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2011下半年电子商务设计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下午卷.doc

格式:doc   大小:988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1下半年电子商务设计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下午卷.doc

上传人:1905133**** 2025/5/24 文件大小:98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1下半年电子商务设计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下午卷.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11下半年电子商务设计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下午卷 】是由【190513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11下半年电子商务设计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下午卷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11下半年电子商务设计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下午卷
试题一
某公司欲开发招聘系统以提高招聘效率,其主要功能如下:
(1)接受申请
验证应聘者所提供的自身信息是否完整,是否说明了应聘职位,受理验证合格的申请,给应聘者发送致谢信息。
(2)评估应聘者
根据部门经理设置的职位要求,审査已经受理的申请;对未被录用的应聘者进行谢绝处理,将未被录用的应聘者信息存入未录用的应聘者表,并给其发送谢绝决策;对录用的应聘者进行职位安排评价,将评价结果存入评价结果表,并给其发送录用决策,发送录用职位和录用者信息给工资系统。
现采用结构化方法对招聘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获得如图1-1所示的顶层数据流图、图1-2所示0层数据流图和图1-3所示1层数据流图。
【问题1】
使用说明中的术语,给出图中E1〜E3所对应的实体名称。

E1:应聘者
E2:部门经理
E3:工资系统
本题考查数据流图(DFD)的应用,采用结构化方法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是一道传统题目,要求考生细心分析题目中所描述的内容。
DFD是一种便于用户理解、分析系统数据流程的图形化建模工具。是系统逻辑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问题考査顶层DFD。顶层DFD—般用来确定系统边界,将待开发系统看作一个加工,因此图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处理和一些外部实体,以及这两者之间的输入输出数据流。外部实体可以是使用系统的用户,也可以是为系统提供输入或接收系统输出的外部系统。本问题要求根据描述确定图中的外部实体。应仔细分析题目中描述,并结合已经在顶层数据流图中给出的数据流进行分析。从题目的说明中可以看出,与系统的交互者包括应聘者、部门经理和工资系统。分析说明中的描述可知,应聘者提供自身信息,并接收系统验证合格后的致谢信息等。部门经理设置职位要求。对录用者而言,将其录用职位和信息发送给工资系统。对应图1-1中数据流和实体的对应关系,可知E1为应聘者,E2为部门经理,E3为工资系统。
【问题2】
使用说明中的术语,给出图中D1〜D2所对应的数据存储名称。

D1:未录用的应聘者表
D2:评价结果表
本问题考查DFD中数据存储的确定。本题中涉及的数据存储只有2个,一个是存储未被录用的应聘者信息,即未录用的应聘者表:另一个是存储对录用的应聘者进行职位安排评价的评价结果,即评价结果表。可以确定图1-2中D1和D2为未录用的应聘者表和评价结果表,因为有一个处理与这两个数据存储相关,需要再对应图1-3,可确认D1为未录用的应聘者表,D2为评价结果表。
【问题3】
使用说明和图中的术语,给出图1-3中加工P1〜P3的名称。

P1:验证信息
P2:审查申请
P3:职位安排评价
本问题考查1层DFD中缺失的处理。从说明(1)中接受申请的描述功能,需先对应聘者信息进行验证,受理验证合格的申请,可知缺失的处理P1为验证信息。说明(2)中,根据职位要求,审查已经受理的申请,对录用者进行职位安排评价,可知缺失的处理P2为审查申请,P3为职位安排评价。
【问题4】
解释说明图1-2和图1-3是否保持平衡,若不平衡请按如下格式补充图1-3中数据流的名称以及数据流的起点或终点,使其平衡(使用说明中的术语或图中符号)。
不平衡。图1-2中加工的输入输出流与其子图1-3中的输入输出流的数量不同。
本问题考查绘制分层DFD时的注意事项。在分层DFD中,需要保持父图与子图的平衡。即父图中某加工的输入输出数据流必须与其子图的输入输出数据流在数量和名字上相同,或者父图的一个输入(或输出)数据流对应于子图中几个输入(或输出)数据流,而子图中组成这些数据流的数据项全体正好是父图中的这一个数据流。
本题中,图1-2中加工的输入输出流与其子图1-3中的输入输出流的数量不同。也无需将父图中一条数据流分解成子图中多条数据流,因此,补充子图中缺失的输入或输出数据流:录用职位、已受理的申请、谢绝决策。
试题二
某物流公司为了整合上游供应商与下游客户,缩短物流过程,降低产品库存,需要构建一个信息系统以方便管理其业务运作活动。
【需求分析结果】
(1)物流公司包含若干部门,部门信息包括部门号、部门名称、经理、电话和邮箱。一个部门可以有多名员工处理部门的日常事务,每名员工只能在一个部门工作。每个部门有一名经理,只需负责管理本部门的事务和人员。
(2)员工信息包括员工号、姓名、职位、电话号码和工资;其中,职位包括:经理、业务员等。业务员根据托运申请负责安排承运货物事宜,@如:装輿时间、到达时间等。一个业务员可以安排多个托运申请,但一个托运申请只由二个业务员处理。
(3)客户信息包括客户号、单位名称、通信地址、所属省份、联系人、联系电话、银行账号,其中,客户号唯一标识客户信息的每一个元组。每当客户要进行货物托运时,先要提出货物托运申请。托运申请信息包括申请号、客户号、货物名称、数量、运费、出发地、目的地。其中,一个申请号对应唯一的一个托运申请;一个客户可以有多个货物托运申请,但一个托运申请对应唯一的一个客户号。
【概念模型设计】
根据需求阶段收集的信息,设计的实体联系图和关系模式(不完整)如图2-1所示。
【关系模式设计】
部门(部门号,部门名称,经理,电话,邮箱)
员工(员工号,姓名,职位,电话号码,工资,(a))
客户((b),单位名称,通信地址,所属省份,联系人,联系电话,银行账号)
托运申请((c),货物名称,数量,运费,出发地,目的地)
安排承运((d),装货时间,到达时间,业务员)

【问题1】
根据问题描述,补充四个联系、联系的类型,以及实体与子实体的联系,完善图2-1所示的实体联系图。

本题考查数据库系统中实体联系模型(E-R模型)和关系模式设计方面的应用知识。
两个实体集之间的联系类型分为三类:一对一(1:1)联系、一对多(1:n)联系和多对多(m:n)联系。
根据题意,每名员工只能在一个部门工作,所以部门和员工之间有一个1:n的“所属”联系;由于每个部门有一名经理,只需负责管理本部门的事务和人员,因此部门和经理之间有一个1:1的“管理”联系;由于一个业务员可以安排多个托运申请,但一个托运申请只由一个业务员处理,故业务员和托运申请之间有一个1:n的“托运”联系;又由于一个客户可以有多个货物托运申请,但一个托运申请对应唯一的一个客户号,故客户和托运申请之间有一个1:n的“申请”联系。
根据上述分析,完善图2-1所示的实体联系图可参见参考答案。
【问题2】
根据实体联系图,将关系模式中的空(a)〜(d)补充完整。分别指出部门、员工和安排承运关系模式的主键和外键。

根据题意,部门和员工之间有一个1:n的“所属”联系需要将一端的码并入多端,故员工关系模式中的空(a)应填写部门号;在客户关系模式中,客户号为主键,故空(b)应填写客户号;在托运申请关系模式中,申请号、客户号为主键,故空(c)应填写申请号、客户号;又由于一个业务员可以安排多个托运申请,但一个托运申请只由一个业务员处理,因此在安排承运关系模式中,申请号为主键,故空(d)应填写申请号。
部门关系模式中的部门号为主键,经理为外键;因为经理来自员工关系。员工关系模式中的员工号为主键,部门号为外键,因为部门号来自部门关系。安排承运关系模式的中的申请号为主键,业务员为外键,因为业务员来自员工关系。
【问题3】
若系统新增需求描述如下:
为了数据库信息的安全性,公司要求对数据库操作设置权限管理功能,当员工登录系统时,系统需要检查员工的权限。权限的设置人是部门经理。为满足上述需要,应如何修改(或补充)图2-1所示的实体联系图,请给出修改后的实体联系图和关系模式。
关系模式:
权限(员工号,权限,设置人)
或权限(员工号,权限,部门经理)
根据题意,权限的设置人是部门经理,因此,需要建立一个权限关系模式,以及经理到权限之间的1:n的“设置”联系。修改后的实体联系图和关系模式参见参考答案。
试题三
某公司需开发一套电子商务系统,为保证开发进度和开发质量,专门组建测试小组对开发的全过程进行测试。

【问题1】
电子商务系统的报表处理模块要求用户输入处理报表的日期,日期限制在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如日期不在此范围内,则显示输入错误信息。系统日期由6位数字字符组成,前4位代表年,后2位代表月。测试小组设计了等价类,如表3-1所示。请根据题目说明及表3-1,填补空(1)〜(5)。

(1)在2Q03〜2006之间
(2)在01〜12之间
(3)含有非数字的6个字符
(4)<2003
(5)>12
本题考查软件测试的基本知识。
本问题考查对黑盒测试中的等价类测试法的掌握情况。
由于采用穷举法来进行测试是不现实的,因此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可根据等价类划分的思想,将输入数据按照程序的功能说明划分为若干个集合(奇根据输入条件划分为有效的输入和无效的输入),每一个集合中的某一输入数据在程序中执行结果代表了该集合中其他输入数据对程序的作用,一个集合即为一个等价类。在等价类划分完之后,再针对每一个有效的等价类和无效的等价类设计测试用例。如果用某个等价类的一组测试数据进行测试时没有发现错误,则说明在同一等价类中的其他输入数据也一样查不出问题;反之,如果用某个等价类的测试数据进行测试检查出错误,则说明用该等价类的其他输入数据进行测试也一样会检测出错误。所以,测试时只需从每个等价类中取一组输入数据进行测试即可。
问题1共划分了三个等价类,其中,“报表日期的类型及长度”等价类中应包含无效类型、无效长度的无效等价类,长度无效等价类已经给出,因此空(3)处应填写“含有非数字的6个字符”。“年份范围”有效等价类表示正确的年份范围,空(1)处应填写“在2003〜2006之间”,无效等价类表示不在此范围内的年份,则空(4)处应填写“<2003”;月份范围的填空同理。注意,设计测试用例时,一个测试用例只能覆盖一个无效等价类,因为程序在遇到错误之后就不再检查是否还有其他错误。
【问题2】
完成模块测试后,测试小组进行了集成测试。
集成测试是在软件系统集成过程中所进行的测试,主要检查各单元之间的接口是否正确,有(6)集成与(7)集成两种方法。前者是将单元测试后的所有模块按设计要求一次性组合起来进行整体测试,后者是测试完一个模块后再将下一个需要测试的模块组合进来测试,逐步把所有模块组合在一起完成测试。

(6)非增量式
(7)增量式
本问题考查对集成测试概念的掌握情况。
集成测试是在软件系统集成过程中所进行的测试,其主要目的是将通过单元测试的模块按照一定的策略,组装成能够完成预期功能要求的软件结构系统。集成测试主要检査各单元之间的接口是否正确。
通常,集成测试有非增量式集成与增量式集成两种方法:前者是将单元测试后的所有模块按设计要求一次性组合起来进行整体测试。这种方法整体性强,可以对模块进行并行测试,能充分利用人力,减少测试的开销;但这种方法容易混乱,出现错误不容易查找和定位。增量式集成是把下一个要测试的模块结合到已测试好的模块中,测试完后再将下一个需测试的模块组合进来测试,逐步把所有模块组合在一起,并完成测试。这种方法从局部开始逐步形成整体,测试范围是一步步扩大的,所以错误容易定位,而且已测试的模块可在新的条件下进行测试,使程序测试得更彻底。因此,通常采用增量式测试方法比较好。
【问题3】
系统测试是对已经集成好的软件系统进行彻底测试,而电子商务系统是基于网络的信息系统,因此,其测试对传统的软件测试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上述情况,测试小组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有效性、一致性测试
、处理速度、吞吐量、处理精度等方面来检测

、保密措施是否完善
、签约过程、在线支付及产品交付等方面进行测试
、导航性、易用性、协调性、规范性及独特性等进行测试其中,(8)是性能测试;(9)是安全性测试;(10)是可靠性测试;(11)是界面测试;(12)是交易功能测试;(13)是数据库测试。

(9)B或从响应时间、处理速度、吞吐量、处理精度等方面来检测
(9)D或检查系统对非法侵入的防范能力,以及系统的安全机制、保密措施是否完善
(10)C或验证系统在指定条件和规定的时间内执行操作的能力
(11)F或针对界面的正确性、导航性、易用性、协调性、规范性及独特性等进行测试
(12)E或对产品选择、签约过擇、在线支付及产品交付等方面进行测试
(13)A或对数据的完整性、有效性、一致性测试
本问题考查对各种测试概念的掌握情况,每一种测试有其不同的测试重点,考生应该掌握它们的不同之处。
功能测试又称正确性测试,它检查系统的功能是否符合规格说明,主要采用黑盒测试方法。通常的做法是构造一些合理输入,检查是否得到期望的输出。
性能测试是检查系统是否满足系统分析说明书对性能的要求。特别是实时系统或嵌入式系统,即使软件的功能满足需求,但性能达不到要求也是不行的。性能测试覆盖了软件测试的各阶段,而不是等到系统的所有各部分都组装之后,才确定系统的真正性能。通常与强度测试结合起来,同时对软件、硬件进行测试,主要从响应时间、处理速度、吞吐量、处理精度等方面来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