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总纵强度计算书范例 】是由【知识徜徉土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总纵强度计算书范例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总纵强度计算书
VCS4214-110-004JS
标记
数量
修改单号
签字
日期
图样标记
总面积m2
编制
标检
校对
打字
审核
第 1 页
共 47 页
审定
批准
日期
总纵强度计算书
VCS4214-110-004JS
第 2 页
1. 总述
船舶用途
本船主要用于三峡水利枢纽右岸电站重、大件设备的运输,同时兼顾向家坝重、大件设备运输及长江航道载货汽车(载运在油箱内备有自用燃油、且闪点超过60°C(闭杯试验)的载货汽车及乘客,其中乘客为司机及随车工作人员。)和其它件杂货的运营。
主要技术性能参数
总 长 Loa(船体总长)
总 长 (加跳板后,跳板与水线成300夹角)
水 线 长 Lwl
垂线间长 Lbp
载车甲板长
载车处所长 L
型 深 D
吃 水 d
型 宽 B
全船肋距
纵骨间距 300mm/600mm
载 车 数 49车
跳 板 长
主机额定功率 440kW×3台
主机额定转速 1200rpm
主发电机 75kW×1500r/min×3台
停泊发电机 24kW×1500r/min×1台
续航力 120小时
计算说明
计算中取7个横剖面进行校核,分别为#5、#31、#63、#105、#175、#196,对其剖面模数的计算见下各表;分别对装载水轮机转轮、装载水轮机顶盖、装载载重汽车及空载四种状态进行计算,其中装载水轮机转轮、水轮机顶盖分为两种情况即:平板车中心在#131、平板车前轮在首部。分为两个表且表中结果为个计算点在各状态下的应力最大值。
总纵强度计算书
VCS4214-110-004JS
第 3 页
2、实际各计算剖面剖面模数:
#5 (附图1)
序
号
构件名称规格
距BL
(m)
面积
(cm2)
静矩
(cm2.m)
惯性矩 (cm2.m2)
对BL
自身
1
平板龙骨10×1300
130
2
船底板 10×8315
3
中内龙骨 ×⊥
4
旁内龙骨 5×⊥
230
506
5
舷侧外板 10×712
6
纵舱壁 6×2361
7
甲板板 12×9600
1152
8
甲板纵骨27×L125×80×12
9
甲板纵桁 ×⊥
112
10
舷侧顶列板18×550
99
Σ
A=
BBL=
CBL=
中和轴距基线的距离:eBL == =
惯性矩:I =2( C BL -e BL 2A )=2(-×) =.m2
W船底= = =
W甲板= = =
总纵强度计算书
VCS4214-110-004JS
第 4 页
. #31 (附图2)
序
号
构件名称规格
距BL
(m)
面积
(cm2)
静矩
(cm2.m)
惯性矩 (cm2.m2)
对BL
自身
1
平板龙骨10×1300
130
13
2
船底板 10×1275
3
船底板 10×1805
4
船底板 10×1180
118
5
船底板 10×1594
6
船底板 10×4032
7
×⊥
8
旁内龙骨 4×⊥
90
81
9
舷侧外板 8×1115
10
纵壁 6×3730
11
水平桁⊥
20
48
12
纵壁6×3625
13
水平桁⊥
20
48
14
纵壁6×4075
15
水平桁⊥
20
48
16
甲板板 12×9600
17
甲板纵骨 27×L125×80×12
18
甲板纵桁4×⊥
19
舷侧顶列板18×550
99
Σ
A =
BBL=
CBL=
中和轴距舯的距离:eBL == =
惯性矩:I =2( C BL -e BL 2A )=2(-×)= cm2.m2
W船底= = =
W甲板= = =
总纵强度计算书
VCS4214-110-004JS
第 5 页
#63 (附图3)
序
号
构件名称规格
距BL
(m)
面积
(cm2)
静矩
(cm2.m)
惯性积 (cm2.m2)
对BL
自身
1
平板龙骨10×1300
0
130
0
0
2
船底板 10×6725
0
0
0
3
旁纵桁 6×(10×800)
240
96
4
船底纵骨 8×L80×50×6
5
舭列板 10×1566
6
舷侧板 10×2480
248
7
舷侧纵桁⊥
8
纵壁6×3875
9
纵壁6×3450
207
10
内底 7×8400
588
11
内底纵骨 7×L80×50×6
12
甲板板 12×9655
13
甲板纵骨24×L125×80×12
14
甲板纵桁 ×⊥
15
舷侧顶列板 18×550
99
Σ
A =
BBL=
CBL=
中和轴距舯的距离:eBL == =
惯性矩:I =2( C BL -e BL 2A )=2(-×)= cm2.m2
W船底= = =
W甲板= = =
总纵强度计算书
VCS4214-110-004JS
第 6 页
#105 (附图4)
序
号
构件名称规格
距BL
(m)
面积
(cm2)
静矩
(cm2.m)
惯性积 (cm2.m2)
对BL
自身
1
平板龙骨10×1300
0
130
0
0
2
船底板 10×7000
0
560
0
0
3
中纵桁 ×(10×800)
40
16
4
旁纵桁 2×(10×800)
160
64
5
船底纵骨 12×L80×50×6
6
舭列板 10×1640
164
7
舷侧板 8×2458
99
8
舷侧纵桁⊥
9
舷侧顶列板 18×550
99
10
纵壁 6×4157
11
水平桁 ⊥
20
48
12
甲板板 12×9600
1152
13
甲板纵骨27×L125×80×12
14
甲板纵桁 ×⊥
112
15
内底 7×7200
504
16
内底纵骨 9×L80×50×6
A=
BBL=
CBL=
中和轴距舯的距离:eBL == =
惯性矩:I =2( C BL -e BL 2A )=2(-×)= cm2.m2
W船底= = =
W甲板= = =
总纵强度计算书
VCS4214-110-004JS
第 7 页
.#132 (附图5)
序
号
构件名称规格
距BL
(m)
面积
(cm2)
静矩
(cm2.m)
惯性积 (cm2.m2)
对BL
自身
1
平板龙骨10×1300
0
130
0
0
2
船底板 10×7000
0
560
0
0
3
旁纵桁 ×(10×800)
40
16
4
旁纵桁 2×(10×800)
160
64
5
船底纵骨 12×L80×50×6
6
舭列板 10×1640
164
7
舷侧板 8×2458
99
8
舷侧纵桁⊥
9
舷侧顶列板 10×550
99
10
纵壁 6×4157
11
水平桁 ⊥
20
48
12
甲板板 12×9600
1152
13
甲板纵骨27×L125×80×12
14
甲板纵桁 ×⊥
112
15
内底 7×7200
504
16
内底纵骨 9×L80×50×6
A=
BBL=
CBL=
中和轴距舯的距离:eBL == =
惯性矩:I =2( C BL -e BL 2A )=2(-×)= cm2.m2
W船底= = =
W甲板= = =
总纵强度计算书
VCS4214-110-004JS
第 8 页
.#175 (附图6)
序
号
构件名称规格
距BL
(m)
面积
(cm2)
静矩
(cm2.m)
惯性积 (cm2.m2)
对BL
自身
1
平板龙骨10×1300
0
130
0
0
2
船底板 10×7000
0
560
0
0
3
旁纵桁 ×(10×800)
40
16
4
旁纵桁 2×(10×800)
160
64
5
船底纵骨 12×L80×50×6
6
舭列板 10×1640
164
7
舷侧板 8×2458
99
8
舷侧纵桁⊥
9
舷侧顶列板 10×550
99
10
纵壁 6×4157
11
水平桁 ⊥
20
48
12
甲板板 12×9600
1152
13
甲板纵骨27×L125×80×12
14
甲板纵桁 ×⊥
112
15
内底 7×7200
504
16
内底纵骨 9×L80×50×6
A=
BBL=
CB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