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儿童发展3儿童的社会性发展.doc

格式:doc   大小:88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儿童发展3儿童的社会性发展.doc

上传人:1136365664 2018/3/11 文件大小:8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儿童发展3儿童的社会性发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三讲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教学目标:
◇通过依恋的研究,理解依恋的实质
◇了解依恋的特点
◇领会依恋的教育意义
◇领会儿童社会化的概念
◇了解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特点
◇领会儿童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几个阶段
◇掌握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掌握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
在欧美世界的现当代,“情绪”(emotion)是心理学里可以用来包罗万象的一个词。可以这么说,凡不属于认识、理智、智力之类认知活动的心理过程,都可以被“情绪”一词所包揽,其内容大略分类的话,包括了真正的“情”—情感(feeling)、情绪、感情(affection)和情操(sentiment);人际交往;个体的道德发展。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无论人际交往还是个体,的道德行为,都是一律带有“情”的,即临时出现的情绪表露,而认知是冷静的—无需额外的情绪表露,在艰难困苦的认知探索过程中甚至还要有意地压制情绪,这一点,即使在文学创作、艺术表演中也不例外。
一、依恋
理解“依恋”(attachment)这个概念,可以现对这个词进行拆解:依者,附着也,靠贴也;恋者,爱之情也,我们就从依恋的这个日常生活含义阐发开始学****br/>(一)依恋的心理学定义
依恋的心理学定义可以表述为“个体为寻求更多的心理安全而靠近庇护人。”这个定义可以有四点阐释:一是个体。可以指任何年龄的人,因此依恋是成年人或老年人都有的一种感情现象。但本章所指的“个体”,主要是指儿童,并且借用婴儿的例子来说明依恋。二是庇护人。因为依恋者可以是任何年龄的人,所以庇护人也是如此,重要的是他或她被依恋者认可。例如在现代国家里,随着文化观念的变化
,一个很典型的情况是父亲在婴儿的早期生活里起着更为积极的作用(参见P66 3—1)。因此,婴儿不仅会依恋母亲,而且也会依恋父亲。研究表明7—13月的婴儿在有来访者时,其依恋行为在父亲和母亲之间没有偏向;还有研究表明近1/3的一岁半儿童最依恋父亲。由此扩展开去,祖父母、兄弟姐妹或是一些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人都可以成为婴儿或儿童的依恋对象。三是靠近。首要的意思是个体通过身体运动而缩短同依恋对象的空间距离,而在无法做到的条件下,个体有其他行为表现出欲缩短这种空间距离的意向。因此,这里的所谓“靠近”,既指可观察的行为,也指内心的一种倾向。四是心理安全。这是依恋概念最重要的定义项,指出了依恋的目的,点出了依恋的社会性质,(参见P66 3—2)需要重点阐述。
心理学一度把依恋的实质理解为婴儿或其他动物幼仔寻求喂哺。这种见解后来被一系列的观察证据与实验结果所否定了:(1)小鸡、小鸭一出壳就是自己觅食的,却仍然围绕和追随母亲;(2)早在1873年,生物学家斯帕丁就观察到小鸡一出壳便有追随并非母亲的运动物体的倾向;(3)澳大利亚生态学家洛伦兹观察到出生后即与母亲分离的小鸭会跟随它们首先见到的任何大一些的运动对象,这样的跟随行为看上去是那么的强烈,以至于洛伦兹把它形容为“病态的执著”,并且提出了一个术语“印刻”(imprint),比喻小鸭见到的第一运动物体的对象在它的头脑里刻下了深深的印迹;(4)洛伦兹还以实验证实:在小鹅出生后即移走母鹅,代之以自己在小鹅眼前走动,小鹅们以后就一直跟随洛伦兹(参见彩图4),再也不会跟母鹅跑了;(5)美国心理学家哈洛提供了决定性的实验证据:把出生不久的小猴与母猴隔离开,然后并排放置两个人工“母猴”,它们有木制的头和铁丝编织的躯干。区别在于一个“母猴”的铁丝躯干覆以泡沫橡胶,外罩毛巾布;另一个则裸露铁丝框架,但胸部处固定一只奶瓶以提供牛奶。实验结果表明:①除非是因为饥饿而吃奶,否则小猴大部分时间是抱住毛巾布“母猴”度过的(参见P67 3—2);②当对小猴施以恐惧刺激时,只要现场有毛巾布“母猴”在,小猴的害怕程度就显著降低;③如果递给小猴毛巾布的“手臂”或“腿”,它会探究;可那“手臂”或“腿”是裸露铁丝的,则小猴就拒绝接近;(6)愉快玩耍的人类儿童经常会中止玩耍而环顾四周,以确定依恋对象是否在场。如果是,则继续玩耍,否则就会呼唤、哭喊和寻找。显然,所有这些方面的证据都表明依恋与喂哺的关系不大,而与个体的心理安全关系密切。
人类婴儿的依恋源于进化的先天机制。有证据表明,给新生儿看不同的图片,他们对人脸注视的时间最长。婴儿在3个月左右能够视觉识别母亲;5个月、6个月的婴儿不但能识别母亲,还能以微笑反馈母亲的注视;婴儿到7个月、8个月时出现“分离性焦虑”,即当母亲离开时,婴儿表现出不安、哭叫、活动水平降低等行为,这可以看作形成依恋的标志;9个月时,30分钟的亲子分离会导致婴儿的激素分泌发生变化,进而导致行为变化。婴儿这样的分离性焦虑发生的时间在许多不同的文化里并没有大的差别(参见P68 3—3)。先天盲童的依恋要晚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