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2024小升初一轮复习3.1 句法实践-修改病句通关提升训练(原卷版).docx

格式:docx   大小:1,112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4小升初一轮复习3.1 句法实践-修改病句通关提升训练(原卷版).docx

上传人:梦中客 2025/5/21 文件大小:1.0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4小升初一轮复习3.1 句法实践-修改病句通关提升训练(原卷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4小升初一轮复习3.1 句法实践-修改病句通关提升训练(原卷版) 】是由【梦中客】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4小升初一轮复习3.1 句法实践-修改病句通关提升训练(原卷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4小升初一轮总复习
第三章·句法实践
修改病句
通关提升训练
夯实基础·讲练结合·举一反三
考点分析
“病句”就是是有毛病的句子。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或客观事理的句子都是病句,前者叫语法错误,后者叫逻辑错误。
课标中指出: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指导与点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与表达,形成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语感。
该考点是对应需要学生能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同时语法知识的学习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主要考察方向是以该考点来检测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水平。
那么我们一轮复习的重点就是把握好相关的语法知识,能够结合语法有效地运用辨析句子,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掌握好不同的病句类型和特征并且能作出对应的修改,使之达到语法和逻辑上的正确。
命题重点
目前小学阶段各个病句类型都会出现,还是比较灵活的。其中根据同学们的能力以及灵活度,体现为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等对语感初步感知能力的句子考察会出现得频率较高,因为更指向在词语运用的角度上,但是同样其他考点也要把握。
修改步骤
(1)读懂原句意思,找准病因,辨清病句的类别。
(2)运用修改符号,在病句上进行修改。
(3)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复查,看句子是否通顺,有无新语病产生,如果发现问题,则需重新修改。
病句分类模拟
一、成分残缺
是指一个句子缺少了应有的成分,影响了意思的表达。
成分残缺有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缺附加成分、缺关联词语这五种类型。常考查的是缺主语和宾语两种类型。
通关训练题组1:
①在老师的帮助下,使我的学习进步不小。
答:
②看了电影《生死抉择》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答:
③经过几个月紧张的复习,使我们可以从容、镇定地面对这次考试。
答:
④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答:

⑤通过参观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让我们更加了解了家乡的红色文化。
答:

病因:成分残缺1——缺主语
标志特点:两个动词或介词打头,通过、让、经过、使……
修改方法:①需要删去其中一个动词/介词,②加上主语
通关训练题组2:
①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
答:
②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我们明白了地球。
答:
③他为了参加全国数学知识竞赛。
答:
病因:成分残缺2——缺谓语
标志特点:句中没有可以承担含义的谓语,注意句中介词的使用
修改方法:①加上谓语,②需要删去误用的介词
通关训练题组3:
①着眼前的毕业照,不由想起六年来和同学们一起春游,一起劳动,一起上课。
答:
②中国戏曲是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之一,主要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综合而成。
答:

③学校只有经常开展安全常识教育活动,才能增强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
答:
病因:成分残缺3——缺宾语
标志特点:句子缺少动词的涉及对象
修改方法:加上恰当宾语
二、句式杂糅(结构混乱)
句式杂糅就是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成分杂糅在一起从而造成语句结构的混乱。
通关训练题组4:
①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答:
②《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写的。
答:
③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之所以发射成功的原因,是因为所有航天人的努力和坚持。
答:

病因:句式杂糅
标志特点:成分多了,宾语后面又接谓语(把宾语当主语,两句句子合在一起)
修改方法:需要删去杂糅的成分
三、搭配不当
现代汉语的句子有一定的结构规律。主、谓、宾、定、状、补六种成分搭配要符合这一结构规律。
(主语发出谓语,宾语承担谓语;定语修饰主宾,状语补语修饰谓语)
搭配不当就是指句子的某些成分不符合这一结构规律,或者是搭配在一起不合事理,从道理上说不通;或者不符合语言习惯,强行搭配。
通关训练题组5:
①晚饭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答:
病因: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
标志特点:缩句后主语不能发出谓语
修改方法:修改成合适的主语或谓语
通关训练题组6:
①他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增长。
答:
②我的眼前又浮现出同学们关切的话语。
答:
③现在我又看到了那熟悉可爱的乡音和爽朗的笑声。
答:
④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体,它的快速发展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
答:

⑤我常常来到海边,呼吸新鲜的空气和温暖的阳光。
答:
⑥为优化工厂环境,提高生产质量,某汽车设备制造厂加快了工厂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答:

病因:搭配不当2——谓宾搭配不当
标志特点:宾语不能承担谓语(或谓语带多个宾语,谓语不能发出宾语)
修改方法:修改成合适的谓语或宾语
通关训练题组7:
①夏日的清凉山,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季节。
答:
②我们班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绩最好的是刘星。
答:
③王小叶年年被评为“美德少年”的荣誉称号。
答:
④狼牙山五壮士的精神和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答:
病因:搭配不当3——主宾搭配不当
标志特点:缩句后主语和宾语不能形成逻辑
修改方法:根据语法修改成恰当的主谓宾
通关训练题组8:
①暑假期间,杭州各影院准备上映20多部古今中外的新影片。
答:
②为了防止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各国疾控部门都采取了严厉的防控措施。
答:

病因:搭配不当4——修饰不当
标志特点:缩句主谓宾没问题但是修饰词不恰当
修改方法:删去或修改
通关训练题组9:
①即使我们生活富裕了,就不应该浪费
答:
②在辩论大赛中,对方比我们技高一筹,最终我们果然赢得了比赛的胜利。
答:
③因为他迟到了十分钟,但是他错过了这趟公交车。
答:
④音乐不但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能陶冶人的情操。
答:
病因:搭配不当5——关联词不当
标志特点:关联词搭配不正确
修改方法:根据文意修改成正确的关联词
四、语序不当
所谓语序不当是指由于句子中某些词语的组句顺序不正确而造成的语病。
主要指句子中词语或分句的顺序不符合语法习惯或事理。
通关训练题组10:
①我们必须认真克服、随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
答:
②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
答:
③我们在生活中要有改正错误、认识错误的勇气。
答:
④美术和音乐这两门功课对我很感兴趣。
答:
⑤朝霞被天空映红了。
答:
病因:语序不当1——不符合事理
标志特点:两个并列的谓语时要注意语序
修改方法:调整为正常的语序
通关训练题组11:
①我们听到和看到了那熟悉可爱的脸庞和爽朗的笑声。
答:
病因:语序不当2——与前文思路不一致
标志特点:两个谓语带两个宾语时要注意语序是否对应
修改方法:必须和前文思路一致
通关训练题组12:
①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上,老师听取了广泛同学们的意见。
答:
②淮安市启动里运河文化长廊建设项目,建成后,人们可以领略运河文化的魅力无穷。
答:

③我们将来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
答:
④在航天事业的建设上,发挥着他们蕴藏着无穷的力量。
答:
⑤桌子上面摆列着各式各样的鲁迅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答:
⑥男足的种种回应,在众多的网民中广泛的引起了讨论。
答:
病因:语序不当3——修饰词语顺序不当
标志特点:多个修饰词组合时要注意
修改方法:根据文意分清修饰词汇的修饰对象
五、不合逻辑
所谓句子不合逻辑一般是从句子表达的意思上讲的,在语法上一般是没有问题的。虽然在语法方面正确,但不符合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逻辑或事理逻辑,因而有较大的迷惑性。
句子不合逻辑主要表现在句子表达的意思或违背事物规律,或前后矛盾,或由于否定不当而造成南辕北撤等。
通关训练题组13:
①三月时节,金黄色的油菜花盛开了,五颜六色,十分艳丽。
答:
②我用了整整九天左右的时间才把这本书看完。
答:
③电影《满江红》激发了观众的爱国情感,让观众心神不宁。
答:
病因:不合逻辑1——句意矛盾
标志特点:解释不通,不符合常理
修改方法:根据文意修改恰当即可
通关训练题组14:
①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会着人间的温情。
答:

②有良好的心态是我们在各类比赛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答:
③有没有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是衡量一个优秀班集体的标准之一。
答:
④能否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关键在于中国人民团结拼搏和锐意进取。
答:
病因:不合逻辑2——两面对一面矛盾
标志特点:有两面词(能否,胜败,是否,输赢,大小……)
修改方法:要么两面对两面,要么一面对一面
通关训练题组15:
①卖火柴的小女孩一双小手几乎完全冻僵了。
答:
②我把今天的《福清时报》仔细地浏览了一遍。
答:
③抗疫防疫,一定要做到勤洗手、多通风,切忌戴口罩。
答:
④今年棉花的产量大约提高了10%左右。
答:
病因:不合逻辑3——词语误用矛盾
标志特点:可以积累为常用标志(断定大概,大约左右,逾……以上,下降……倍,最……之一,估计肯定……)
修改方法:多积累,看到直接改
通关训练题组16:
①“五一”期间,我市个别景点的垃圾箱设置过少,以致游客乱扔垃圾,对此,我们认为景点管理部门并非不无责任。
答:

②为了防止H7N9疫情不再大规模扩散,各级政府都及时采取了措施。
答:
③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千万不可酒后驾车。
答:
④学校反复强调要预防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答:
病因:不合逻辑4——滥用否定词
标志特点:遇到否定词要注意
修改方法:根据文意修改
通关训练题组17:
①每天早晨,身体瘦弱的王教授的父亲,总喜欢在这条幽静的小道上打太极。
答:

病因:不合逻辑5——歧义(旨意不明)
标志特点:不知道想表达什么,没说清楚
修改方法:根据文意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