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钻孔灌注桩施工监理要点.doc

格式:doc   大小:370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钻孔灌注桩施工监理要点.doc

上传人:知识徜徉土豆 2025/5/21 文件大小:37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钻孔灌注桩施工监理要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钻孔灌注桩施工监理要点 】是由【知识徜徉土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钻孔灌注桩施工监理要点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一、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监理要点
一、前期监理工作要点
(1)审查钻孔灌注桩施工前的资料
在钻孔灌注桩施工前必须重点检查并审批由承包人提供的下列资料:
1、建筑物场地工程地质资料和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
2、钻孔灌注桩工程施工图及图纸会审纪要;
3、施工场地内和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地下管线和公共设施的调查资料;
4、重要施工机械及其配套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
5、钻孔灌注桩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分项目管理实行规划);
6、水泥、砂、石、钢筋等原材料及其制品的质量合格证明文献;
7、有关荷载、施工工艺的实验参考资料。
(2)钻孔灌注桩施工监理工作内容
1、必须在开工前对承包人的基桩轴线的控制点和水准基点进行复核。
2、应督促承包人在钻孔灌注桩正式施工前进行试成孔,并旁站监理,审批试成孔报告。
3、所有的钻孔灌注桩施工设备在进场前必须通过监理工程师检查和书面确认。监理工程师应定期检查设备并督促承包人经常维护和保养,以保证设备完好和使用安全。
4、必须对桩的定位、成孔、泥浆比重、钢筋笼、混凝土材料及其灌注等各工序进行旁站监理,并独立做好施工记录,每道工序在得到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6、督促承包人根据设计和规范规定进行桩的承载力实验和装身质量检查。
测量定位检查
审核结果
检查埋设护筒
承包人
重 测
不合格
试桩检查
·审批试桩报告
·审批实验工艺
·实验核定的指标
·监理旁站,检查桩施工
审批开工申请
·人、材料、机械审批
·试桩总结审批
·混凝土设计、对比实验
·材料抽验实验
批准开工
钻孔、清孔检查
检查孔深、孔径、偏位、
混浆、沉淀层
承包人返工
审核结果
不合格
承包人返工
审核结果
钢筋检查
混凝土灌注监理旁站
·导管悬高、埋深
·混凝土标高、进尺
无破损检测
·拟定数量、桩位
·审定测桩单位资料
分项工程竣工验收
·认可测桩报告
·检查试块报告
二、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流程
三、钻孔灌注桩工程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
1、施工准备质量监理。
(1)灌注桩施工应具有以下资料:
1)桩基工程施工图(涉及同一单位工程中所有的桩基础)及图纸会审纪要;
2)建筑场地和邻近区域内的地下管线(管道、电缆)、地下构筑物等的调查资料;
3)重要施工机构及其配套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
4)桩基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5)有关荷载、施工工艺的实验参考资料;
(2)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重点审查应结合工程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的质量管理措施,重要涉及下列内容:
1)施工平面图:标明桩位、编号、施工顺序、水电线路和临时设施的位置、采用泥浆制备设施及其循环系统;
2)拟定成孔机械、配套设备以及合理施工工艺的有关资料,及泥浆解决措施;
3)施工作业计划和劳动力组织计划;
旁站监理桩基施工(钻孔灌注桩)
4)机械设备、备(配)件、工具(涉及质量检查工具)、材料供应计划;
5)桩基施工时,对安全、劳动保护、防火、防雨、防台风、环境保护等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6)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季节性施工的技术措施。
(3)检查成桩机械,是否通过了必须的鉴定合格,不合格机械不得使用;
(4)桩基施工用的临时设施,如供水、供电、道路、排水、临设房屋等,必须在开工前准备就绪,施工场地应进行平整解决,以保证正常作业;
(5)基桩轴线的控制点和水准基点应设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开工前,经复核后应妥善保护,施工中应经常复测;桩位的放样允许偏差为:群桩 20mm;单排桩 10mm。
2、混凝土材料
(1) 本工程的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分别为:C25;
(2) 普通硅酸盐水泥,其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GB175、GB1344 的规定;
(3) 细骨料应采用洁净天然、级配合理、质地坚硬的中粗砂,其质量规定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4684 的规定,不得采用未经淡化的海砂。
(4) 粗骨料应采用坚硬的碎石或卵石,并宜用粒径5~40mm 连续级配的石料,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钢筋笼主筋最小净距的1/3,且不大于40mm,不宜选用石灰石碎石,其质量规定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4685 的规定;
(5) 混凝土拌和用水质量规定应符合JGJ63 的规定,如采用自来水,可不进行检测实验;
(6) 混凝土质量控制应符合GB50164 的规定;
(7) 混凝土掺用的外加剂质量应符合GB8076 的规定,外加剂的选用应考虑与水泥成份,水质、外加剂间的相容性,保证拌制的混凝土性能;
(8) 水下混凝土必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配合比应通过实验拟定,坍落度宜为180~220mm,水泥用量不少于360kg/m3;宜选用中粗砂,含砂率宜为40%~45%,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应小于40mm,宜采用外加剂改善和易性,不得使用早强剂;
3、钢筋
(1) 钢筋采用Ⅰ、Ⅱ钢筋,其质量规定应符合GB13013、GB13014 的规定及相应的标准规定;钢筋进场后应按规定抽样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旁站监理桩基施工(钻孔灌注桩钢筋笼放置)
(2)焊条应采用与主体钢材强度相适应的型号,并应符合现行相应标准的规定;
(3)钢筋笼应采用环形模制作,钢筋笼的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
求,其允许偏差详见下表
钢筋笼的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MM)
1
钢筋笼
主筋间距
±10
2
箍筋间距或螺旋筋螺距
±20
3
钢筋笼直径
±10
4
钢筋笼长度
±100
(4)钢筋笼顶端应设2个起吊点,钢筋笼吊投入孔位置允许偏差如下:
钢筋笼中心与桩孔中心 ±10mm,钢筋笼定位标高
±50mm.
现场检查钢筋笼制作情况
(5)钢筋笼可分段制作,分段制作的钢筋笼,其接头应采用焊接,在同一截面内的钢筋接头不得超过主筋总数的50%,两个接头的竖向间距不小于500mm,钢筋焊接应遵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23)的规定,焊接长度为单面焊10d, 倍, 倍。焊接接头应按规定以300 个接头作为一批,每批随机切取3 个接头,做拉伸实验,在同一批中若有几种不同直径的钢筋焊接接头,应在最大直径接头中切取3 个试件。
4、成孔施工
(1) 桩基的工程桩施工前必须试成孔,数量不得少于1个,当试成孔的孔径、垂直度、孔壁稳定、沉渣等检测指标不能满足设计规定期,应拟定整改、补救措施或重新选择施工工艺;
(2) 成孔应一次不间断地完毕,成孔完毕至灌注混凝土的时间不应大于24h;
(3) 本工程桩长以进入8-2强风化砂砾层嵌合9-2强风化粉砂岩层为持力层,。
(4) 成孔入岩面的判断以桩机明显跳动及捞取的岩样与原勘察岩样相比较,并结合勘察资料中该桩位处岩面高程及钻进速度综合比较后得出结论,试成孔时,此结论应由勘察、设计、监理、建设单位共同作出。判断入岩面后,记录此时孔深并将捞取岩样封袋保存;
(5) 在判断好入岩面的基础上再向下钻进1m,可以鉴定终孔,捞取岩样对比后封袋并记录孔深,并记录由入岩面到终孔的时间以作佐证,钻进时间明显偏少时及时报告解决。
(6) 成孔至设计深度后,应会同工程有关各方对成孔深度等进行检查,对扩底桩要用井径仪100%检测,确认符合规定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成孔质量及检测方法及允许偏差
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
检测方法
1
孔径
承重桩
—0
+
用JJ 型测斜仪
超声波测井仪
2
垂直度
≤1%
用JJ 型测斜仪
超声波测井仪
3
孔深
承重桩
—0
+300mm
核定钻头
和钻杆长度
4
桩位
单桩
D/10
条形桩基垂直轴线方向和群桩基础边桩
D/6
且不大于100mm
条形桩基顺轴线方向和群桩中间桩
D/4
且不大于150mm
(7) 采有多台钻机同时施工时,相邻钻机不宜过近,以免互相干扰,在相邻刚灌注完毕的邻桩旁边成孔施工,其安全距离应大于4D,或最少时间间隔不应少于36h;
5、护壁泥浆
(1) 结合实际地质情况,本工程护壁用泥浆采用自行造浆;(2) 施工期间保持护筒内的泥浆面, 以上;(3) 浇筑混凝土前,孔底500mm ~,含砂率≤8%;粘度≤28s;
6、清孔
(1) 清孔应分二次进行,第一次清孔在成孔完毕后立即进行,第二次在下放钢筋笼和灌注混凝土导管安装完毕后进行;(2) 清孔宜采用正循环施工工艺;(3) 清孔过程中应测定泥浆指标,;(4) 灌注混凝土之前,孔底沉渣厚度应≤50mm;(5) 清孔结束后应在30 分钟内灌注混凝土,若超过30 分钟,灌注混凝土前应重新测定孔底沉淤厚度,若超过50mm 则应重新清孔至符合规定;(6) 孔底沉渣计算的起点位置,以孔底锥体的1/2 高度处起计;
7、钢筋笼安装
(1) 钢筋笼在起吊、运送和安装中应采防止变形,起吊点宜设在加强筋部位,就位后立即固定;(2) 分段制作的钢筋笼,每节钢筋保护垫块不得少于两组,每组不少于三个,在同一截面的圆周上对称布置,相邻组应交错放置;(3) 钢筋笼主筋的保护层允许偏差为:±20mm;(4) 钢筋笼安装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其允许偏差±50mm;
8、水下混凝土的灌注
(1) 钢筋笼吊装完毕,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立即浇筑混凝土;(2) 水下混凝土必须连续灌注,每根桩的灌注时间按初盘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控制,一般不得超过4h;(3) 导管埋深宜为2~6m,严禁导管提出混凝土面,~;混凝土超灌高度要保证1000mm以上,从而保证有效长桩长以及保护桩头钢筋。
四、 灌注桩质量监控措施见下表
序号
常见质量问题
检查方法
控制措施
1
孔深未达成设计规定
观测检查和检查施工记录
⑴检查岩样,并防止误判;
⑵根据钻进速度变化和钻进工作状况鉴定。
2
孔底沉渣过厚
同上
⑴选用合适的清孔工艺;
⑵测量实际孔深与钻孔深比较;
⑶清孔、下钢筋、浇混凝土连续作业。
3
坍孔
同上
⑴松散砂土或流砂中钻进速度不宜太快;
⑵选用优质泥浆,其比重、粘度、胶体率均应取较大值;
⑶施工应连续作业。
4
孔径局限性
同上
⑴钻头直径太小;
⑵流塑性地基土变形导致缩孔时,宜采用上下反复扫孔办法,以扩大孔径。
5
钻孔漏浆
同上
⑴加大泥浆比重或倒入粘土;
⑵护筒防护范围内,封闭接缝,稳住水头。
6
钢筋笼位置、尺寸、形状不符合设计规定
观测和尺量检查
⑴钢筋笼较大时,应设立Ф16或Ф19加强箍,间距2--;
⑵钢筋笼过长时应分段制作和吊放;
⑶设立足够的环状混凝土或砂浆垫块,控制保护层厚度。
7
混凝土浇筑中非通长的钢筋笼上浮
观测和尺量检查
⑴浇混凝土导管不能埋得太深,使混凝土表面硬壳薄些,钢筋容易插入;
⑵将2—4根竖筋加长至桩底;
⑶保持合适的泥浆比重,防止流砂涌入托起钢筋。
8
桩身混凝土蜂窝、孔洞、缩颈、夹泥、断桩
开挖检查和钻芯检查,以及动测实验
⑴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和易性;
⑵连续浇筑,每次浇筑量不宜太小,成桩时间但是长;
⑶导管埋入混凝土不得小于1m;导管不准漏水,导管第一节底管长度应≥4m;
⑷钢筋笼主筋接头焊平,导管法兰连接处罩以圆锥形铁皮罩,防止提管时挂住钢筋笼。
五、事后验收
(1)灌注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表5、1、4 的规定,桩顶标高至少要比设计标高高出1m,桩底清孔质量按不同的成桩工序有不同的规定,应按本章的各节规定执行。每浇筑50m3 必须有一组试件,小于50m3的桩,每根桩必须有一组试件。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