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2025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pptx

格式:pptx   大小:62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2025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pptx

上传人:送你一朵小红花 2025/5/20 文件大小:6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2025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2025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是由【送你一朵小红花】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2025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9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拾.级(shè)
镌.刻(juàn)
褶.皱(zhě)
矜.寡孤独(guān)
B.砾.石(lì)
出轧.(zhá)
蜿.蜒(wān)
矫.首昂视(jiǎo)
C.拙.劣(zhuō)
矗.立(chù)
瞭.望(liáo)
酒气醺.醺(xūn)
D.迁徙.(xí)
挚.爱(zhì)
萦.绕(yíng)
量.体裁衣(liàng)
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嘱附 枷锁 寒噤

自圆其说
膏药 污蔑 抉择
喧哗 漩涡 踊跃
窈窕 晦暗 斡旋
出类拔粹
格物至知 不修边幅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功从苦中建。体育健将摘金夺银的背后,是 与渐次提升;名师名角一鸣惊人的背后, 是功夫的 。遵义草王坝村老支书黄大发, 6 年劳苦,才凿成了绕三重大山、穿 三道险崖的水渠,彻底改变了山民世代缺水的命运。科学家南仁东,带着 300 多幅卫星遥感图,艰辛
了 1000 多处重峦洼地,终于找到安装“天眼”的最佳位置。无数建功立业者的经历表明:“看似寻常,实 则崎岖。”
A.百炼成钢
蓄势待发
历练
勘正
B.千锤百炼
厚积薄发
历经
勘测
C.千锤百炼
蓄势待发
历经
勘正
D.百炼成钢
厚积薄发
历练
勘测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中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 ,
。 , , 。它本身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
①“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
②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
③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
④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
⑤“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
A.④②③⑤① B.④③⑤②① C.⑤①④③② D.⑤②①④③
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且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在激烈的学习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勤奋不足,二是耐力不足。
家庭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谁也不得不否认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C.专家认为,造成现代人疲劳感的最大原因不是加班加点,而是休息时间都无法彻底放松心情所导
致的。
D.神舟十八号飞船在轨期间,航天员将完成 6 次载荷货物气闸舱出舱任务和 2 到 3 次出舱活动。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她准备了丰盛的佳肴:桌上摆了烤肉、蒸肉;菜馅饼、肉馅饼;海鲜水饺、蘑菇水饺,厨房里还 有没算上的水果沙拉、蔬菜沙拉。
白居易那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影响文坛千年,他的名作《卖炭翁》《观刈麦》
《杜陵叟》等,都流传至今。
如今,领先科技出现在哪里?高端人才流向哪里?发展的制高点转向哪里?这一系列的问题值得 我们深思。
归隐是旧时文人理想中的一种闲散生活——躬耕、沽酒、题诗、作画、对弈……但真正做到归隐 却并非易事。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文章构思巧妙,想象雄奇瑰丽,文笔 汪洋恣肆,常用寓言故事说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诗经》中的“风”又称“国风”,是王侯贵族在祭祀等重大集会场合演奏并表演的歌曲唱词,具有 端庄典雅、气象宏大的特点。
唐代柳宗元被贬谪到湖南永州之后,探山访水,流连于自然景色,以排解心中郁积的苦闷,写下 了“永州八记”,短小精美的《小石潭记》就是其中之一。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其中有些篇章记载了孔 子的言论。
请根据提示,在表格横线上填写诗文原句。
诗文题目
作者
诗文选句
批注点评
《桃花源记》
陶渊明
黄发垂髫,(1) 。
令人向往的社会景象
《石壕吏》
杜甫
存者且偷生,(2) 。
战争中人民的无奈
《卜算子•咏梅》
陆游
(3) ,

形体凋敝,精神犹在
(4)《 》
常建
山光悦鸟性,(5) 。
景色使人俗念消失
《送友人》
李白
(6) ,

以马鸣之声衬托离情
《子衿》
佚名
(7) ,

独自徘徊在城门边
八年级开展以“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任务。
【汲取“和”之智】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因此,产生了大量关于“和”的成 语。
请你写出一个表示和谐并带有“和”字的成语。
【探究“和”之义】
“和”,是中华文化的灵魂,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它如春蚕织茧,细致入微;又似海纳百川,包容万 物。在家庭中, , ,齐心让生活充满希望;在社区中,“和”是邻里坦 诚相待,是干部和群众的团结一心,协力让环境更加美好;在社会中,“和”是国家友好交往,是民族与 民族的相融相洽,共同让世界和平发展。
小光写了上段关于“和”的文字,横线处两句没有构思好,请你补充完整,并与下文句式保持一 致。
【制定“和”之约】在活动中,需要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为有效解决问题,提高讨论成效,避免在讨 论中出现消极应对、争论不休等不“和”的现象,特拟订“议事公约”。
议事公约


③要开诚布公,积极为活动献计献策。
④议事结果进行民主表决,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请你补写两条公约内容,每条不超过 20 字,公约内容不要有重复。
【发挥“和”之用】近日,某小区居民 A 向社区书记反映,居民 B 养了大型狼狗,遛狗时不拴绳索,狼 狗追赶居民 A 造成惊吓。
社区书记要劝说 B 不能在住宅区养狼狗,请你帮他写出劝说词。要求:基于“和”,确保劝说效 果,100 字以内。
二、第二部分阅读(51 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江村①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②,微躯③此外更何求?
[注]①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杜甫在亲友资助下,在成都郊外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 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安宁。②禄米:古代官吏的俸给,这里指钱米。③微躯:微贱的身躯,是作 者自谦之词。
下列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首句中“抱”字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浣花溪畔草堂周围清流绕宅的自然环境。
第二句交代了时令,其中“事事幽”强调了江村生活充满幽趣,提领全篇意旨。 C.颈联对“老妻”和“稚子”的动作细节描写,表现了杜甫一家生活条件的富足。 D.诗人对诗中描绘的全家暂得安宁,妻儿同聚共享天伦之乐的生活,感到一丝欣慰。
本诗颔联极富画面美,情感真挚,请具体赏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 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
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龙嘘①气成云,云固②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元间,薄日月,伏③光景④,感震 电,神变化,水⑤下土,汩⑥陵谷。云亦灵怪矣哉!
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而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
凭依,信⑦不可欤!
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易》曰:“云从龙。”既曰:龙,云从之矣。
(韩愈《龙说》)
[注]①嘘:喷吐。②固:本来、当然。③伏:遮蔽。④景:同“影”。⑤水: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⑥汩:淹没。⑦信:确实、的确。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③茫洋穷.乎元间
④薄.日月
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马之.千里者
安求其.能千里也 C.策之不以.其道 D.执策而.临之
云从之.矣
乃其.所自为也 无以.神其灵矣 而.龙弗得云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②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
作者在两文中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游记,完成问题。
像山河一样打开自己 原因
①一边是绵延不绝的高黎贡山,一边是壁立千仞的碧罗雪山。谷底的那片碧绿,是从青藏高原汇聚 千溪万泉而来的江水。江水时急时缓,遇到乱石嶙峋,就白沫喷涌,浪花飞溅。水声或如悄声细语,或 如雷声阵阵。
②这就是怒江。它沿岸的一条公路如游丝般蜿蜒。我们乘坐的大巴,像甲壳虫似的在公路上缓缓移 动。我将脑袋伸出车窗,使劲睁大双眼,却怎么也无法在一望之中把这宏大瑰奇的景象尽收眼底。
③忽然,从邻座传来音乐声,是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我有点吃惊,既因为游客中竟然有人喜欢 西方古典音乐,也因为那不同凡俗的浑厚乐声和细腻的音质。
④“英雄!这些山、这些水才是真正的英雄。这支交响乐简直就是为它们谱写的!”对这支曾被一些
音乐评论家认为艰涩难懂的乐曲,他竟然这样解读。这位游客来自北京,在这里当过“知青”,回城后成 了一名教师。老伴去世后,他没有独守孤影,而是四处旅游。“昨天刚从拉萨坐飞机到昆明,今天就直奔 怒江来了。”快七十岁的他,精神矍铄。“当年我只觉得山里生活艰苦,却没发现这里的景色这么撩人。” 他笑了笑,接着对我说:“在城市我常感到寂寞,而进入山水的怀抱,我就像回到了那个曾经完整的家, 心安!”也许,曾和自己的青春融为一体的地方就是故土家园吧,这位老人是寻找他的青春来了。
⑤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当雄浑的山河打开自己的胸膛,成千上万种美就在人 们眼前次第呈现。
⑥怒江第一湾,像一块马蹄形的翡翠,安稳地置放在群山之间。和长江第一湾的猛然掉头、雄奇有 力不同,这个弯转得那么优雅,就像华尔兹舞中旋动的长裙一角。我们这些游客,站在山坡的围栏外,
看着深谷里仿佛陷入沉思的碧水。
⑦导游姓李,50 多岁模样,当她开朗地大笑时,眼角和额头的皱纹都在爬动。她向大家介绍:其 实,这条江到了雨季才会发怒,才名副其实。这个季节,更适合它的名字应该是——碧江。显然,她对 这片山水非常了解。
⑧车到了老姆登村,我的眼睛追随李导的指引,看见对面戴在群峰头上的皇冠山是那样高贵华美。 当一抹阳光落在上面,它就像刚从黄金的汁液里捞出来一样,润润的,闪着金黄的光。为了拍一张把“皇 冠”戴在头上的照片,游客们四处寻找合适的位置和角度,李导微笑着走过来,一一指导并帮忙。当相机 屏幕上显示出一位手持小木匣(自制音乐播放机)的“老皇子”时,她轻拍手掌,发出爽朗的笑声,那位 北京老人也咧开嘴笑了。童心在大自然面前复活了,每个人都变得更加可爱和天真。
⑨大巴车继续向着山河敞开的方向前行,李导趁着空闲向大家讲述起自己的身世。她的家乡在云南 省怒江州北部的独龙江乡。早年,那里不通公路,物资匮乏。当地政府曾组建马帮,运送粮食和物资, 救助群众。她就是赶马人,也曾做过国营马帮首领,泥石流、桥梁损毁、大雪封山……甚至她的丈夫也 遇难于赶马途中。十多年里,她历经艰险,遭遇了难以想象的苦痛,也一次次见证了乡亲们在山间铃响 马帮来时的喜极而泣。庆幸的是,一条条公路终于打开了闭锁的山区。前些年,为了提高云南茶的知名 度,云南组织了一次马帮驮茶进京的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她留下了自己马帮首领生涯的最后一次亮 相。
⑩那一路,马帮吸引了许多好奇的目光,催生出不少轰动的趣闻,同时马帮也看到了鳞次栉比的高 楼、川流不息的车辆、霓虹闪耀的商场……在宽阔的大街上,在汹涌的人流中,马帮不再像行走于山间 古道时那样自然:蹄声犹犹豫豫,马儿的脖铃声错落纷乱,什么时候该走?什么时候要停?前面的岔道 如何选择?这些都变得难以确定。
⑪如果说,大山曾经遮挡过她的目光,那么,这次马帮驮茶进京的活动,则在她面前打开了一幅全 新的生活画卷,引发了她的思索。时代也许不再需要传统的马帮了,她清醒地认识到。
⑫短暂的迷茫和一时的失落在所难免。但很快,她就决定从熟稔的生涯中拔脚而出,她要与通了公 路的家乡一起展现魅力,她开启了生命的另一扇门——成了一名高山导游。在为四方游客的服务中,她 感受到了充实与快乐。到了丙中洛,李导带领大家,向如画河山的更深更远处走去。这时,我却很清楚 地看见,她的手自然前伸,挽住了北京老人的胳膊。
⑬前方,一定还有许多难以置信的美被崇山峻岭收藏,还有许多惊叹在目光的扩散和腿脚的迈动间 发出,还有许多温情在人生的旅途中酝酿。
⑭我知道,当人们像雄浑的山河一样打开自己时,就能够收获美,收获快乐,收获爱。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本文以游踪为线索,书写了作者在怒江游玩时的所见所感。其中在老姆登村,游客们在李导游指
导下拍照,在大自然面前童心萌发,变得更可爱、天真。
作者善于运用修辞来表情达意,例如第②段将大巴车比作“甲壳虫”就是运用了比喻,生动形象地 写出了怒江大峡谷的宏大瑰奇。
文章运用大量的文字插叙了李导游遇到困境时打开自己,最后成为导游的故事,使文章内容更加 完整,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从独龙江乡的乡亲们在马帮来时“喜极而泣”,到马帮进京置身于现代都市生活下变得无所适从, 作者通过强烈的对比凸显马帮的愚昧落后。
根据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江水时急时缓,遇到乱石嶙峋,就白沫喷涌,浪花飞溅。(句式角度)
文章第⑤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
本文标题“像山河一样打开自己”意蕴丰富,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演讲稿,完成问题。
为学与做人 梁启超
①问诸君为什么进学校,众人会答为求学问。再问为什么求学问,各人答案就会不同,或者竟自答 不出了。诸君啊!我请替你们答一句吧:为学做人。
②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局部。这三局部圆满兴旺的状态,我们先哲称之为三达德:智、仁、 勇。为什么叫达德?因为这三事是人类普通道德标准,总要三者具备,才能成一个人。三件的完成状态 如何?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所以教育应分为知育、情育、意育三方面。都应以这 三件为终究。
③怎么样才能不惑?最要紧是养成我们的判断力。第一,须有相当常识,进一步,对于自己要做事
须有专门智识,再进一步,还要有遇事能断的智慧。假设一个人连常识都没有,听见打雷,说是雷公发 威,看见月蚀,说是蛤蟆贪嘴,那么,一定闹到什么事都没有主意,碰着一点疑难问题,就靠求神问卜 看相去解决,真所谓大惑不解成了最可怜的人了。学校里小学所教,就是要人有了许多根本的常识,免 得凡事都暗中摸索。但仅有点常识还不够,我们做人,总要各有一件专门职业。这就是专门学识。但专 靠这常识和学识还不够,还须养成总体智慧,才能有根本判断力。以上所说常识和总体智慧,都是智育 要件,目的是教人做到知者不惑。
④怎么才能不忧?为什么仁者会不忧?想明白这个道理,先要知中国先哲人生观怎样。仁之一字, 儒家人生观的全体大都包含在里头。大凡忧之所从来,不外两端,一曰忧成败,二曰忧得失。我们得着 仁的人生观,就不会忧成败。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宇宙和人生是永远不会圆满的,正为在这永远不
圆满的宇宙中,才永远容得我们创造进化。我们所做的事,不过在宇宙进化几万万里的长途中,往前挪
一寸,两寸,那里配说成功呢?然那么不做怎么样呢?不做那么一寸两寸都不挪,那可真真失败了。仁 者看透这一理,信得过只有不做事才算失败,肯做事便不会失败。故《易经》说君子以自强不息。再 者,我们得着仁的人生观,便不会忧得失。为什么?因为认定这东西是我的,才有得失之可言。连人格 都不是单独存在,不能明确划分,然那么哪里有东西可为我们所得?既无所得,当然无所失。我只是为 学问而学问,为劳动而劳动,并不是拿学问劳动等做手段来达某种目的——可以为我们所得的。你想有 这种人生观的,还有何得失可忧?
⑤怎么样才能不惧?有了不惑不忧功夫,惧当然会减少许多了。但这属于意志方面的事。一个人假
设是意志力薄弱,便有丰富智识,临时也会用不着,便有优美的情操,临时也会变了卦。然那么意志怎 么才会坚强呢?头一件须要心地光明。孟子说浩然正气,至大至刚。人人要保持勇气,须要从一切行为 可以公开做起,这是第一。第二要不为劣等欲望所牵制。一被物质上无聊的嗜欲东拉西扯,那么百炼钢 也会变为绕指柔了。总之,一个人意志由坚强变柔弱易,由柔弱返坚强难。自己做不起自己主,还有何 事可做?只有奋斗,才可得自由。意志磨练到家,自然是看自己应做之事,一点也不迟疑,扛起来便 做,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样才算顶天立地做一世人,绝不会有左支右绌的丑态。这便是意育目的,教人 做到勇者不惧。
⑥诸君啊!你现在疑心吗?沉闷吗?悲哀痛苦吗?觉得外面压迫你不能抵抗吗?我告诉你,便是你 因不知才会惑;你悲哀痛苦,便是你因不仁才会忧;你觉得你不能抵抗外界压迫,便是你因不勇才有 惧。这便是你的知、情、意未经过修养磨练,所以你还未成个人。我盼望你有痛切的自觉啊!有了自 觉,自然会自动。
⑦诸君啊,醒醒罢!你成不成人,就看这几年哩!
1922 年 12 月
(节选并改编自《阅读名篇中外演讲辞卷》)
这篇演讲稿想要告诉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第④段中仁者不忧成败、不忧得失的原因是什么?请依据原文分别概括。
这篇演讲稿条理清晰,请对其结构进行简要梳理。
最后两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分别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下列关于名著的介绍,正确的一项是( )
朱自清的《经典常谈》中,介绍了《说文解字》中汉字造字的条例,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 声;还介绍了汉字用字的条例,包括假借和转注。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留学英国期间专门写给大学生的,以书信的形式每篇确定一个 话题,探讨读书、习俗与革新、爱情与道德等。
C.罗曼•罗兰《名人传》中的列夫•托尔斯泰优柔寡断,虽然拥有财富和地位,但爱情的缺失却始终让
他处在内心的追求和现实处境的矛盾之中。
D.路遥《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孙少平兄弟的个人奋斗和自我精神追求,体现了他们渴望跳出 磨难,过上无忧无虑的富足生活。
名著阅读。
有一天,在发电厂那堆满木料的院子里,朱赫来拦住保尔,微笑着说:“你母亲说你爱打架。她说: ‘我那孩子就像小公鸡一样好斗。”’朱赫来纵声大笑,似乎挺赞赏,“打架根本不是坏事,只是要弄清楚该 打谁和为什么打。”
保尔不知道朱赫来是在嘲笑他还是跟他说正经的,便回答说:“我从不平白无故打架,总是在有理的时 候才打。”
语段中保尔说:“我从不平白无故打架,总是在有理的时候才打。”请概括整本书中的两个情节佐证这 句话。
三、第三部分写作(6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生活中、学习中,你一定有过“遇到困难并彻底解决”的经历。 请以“困难教会我 ”为题,写一篇 600 字以上的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积极;②语言生动,内容具体,选取典型事例抒发真情实感,文体 特征鲜明;③不得抄袭或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可能透露答卷者信息的地名、校名、班名、人名等。
答案
【答案】B
【答案】D
【答案】B
【答案】D
【答案】D
【答案】A
【答案】B
【答案】并怡然自乐;死者长已矣;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题破山寺后禅院;潭影空人心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答案】(1) 示例:政通人和、和颜悦色
示例:“和”是家人相互关爱,是父母和子女的坦诚相待
示例:①认真倾听他人发言,不随意打断。②能包容不同观点,择善而从。
示例:B 先生(女士),您好!听说您养了一条大型狼狗。以后出门遛狗时,麻烦您拴上绳索。要 不,狼狗追赶行人,容易对他人造成惊吓,也不利于邻里间和谐相处。您说是吧?
【答案】10.C
11.描绘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在自然中感受到的自由、亲切、融洽的情感。
【答案】12.①同“饲”,喂。②等同,一样。③尽,达到尽头。④靠近,迫近。
13.B
①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它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
②至于龙的灵异,却不是云的能力使它这样子的。
甲文作者借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表达了对统治者不识人才、摧残人才的不满和愤懑,强调了伯乐 对千里马的重要性,目即要善于发现人才。 乙文作者以龙和云的关系作比喻,表达了“龙与“云”相互依 存的观点,强调了自身条件和外在条件相互结合的重要性。
【答案】16.D
运用短句,节奏紧凑,有力地突出表现了江水湍急的特点。
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游客对山的赞美,引起下文对雄浑的山河所展现的成千上万种美的描写,引 发读者注意,使文章结构严谨。
怒江山区通了公路,闭锁的山村敞开怀抱迎接游客,开启新的发展之路;以李导为代表的当地百 姓,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开启新的人生道路;北京老人打开自己,寄情山水,复活童心,找到心 灵慰藉;游客在李导带敞开心扉、热情相处,让旅途领下欣赏美景、充满温情。

最近更新

2018年工会工作工作总结与2018年工会工作工作.. 8页

2018年工会换届选举的工作总结与2018年工会财.. 4页

2018年工作总结开头与2018年工作总结范文:市.. 4页

2018年市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工作汇报与2018年市.. 10页

2018年年度采购工作计划3篇与2018年年度销售工.. 19页

2018年幼儿园万圣节演讲稿与2018年幼儿园三八.. 9页

2018年幼儿园中班工作计划2与2018年幼儿园中班.. 11页

2018年幼儿园中班下学期个人总结与2018年幼儿.. 6页

2018年幼儿园中班保育员专业能力考试试题试题.. 11页

2018年幼儿园中班保育员开学模拟考试试题试题.. 11页

2025年老婆道歉检讨书 23页

2018年幼儿园五月份工作总结与2018年幼儿园优.. 5页

2018年幼儿园保育员三级职业水平考试试题试题.. 12页

2018年幼儿园保育员业务考试试题试题及解析 10页

2018年幼儿园保育员工作总结范文2与2018年幼儿.. 7页

2018年幼儿园后勤工作总结范文与2018年幼儿园.. 6页

2025年美术学科工作总结 35页

2018年幼儿园圣诞晚会主持开场白与2018年幼儿.. 5页

2018年幼儿园大班保育员三级业务技能考试试题.. 10页

2018年幼儿园大班期末班级总结范文 5页

2025年美业工作总结 8页

五年级《跑——折返跑》教学设计 7页

低温液体泵工艺及安全操作规程 3页

最新正常分娩(9版妇产科学课件) 40页

粤办发【2014】12号广东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 3页

转基因食品目录 目录 17页

某乘用车转向柱助力式转向系统设计含CAD图纸、.. 38页

传质分离过程课后习题答案 98页

关于进一步做好回迁安置和不动产权证办理工作.. 5页

摩托车介绍-课件PPT(演示稿) 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