
4、引导读题: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请再读课文题目,读
出我们心中的这些疑问。设计意图:“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围绕课文题目生疑、质疑,表达了以疑促学、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思想。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引导: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想一想:“读不完的大书”指的是什么?
2、检查生字词语。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课件出示:不仅 麻雀 盘旋 鄙视春笋 几寸 一副 秋高气爽
〔1〕 指名认读加点的生字。提示:“笋、寸”是平舌音,“爽” 是翘舌音。〔2〕读词卡“麻雀”。①引导识记:你是怎么记住 “麻”字的?预设:加一加:广+林猜谜语:广州城内林子多②用“麻”字组词:肉麻、亚麻、芝麻;麻绳、麻布、麻袋;麻醉、麻药、麻烦。③指导写“麻”:半包围构造,左上包右下, “广”要写大些,第三笔“撇”要伸展,包住“林”。〔3〕读词卡“春笋”。①课件出示“笋”的字源演化图。
课件出示:
讲解:“笋”的古体字上面外形像竹叶,表示笋是竹子的嫩芽;“旬”的意思是天,表示笋生长快速。②指名读句子。课件
页
出示:竹子长得快,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没几天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4〕读词卡“几寸”。①引导:你们知道一寸大约有多长吗?伸出手来和教师一起比一比。②猜一猜:这是什么字? 课件出示“寸”的古体字:点拨:上面是手的外形,在手的下面加一横,表示由手掌后退一寸。这个位置叫作“寸口”。我们摸一摸,有脉搏跳动的感觉。③指导写“寸”:“寸”的字形偏 长,第一笔横稍长,竖钩写在横画上偏右的位置,点靠里、靠 上。〔5〕读词卡“一副”。①引导:你是怎样记住“副”字的?
〔幅、富、福副〕②指名填空:一副〔 〕课件出示,学生齐读。一副样子 一副面孔 一副笑脸一副对联 一副手套 一副眼镜
3、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读不完的大书”
指的是什么?用波浪线画出相关句子。〔1〕指名沟通。课件出示课文最终一自然段。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久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奇特,有无尽的乐趣。〔2〕全班齐读。教师板书:看不完读不完设计意图:依据生字的构字特点, 承受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识字,并在识字的过程中,扩展学生的词汇,渗透汉字文化,增加识字的趣味性。教师配乐朗读全文,给学生奠定良好的语感基调,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中心句,初步理解“大书”的意思。板块三
朗读课文,感知“好玩”
页
1、引导:这本看不完的大画册、这部永久读不完的大书里有哪些好玩的东西呢?请自由朗读第 1 自然段,用横线画出相关句子。
2、学生自由朗读第 1 自然段。
3、学生沟通。课件相机出示第 1 自然段中的句子。课件出示: 高远的天空,宽阔的大地,空中的浮云飞鸟,地上的走兽昆虫,林间的花草树木,水里的虾蟹游鱼……〔1〕提问:作者列举了哪些
好玩的事物?这些事物是按怎样的挨次排列的?〔2〕指名沟通,
齐读词语。课件出示词语。浮云飞鸟走兽昆虫花草树木虾蟹游鱼
〔3〕理解省略号。引导:读不完的大书里只有这些好玩的东西吗? 你是从哪儿知道的?〔用了省略号〕课文哪个词概括了全部好玩的东西?〔板书:世界万物〕
4、引读第 1 自然段:教师读第一句,学生读后面的句子。
5、引读最终一个自然段。〔1〕教师引导:世界万物,不仅好玩,还让人深思和遐想。大自然真是一部读不完的大书呀!
〔2〕 课件出示句子,学生接读。课件出示: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
的大画册,是一部永久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奇特,有无尽的乐趣。设计意图:抓住课文的总起段落,引导学生提炼和概括文本信息,紧扣关键词语及标点符号,从整体上感知课文题目中“读不完”的意思,在回环照应的朗读中,初步感悟课文首尾照应的表达特点。板块四
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页
1、齐读词语。课件出示词语〔词语中的会写字标红〕课件出示:读书 昆虫 麻雀 蚂蚁 梨树 几寸 温顺 池塘 画册
2、指导书写。〔1〕自主观看字形。出示田字格中生字,引
导学生观看,说说哪个字简洁写错,哪个字比较难写。〔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①出示“梨、柔”,引导:这两个字有什么一样的地方?点拨:下面的木字底要写得稍宽,撇捺要伸展,托住上面的局部,让字站稳。②指导写“塘”:左窄右宽,“唐”的撇要穿插到提土旁的下面。③指导写“册”:最终一笔是横,靠近横中线,写得稍长,像一根线,把左右两个部件串起来。
3、学生练习写字,展现评价。
4、布置作业:抄写“昆虫、蚂蚁、画册”等词语。设计意图:在随文识字写字的根底上,本教学板块安排了集中写字。从字形构造入手,先引导学生自主观看,教师再有的放矢地重点指导,提高了写字教学效率。第 2 课时课时目标: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乐趣。
2、了解课文描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体会生动的语言。板块一 复习回忆,导入课
1、认读词语。课件出示词语。课件出示:浮云飞鸟 走兽昆
虫 花草树木虾蟹游鱼 高空盘旋 千姿百态雨后春笋 超凡脱俗 秋高气爽
2、引读课文。〔1〕齐读第 1 自然段。〔2〕齐读第 6 自然
段。
页
3、过渡:这节课我们连续走进这本读不完的大书,去感受大自然无穷的奇特和无尽的乐趣。设计意图:认读词语,既复习稳固了生字,又积存了本课独特的语言;引读课文,既是对课文主要内容的回忆,又为后面感知课文的表达方法做了铺垫。板块二
朗读课文,品尝语言
1、自读课文。〔1〕引导:“世界万物,不仅好玩,还让人深思和遐想。”课文哪些段落对此进展了具体描写?预设:第 2~ 5 自然段。〔2〕默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具体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请联系每个自然段中的关键句子或第 1 自然段的内容进展简要概括。〔板书:飞鸟昆虫 花草 树木〕
2、学习写飞鸟的语段。〔1〕引导:第 2 自然段写了哪些好玩的飞鸟?在作者的笔下它们是什么样的呢?〔2〕指名读。课件出示句子。课件出示:◎小麻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叫人愉悦。◎老鹰在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突然猛扑而下, 给人以雄健威猛的感觉。〔3〕麻雀和老鹰分别给人什么样的感觉?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预设:麻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活泼欢快〕 老鹰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猛扑而下〔雄健威猛〕〔4〕引导:飞鸟如此好玩、好玩,作者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动作〕谁来演一演老鹰的这三个动作?〔5〕指导朗读:谁来读读这两句 话,读出麻雀的活泼,老鹰的威猛!〔指名读,师生评价〕
3、学习写昆虫的语段。〔1〕引导:作者写了什么昆虫?是怎么写的?〔指名读〕课件出示句子。课件出示:蚂蚁搬家,井
页
然有序,当两军对垒时,那番勇敢忠贞的精神,真叫人鄙视。
提问:文中写到了哪两种情形?〔蚂蚁搬家两军对垒〕
引导:蚂蚁搬家时是怎样的? “井然有序”是什么意思?〔4〕想象:蚂蚁搬家,井然有序
是怎样的画面?〔蚂蚁排着长长的队伍,有序地搬运货物。〕
〔5〕提问:“两军对垒”是什么意思?你们见过蚂蚁“两军对 垒”的情形吗?〔指名沟通〕作者用哪个词来描述蚂蚁这种精 神?〔勇敢忠贞〕〔6〕指导朗读。引导:两军对垒,攻守有序, 小小的蚂蚁竟然如此勇敢忠贞,真令人鄙视!请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4、学习写花草树木的语段。〔1〕引导:飞鸟、昆虫是如此
好玩,那花草树木又是怎样好玩呢?课件出示自学提示。自学提示:自由读课文,思考:〔1〕这一局部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波浪线画出关键句子。〔2〕花草树木是怎样好玩?用横线画出描写生动的句子。〔2〕依据学生沟通,品读相关句子。预设 1:品读中心句。课件出示:花草树木的生长、开花、结子,暑寒荣 枯,有着不同的趣味。①提问:“暑寒荣枯”是什么意思?〔季节不断变化,草木有荣有枯。〕②点拨:花草树木的生长、开 花、结子,有着〔不同的趣味〕;花草树木的一荣一枯,有着
〔不同的趣味〕。③齐读句子。预设 2:品读写花草的句子。课件出示写花草的句子。课件出示:花儿有红的、黄的、紫的、蓝
的,外形有单瓣的、重瓣的,千姿百态。草的叶子各不一样,有
页
长有短,有宽有窄,有的还带着刺。①指名朗读。②提问: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花儿的好玩的?〔颜色多、外形多〕能用两个词语概括吗?〔五颜六色、千姿百态〕③引导:作者又是怎样写草的好玩的?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形态各不一样〕④教师引 读:花儿颜色有〔学生接读〕,外形有〔学生接读〕,草的叶子各不一样〔学生接读〕。⑤学生合作朗读:女生读写花的句子;
男生读写草的句子。预设 3:品读写树木的句子。过渡:作者写了哪些树木?你觉得哪些描写特别好玩?课件出示写竹子的句子。课件出示:竹子长得快,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没几天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顺的细语。① 指名读。②提问:哪些画面很好玩?作者是怎么写的?〔先用作比较的方法写雨后春笋长得快,再用打比方的方法写竹叶的沙沙声。〕③指导朗读:读前面一句要突出强调竹子长得快,读后面一句要读得轻而温顺。〔指名读齐读〕课件出示写棕榈树的句
子。课件出示:池塘边的棕榈树高大直立,大蒲扇似的叶子在风中摇摆,一副超凡脱俗的样子。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它倒映在池塘的水中,小鱼在倒影间游玩,又是另一种境地。①指名读。思考: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棕榈树的好玩?〔风吹树叶、鱼戏倒影〕②引导:“超凡脱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棕榈树的这副样子是超凡脱俗的?③“倒映”和“倒影”各是什么意思?〔出示图画,让学生指出倒影。〕④引导想象:棕榈树在水中的倒影是怎样的?鱼在倒影间游玩是怎样的情景呢?⑤指名读写棕榈树
页
的句子。⑥师生合作朗读。教师读总起句,女生读写竹子的句 子,男生读写棕榈树的句子。设计意图:遵循作者的行文思路, 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在理解内容的根底上,引导学生圈画文中生动的语句,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和体会语言、形象、情感之美。板块三
整体回忆,感悟写法
1、质疑引读。〔1〕引导:这部大书读到这儿读完了吗?这本读不完的大书里还会有些什么呢?〔指名沟通〕〔2〕课件播放大自然中好玩的画面。〔3〕课件出示中心句,学生齐读。课件出示: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久读不完的大书, 里面有无穷的奇特,有无尽的乐趣。
2、梳理构造。〔1〕引导:你们觉察这篇课文各自然段之间是什么关系?〔2〕小组争论指名沟通。预设:总〔第 1 自然段〕 分〔第 2~5 自然段〕总〔第6 自然段〕
3、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么觉察这部读不完的大书的? 你是从哪儿知道的?预设:从第 1 自然段觉察:查找、深思、遐想。〔观看自然,留心生活〕
4、小练笔:在大自然这本“读不完的大书”中,你读到了什
么?
请写下来,和同学沟通。设计意图:本教学板块通过回读课文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觉察文章的表达方法和作者的观看方
页
页
法,并引导学生迁移方法,写一写自己的观看所得,表达了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1、品读语言,感受生动。本单元的阅读要素是“感受课文生
动的语言,积存宠爱的语句”, 本课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向着这个核心目标动身、着力、落脚。在了解课文描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后,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生动的语言,通过朗 读、想象、体会、沟通等方式,感受语言的生动形象,丰富学生的语言积存,获得对语言文字美的体验。感受生动的语言,最有效的方法是“读”。通过配乐朗读、合作读、接读等多种形式, 引导学生有层次地朗读文中生动的语言,读出意思,读出画面, 读出感受,表达读与想象、思维训练的严密结合,有效地落实单元训练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课文生动的语言、传神的描写在多读、美读中根植于学生心田。
2、建构方法,形成力量。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应靠着这个例子使学生能
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娴熟技能。本节课,教师将“教
方法”作为暗线贯穿教学的始终,引导学生得意、得言、得法。
〔1〕阅读方法。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强调借助关键语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引领学生在方法的实践运用中自我构建的认知经
验,以此促进学生阅读力量的螺旋式上升。〔2〕写作方法。引导
学生自主感悟课文“总总”的篇章构造以及先总后分的构段方 式。在此根底上,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在大自然中读到的奇特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