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创业学与商业计划
第一章导论
“创业”一词由“创”和“业”两个字组成。所谓“创”就是创造,也可以理解为创建、创新、创立;而“业”则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事业、家业等。掌握创业的概念对学习创业至关重要,因为它是创业学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创业的含义
一、创业的定义
(一)价值说—创造价值
(二)功利说—创造财富或利润
(三)实体说—创建企业
(四)创业的概念
可分:狭义的创业、次广义的创业和广义的创业。
二、创业的要素
(一)人的因素
(二)物的因素
(三)社会因素
(四)组织因素
三、创业的过程
1. 创业机会的识别——创业过程的起点
2. 企业的创建
3. 管理体系的形成
4. 新创企业的发展
四、创业理论的研究动态
—约瑟夫·雄彼得(,1883~1950)
—1956年,美国创建了“贝特维亚工业中心”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家企业孵化器。
—美国人捷克·特劳特( jack Rrout)在1972年提出的营销学理论
—分要素分析和要素整合两部分
第二节创业管理与传统管理
一、创业管理范式的产生
(一)对传统管理理论的反思—王伟光、李继祥、蒋学伟、姚立、刘洪(2000)
(二)对新的管理范式—创业管理范式的探索—.(1985)、. Low和Macmilla(1998)
二、创业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差异及其根源
比较传统管理与创业管理,我们会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表现为两种理论所依据的基础不同,研究对象不同,两者出发点不同等。
存在其根本原因是环境变化和社会转型。面对新世纪里出现的新问题,Tetenbaum .(1998)提出21世纪的诸多悖论,具体可见到表1-1
表1-1 21世纪领导和组织的悖论
长期与短期
独立与互相依赖
计划与实验
人与生产率
利润增长与成本遏止
授权与责任
低成本与提高质量
人的手艺与技术技能
集权与分权
冲突与统一
产品与过程
竞争与合作
创造与效率
稳定与变革
核心能力与多样化
递增与剧增
专家与通才
可预测与不可测
创业家与团队参与者
简单与复杂
领导与追随者
意图与变化
管理者与领导者
正规化与非正规化
掌管与人人是领导
秩序与无序
三、创业管理与传统管理理论融合的趋势
P. Davidsson 对创业管理与传统管理进行了比较,认为创业包括两个过程。
—包括最初的机会发现、机会提炼等
—解决的是资源获取和新资源整合问题。
创业管理主要是在前半部分,后半部分则多是传统管理。
图1-1中,“最初发现”(initial discovery)完全属于创业,对正在继续的活动(coordination of on-going activity)的“协调”则完全属于管理。但它们之间的界限并不十分明显,如属于创业的开发利用过程与传统管理是交叉的。
即从发展趋势上看,两者呈现融合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