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我与诗词作文 】是由【祖国的花朵】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我与诗词作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我与诗词作文
我与诗词作文1
独把旧事作新诗,提笔行处,唯以诗词为友,且见我这个诗词迷。
中午十二点五十分,坐标学校图书角——
预备铃已经响了第二遍,喧闹的学校渐渐安静了下来,图书角内只剩下女孩儿一个人。女孩儿一手执诗集,另一只手上笔动的飞快,全然不顾走廊另一端那同学越来越近的叫喊:
“老夏!上课了上课了你还在这儿!找你一中午了你还……”
那同学揪着女孩儿的袖子越走越远,嗔怪的声音亦渐渐听不见了。
没错,那女孩儿就是我,人送外号“诗呆子”。不过这个外号我可不愿意承认,不信请看:
凌晨五点四十分,——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举酒还独倾。”“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人一句,飞花令玩的好不热闹。“十,九,八——”不出所料,他果然接不上了。随着一方的认输,支持另一方的队伍随之欢呼。欢愉的声音挤出天窗微微张开的缝隙,惊扰了天上睡的正沉的几点忽明忽暗的星。
任何时候,邻座任一人口中叨念上句,似条件反射般下句便脱口而出。似乎是一种对词句的自觉,若邻近处有人论诗,即使不能插足也要侧耳细听,风卷着落叶萧萧,云卷云舒,任花开花落。凡事皆可因诗而静谧,因诗而焕发光彩。
有人言我这一“呆”,连边上的人亦也“呆”了起来。可不是么,素日交心者三句话离不开诗词,玩的略好的谈话也总以诗词为中心。班车上与我挨近的都飞花流觞无所不能,人人见我时都先一叹而后言道:
“真是个诗词迷!”
总是闻言一笑,修身养性。何而不为?微摇笔杆,流下零碎几行无关紧要的杂诗——流年偷换,词句依然。
吟罢《风雨夕》,又添《葬花吟》,话不多说,读诗去也!
我与诗词作文2
人生应该怎样度过?保尔~柯察金认为人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当问题放在你的面前,你会怎么回答呢?我们未尝不可在诗词中找到答案呢?
我们的人生大多从“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开始,直至“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结束。其中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是多少人经过后才知道。童年的无知,青春的莽撞,年轻的奋斗和老年的享乐都是我们人生必经的四部曲。
现在的童年生活都可以用“无聊”来形容,电脑和培训班拼接成现在孩子的童年,没有了以前的风筝和嬉戏。我喜欢胡令能的“蓬山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寥寥数语,将小家伙那皱眉鼓嘴,煞有介事的神态描绘的栩栩如生。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啊!如果没有同感,那就随着白居易的.“小娃撑小船,偷采白玉莲。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童年的时光太短暂了,我们删掉文字华丽的外表,其实童年很简单。
如果说童年短,那么青春就更短了,我们的青春如古人一样活力,只要我们更多的在学习,他们却跨入了社会。青春是多么刚强,火烈。看看杜甫的人生志向,“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每个诗人在人生的规划上留下了光辉的诗词,但人生光辉的史册却不多。
每当多到诗人才能没有发展的地方会感到抑郁不平之气时,我会为他们打抱不平。每当读到诗人遇到浑浊的社会表现出不同的人生态度时,我会更喜欢周敦颐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
每个人不同,每个人生也不同,懂得人生的答案也有所不同,人生的真谛只有在细细品读中懂得。
我与诗词作文3
唐诗宋词,我偏爱宋词较多。虽说宋词同唐诗一样,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着较强的节奏性,但,我喜爱宋词,是喜爱词中语言所抒发的情志。
学习宋词,个人认为把握整首词的情感尤为重要。一首词的情感基调会在这首词中的语句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出来。而你要做的,就是去“抓住”表现情感的地方。例如辛弃疾的《破阵子》:“可怜白发生!”,从“可怜”和一个感叹号就让人体会到作者那种壮志难酬的情怀。于是读词时,也会主动地在这个地方慢下来,有意识地读出那种“可怜”的滋味。辛弃疾的另一首作品《丑奴儿》中,“而今识尽愁滋味”的“尽”字,简简单单的一个字,却道出了作者现在的情感。“却道天凉好个秋”看似无玄机,但一与前面“识尽愁滋味”联系起来,你至少能知道,这句不单单在讲天气,而是作者愁到无话可说,才会顾左右而言他。在初读时,这几个表现情感的地方就能让你知道作者写词时的心中所想,再联系写作背景与作者生平,就能准确把握词人一生渴望收复失地的满腔热情,然而直至老年他都未能实现抱负,可见其悲愁已经到无处诉说的境地。再如陆游的《诉衷情》。第一遍读下来肯定会有一股悲凉直冲心上,想必词人的心情好不到哪里去。从“断”“暗”“先”“空”这些字眼,再联系上下文与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就能感受到作者想要去前线赴战,却只能身在沧州这种壮志难酬的情怀。再深入体会词的大意,。晏幾道《临江仙》中:“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从“独”与“双”中至少能体会出词人的那一份孤独;辛弃疾《青玉案》:“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前面的元夕盛景衬托出了“那人”被冷落的寂寞孤独,其实就是作者自己。再看看作者生平与社会背景,就可以体会出词人是怀着一份孤高淡泊的情怀、心迹与那一份美好品格了。
由此可见,把握词的情感我认为就是读词的关键。只要知道那一份情感是何味,就读来享受,思路通畅了。
我与诗词作文4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的这首《春夜喜雨》是我接触的第一首诗,还记得在很小的时候,每天傍晚,我总喜欢拉着妈妈出去玩。妈妈当时就把诗词当作儿歌教给我,一路上妈妈读一句,我便跟一句。从“鹅鹅鹅”到“春眠不觉晓”,再到“床前明月光”。慢慢的,我学会了这些简单的诗歌。那时候,我并不知道什么是诗,什么是词,只是觉得像儿歌,读起来很顺口,也很好玩。
有一天,妈妈从书店里给我买回两本书,一本《唐诗三百首》,一本《宋词选集》。刚开始是妈妈领着我读,后来我就自己读了。从此“亲诗词,疏电视”,我不但认识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还和苏轼、李清照、欧阳修等诗人做了“朋友”。吟诵着“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脑海中呈现出诗歌所描绘的画面,这些画面也陪伴我走进了诗词的无边世界。
小学的时候,学校举办了“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我踊跃报名参加了比赛。因为对诗词的热爱,积累的诗词自然就多,比赛的时候格外有底气,我一路过关斩将,获得了“诗词诵读小状元”的荣誉称号,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诗词给了我骄傲!
去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中国诗词大会》,作为一个狂热的诗词爱好者,每期节目我自然都不会错过。中国诗词是浸润在每一个中国人血脉里的文化基因。“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正是《中国诗词大会》的真实写照;“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看着赛场上硝烟味日渐浓厚,选手的表现也日益精彩,我实在忍不住拍手叫好。那是来自诗词的慰藉。不知不觉,我一步步深入诗词的境界,感受来自那里的和煦阳光,心灵不断被刷新,生活也得到了升华。
诗词一次次刷新了我的生活,展望未来,心中感慨万千:我愿变为一只雄鹰,在诗词的天空中翱翔;也愿成为一尾锦鲤,在诗词的海洋中徜徉。于是又不觉间吟出:“愿使君,还赋谪仙词,追黄鹤。”
我与诗词作文5
古诗,乃中国文化之瑰宝,出自古文人之手,可谓文字之精华。简明几字,就把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古诗词也有类别之分,表达的情怀故而不同。
我个人最熟悉、耳闻最多的,便是思乡诗,有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又有李白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还有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更有张籍在洛阳城中所书下的“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字里行间,无一处不透露出对家乡的'思念,那种“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之感、“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之情。
爱国诗,是大部分为人们所知、脍炙人口的,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之献身之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重任在身,更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宁死效国……爱国,不一定要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但需决心,要有坚定的信念,才能精忠报国、为国效力死而后己、克己奉公。
送别诗,是朋友离别时的依依不舍,王维那“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高适对朋友“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安慰、杜甫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心系故友、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掏心掏肺……对故友,谁都是一片情深,离别,太过悲伤!
我个人最爱,还是关于风景的诗。《过故人庄》中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祥和感,《鸟鸣涧》中“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一鸣惊人,《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的生动……在诗中的风景,无疑是十分优美的,令人时常会有身临其境之感,因为古诗,我爱上了大自然。
古诗词,中华民族为之骄傲、自豪,质朴而不失华丽、优雅之感。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词,领略上下五千年之美,与千古风流人物,一齐徜徉在古诗词的大美之中吧。
我与诗词作文6
中华上下五千年,千万首唐诗宋词像是一朵朵莲花点缀在历史的长河中,让我们领略中华文化之美,我爱诗词,它带给我快乐。
近几年有一档文化节目特别火爆,那就是中国诗词大会,我和爸爸都特别喜欢这个节目,一期不落的看下来,为选手们丰富的诗词知识所折服。其中我们最喜欢飞花令这个环节,看着选手们一句接一句的背诵着诗词,感到既紧张又刺激,同时也佩服他们能记住这么多的古诗词。诗词大会激起了我对诗词的兴趣,我和爸爸准备也以花、月、春为内容比试一场飞花令。
晚上九点了,我还在桌前准备着,一边翻开书本,一边在网上查找资料,不停地在纸上写写画画,而此时,爸爸早已经呼呼大睡了。夜深了,我望着窗外的月亮,举头望明月,低个头思故乡这句诗一下子就从脑海里蹦了出来,我对明天的飞花令比赛充满了信心。
第二天我早早起床,吃饭的时候还不停地复下的诗词。早饭后,期待已久的飞花令终于开始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旗开得胜抢先说出了第一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爸爸也不甘示弱立刻就接了一句。就这样进行了两三个回合,我十分着急,回想着昨晚记下的诗词大脑里却一片空白,第一回合我输给了爸爸。第二回合我放松心态,屡败屡战,经历了十几个回合终于以微弱的优势战胜了爸爸。到了第三回合决胜局,和春有关的诗词我最拿手,我胸有成竹准备和爸爸一决胜负。春眠不觉晓,春风吹又生,春江潮水连江平,当春乃发生我和爸爸你一言我一语,比赛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何处春江无月明爸爸说,这是我最后一句了,如果你能接上了就赢了。我兴奋极了,绞尽脑汁想一句和春有关的`诗句,突然我看到小鸭子玩偶,春江水暖鸭先知!我大声的说出这句诗,赢了这次飞花令比赛。
一次简单的飞花令比赛,我积累了诗词,学会了处理问题,也让我加深了对诗词的热爱,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还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传承。
我骄傲,我爱诗词!
我与诗词作文7
从小到大读了不少诗词,越读越想去那些文人笔下的诗词中看看,走走,去品读那份诗词独有的韵味。读王维的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常常觉得那朦胧的月光就照在地上,窗外仿佛有溪水流动似的,那是多么恬静的画面,若是能站在山里享受一轮明月,该有多好。
后来读了李清照的词,那一首《如梦令》我始终忘不了。“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想象着狂风呼啸的夜晚还下着雨,花在风中摇晃,次日清晨那一地残红,多想去亲自听一听风声雨声,看那雨水打湿的花瓣,怎样在风中飞下枝头,落到湿冷的地上。
,像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站在高山上俯视群山,身旁云雾缭绕。一定会有飘飘欲仙的感觉吧。山风吹拂着衣袖,脚下是一座山中最高的山,也许会感慨万千,心中充满着那豪情壮志,想着成就一番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