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八中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理科)含解析 】是由【190513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八中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理科)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15-2016学年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八中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
(理科)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
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
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燃煤吋加入适量的石灰石,可减少废气屮SO?的量
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的是( )
铝与稀盐酸的反应B. Ba (OH) 2*8H2O与NH4CI的反应
. NaOH与HC1的反应
下列元素属于过度元素的是( )
钾
用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标准状况下,
常温常压下,■ NA
通常状况下,1
"溶液中,含有C「个数为NA
除去蛋白质溶液中混入的少量氯化钠,采用的方法是( )
下列化合物中能量最低的是( )
HF B. H20 C. H2S D. CH4
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是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
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为零
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A、B、C的物质的量相等
A、B、C的分子数目比为1: 3: 2
某金属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该金属与锌组成的原电池中,( )
铝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铁跟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T
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Ca (HCO3) 2+2H*二C/++2H2O+2CO2T
:ch3cooh+oh =ch3coo- +H2O
碳酸镁跟稀硫酸反应:CO32- +2H+=Mg2++H2O+CO21
某元素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2XO4,这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
学式为( )
HX B. H2X C. XH3 D. XH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Na、Al、Fe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都生成比和对应的碱
H2O2. Na202^ SO2都具有漂白性且漂白原理相同
饱和Na2C03溶液屮通入C02溶液会变浑浊
可用石灰水吸收尾气中的SO?气体
下列各组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的递变,叙述不正确的是( )
Na、Mg、A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P、S、C1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增大
Li、Na、K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N、0、F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
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两种气体
、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
甲 白色烟环乙
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 ,乙是浓氨水
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 ,乙是浓氨水
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
K\ Mn04\ NaS C「 B. K+> NaS N03\ CO32-
C. Na+> H+> NO3\ SO42- D. Fe齢、Na+、Cl\ SO42-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相对应的是( )
Cl?具有漂白性,可用作自来水的消毒
SiCh具有高沸点,可用作制备光导纤维
NH3具有还原性,可用作制冷剂
Na?。?能与CO?反应,可用作潜水艇内的供氧剂
在下列溶液中通入CO?至过量,原溶液一直保持澄清的是( )
硅酸钠溶液
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
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 )
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Cl?存在
溶液呈黃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b分子存在
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存在
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10分子存在
下列反应屮,能证明SiO?是酸性氧化物的是( )
SiO2+2C—Si+2C0个 B. SiO2+2NaOH—Na2SiO3+H2O
C・ SiO2+4HF—SiF4T+2H2O D. SiO24-CaCO3—CaSiO3+CO2zr
只用一种试剂就可将AgNO3> KSCN和H2SO4、NaOH四种无色溶液区分,这种试剂
是( )
Fe (NO3) 3 溶液 B. FeCI2 溶液 C. BaCl2 溶液 D. FeC【3 溶液
下列物质能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得到的是( )
FeCl2 B. CuS C. N02 D. S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常温下可用铁制容器来盛装浓硫酸、说明常温下铁与浓硫酸不反应
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
取碘水于试管中,加入汽油振荡后静置,其现象为下层呈紫红色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
防止食品受潮及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应放入的化学物质是( )
无水硫酸铜、(具有吸湿性)、硫酸亚铁
、硫酸亚铁 、食盐
有关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纯水不导电,所以水不是电解质
SO3水溶液的导电性很强,所以SO3是电解质
液态的铜导电性很好,所以铜是电解质
Na?。液态时能导电,所以Na?。是电解质
稀硫酸中插一块铜片,加入下列物质后,可使铜片迅速发生反应的是( )
在2A+BW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v (A) = mol^L-1^*1 B. v (B) = moHL ^s-1
C. v (C) = mol»L_l*s_, D. v (D) =1 moHL'^s-1
二、解答题(共10小题,满分40分)
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A元素所在的周期数、主族序数和原子序数均相等;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C是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D的单 质工业上用于制漂白粉,:
(1) 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D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
(2) C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 A、B、C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
(3) B、C形成的化合物可用作供氧剂,写出供氧吋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
现有甲、乙两种短周期元素,室温下,甲元素单质在冷的浓硫酸或空气中,表面都生成
致密的氧化膜,乙元素原子核外M电子层与K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相,甲、乙两元素相比较, 金属性较强的是 (填名称),可以验证该结论的实验是 .
A、 将在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索的块状单质分别放入热水中
B、 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
C、 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瞅溶液
D、 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若电流表的指针偏向B,则A为 极,B为 极
(2) 若电流表G发生偏转,同时A极质量增加,B极质量减少,、
B、C分别为
An A是Zn, B是Cu, C是稀硫酸
B、A是Cu, B是Zn, C是稀硫酸
C、 A是Fe, B是Ag, C是稀AgNC^溶液
D、 A是Ag, B是Fe, C是稀AgNOs溶液
(3)若电解质溶液是稀硫酸,按此图组装后,观察到A极不断的溶解,B极有气泡冒出,
则A、B的金属性强弱为
(4)任何一个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为原电池,若该电池屮发生的反应为:
Fe+2FeCl3=3FeCl2, A电极为铁,则B电极为
如图为氢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按照此图的提示,回答下列问题
(2)写出该电池的电极反应:负极: 正极:
能 fl/()
无催化剂
Br+H2
HBr+H 有催化剂
根据反应Br+H2=HBr+H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甲进行判断,该反应为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反应历程
乙
为除去粗盐屮的C产、Mg2\ SO42-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
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称取粗盐空2守」“筲% •空滤液适譬酸•蒸发、①步的 操作是 ,第⑤步的操作是 .
在常温下,Fe与水并不起反应,但在高温下,, 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 “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请回答该实验中的问题.
写出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并指明该氧化还原反应的还原产物
是 ,氧化产物是
E
(1)如按气流由左向右流向,
酸性K工1104
丁
为了验证木炭可被浓H2SO4氧化成CO2,选用下图所示仪器(内含物质)组装成实验 装置:
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字母):
接 , 接 , 接
(2)仪器乙、丙应有怎样的实验现象才表明已检验出CO??乙中— 中 ;
(3) 丁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 ;
(4) 写出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 A和2mol B两种气体相混合于容积为2L的某密闭容器中,发
生如下反应3A (g) +B (g) MxC (g) +2D (g), 2min末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生成了
,请填写下列空白:
(1) x值等于 .
(2) A的转化率为 .
(3) 生成D的反应速率为
写出相应的方程式
(1) 制绍4〃消毒液的化学方程式:
(2) 实验室制氯气的离子方程式:
(3) 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015-2016学年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八中高一(下)期中化
学试卷(理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
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
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燃煤时加入适量的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的量
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
【分析】,浓度较大时对人体健康有一定 营养元素,会造成浮游植物的疯长导致水体缺氧,动植物植物大量死亡.
【解答】解:A、;
B、 臭氧具有强烈的刺激性,;
C、 煤燃烧时应加入适量的石灰石, ;
D、 含磷合成洗涤剂中磷元索是植物的营养元索,会造成浮游植物的疯长导致水体缺氧,动 .
故选C.
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的是( )
铝与稀盐酸的反应B. Ba (OH) 2*8H2O与NH4CI的反应
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D. NaOH与HC1的反应
【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分析】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说明该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其特征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屈于放 热反应说明该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且属于置换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 正确;
Ba (OH) 2*8H20与NH4CI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且该反应屮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 不屈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CO2 △ 2CO,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故C错误;
酸碱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也是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下列元素属于过度元素的是( )
钾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分析】过渡元素包括元素周期表'!• IB〜训B和WI族元素,包括制系元素和钢系元素,据 此结合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解得.
【解答】解: A族元素,不属于过渡元素,故A错误;
镇为IIIA族元素,不属于过渡元素,故B错误;
Fe元素位于VIII族,属于过渡元素,故C正确;
针为VIA族元素,不属于过渡元素,故D错误; 故选C.
用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标准状况下,
常温常压下,>3含有的Na* NA
通常状况下,1 Na个CO?
"溶液中,含有C「个数为g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分析】A、标况下水为液态;
B、 求出碳酸钠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lmol碳酸钠屮含2mol钠离子和Imol碳酸根来分析;
C、 ;
D、 溶液体积不明确.
【解答】解:A、标况下水为液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來计算其物质的量和分子个数, 故A错误;
B、 mol,而lmol碳酸钠中含2mol钠离子和lmol碳酸根, ,故B正确;
C、 ,故Na个二氧化碳分子即1 mol二氧化碳的体 ,故C错误;
D、 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氯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D错误. 故选B.
除去蛋白质溶液中混入的少量氯化钠,采用的方法是( )
【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
【分析】蛋白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离子、分子可以,选择渗析法分离,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蛋白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离子、分子可以,则除去蛋白质溶液中混入的少量 氯化钠,采用的方法是渗析,
均可透过滤纸,过滤不能分离;且不分层,不能分液,也不能利用电泳分离, 故选C.
下列化合物中能量最低的是( )
HF B. H20 C. H2S D. CH4
【考点】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分析】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物质具有的能量越高越不稳定,据此分析.
【解答】解: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F>O>S>C,则氢化物 的稳定性:HF>H20>H2S>CH4;物质具有的能量越高越不稳定,所以HF具有的能量最 低,
故选A.
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是可逆反应A (g) +3B (g) =2C (g)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
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为零
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A、B、C的物质的量相等
A、B、C的分子数目比为1: 3: 2
【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分析】A、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
B、 A、B、C的浓度不再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C、 A、B、C的物质的量相等,但不一定不变;
D、 当体系达平衡状态时,A、B、C的分子数目比可能为1: 3: 2.
【解答】解:A、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零,故A错误;
B、 A、B、C的浓度不再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平衡状态,故B正确;
C、 平衡状态时A、B、C的物质的量相等,但不一定不变,故C错误;
D、 当体系达平衡状态时,A、B、C的分子数目比可能为1: 3: 2,与各物质的初始浓度及 转化率有关,故D错误;
故选B.
某金屈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该金屈与锌组成的原电池中,( )
铝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根据金属的活泼性来判断两种金属与酸构成的原电池中的负极,活泼金属作负极.
【解答】解:因金属活泼性为Mg>Al>Fe>Cu,
该金属与锌组成原电池时,锌为负极,
则该金属为Fe或Cu,但Cu与盐酸不反应,只有Fe符合,
故选C.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铁跟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T
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Ca (HCO3) 2+2H+=Ca2++2H2O+2CO?个
:ch3cooh+oh =ch3coo- +H2O
:CO32- +2H+=Mg2++H2O+CO2^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分析】A、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B、 碳酸氢钙是可溶性的强电解质;
C、 醋酸和氢氧化钾发生屮和反应生成醋酸钾和水;
D、 碳酸镁是难溶性物质,不能拆成离子.
【解答】解:A、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实质是:Fe+2H+=2Fe2++H2^,故
A错误;
B、 碳酸氢钙是可溶性的强电解质,在溶液中拆成离子形式,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为: HCO3' +H+=H2O+CO2/r,故 B 错误;
C、 醋酸和氢氧化钾发生屮和反应生成醋酸钾和水,醋酸是弱酸,不能拆成离子,即 CH3COOH+OH =CH3COO +H2O,故 C 正确;
D、碳酸镁是难溶性物质,不能拆成离子,碳酸镁跟稀硫酸反应为:MgCO32' +2H+=Mg2++H2O+CO2个,故 D 错误.
故选C.
某元素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2XO4,这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
学式为( )
HX B. H2X C. XH3 D. XH4
【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分析】某元素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2XO4,则最高价为+6价,其最 低价为- 2价,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由元素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2XO4,则最高价为+6价, 其最低价为+6 -8=-2价,即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的化合价为・2价,
A、 HX中X的化合价为・1价,故A不选;
B、 H2X + X的化合价为・2价,故B选;
C、 XH3中X的化合价为・3价,故C不选;
D、 XH4中X的化合价为-4价,故D不选; 故选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Na、Al、Fe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都生成H2和对应的碱
H2O2. Na202. SO?都具有漂白性且漂白原理相同
饱和Na2C()3溶液中通入CO2溶液会变浑浊
可用石灰水吸收尾气中的SO?气体
【考点】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分析】,不是氢氧化铁;
双氧水和过氧化钠的漂口利用的是强氧化性,而二氧化硫的漂白是生成的一种无色物质, 不是利用强氧化性;
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则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会析出碳酸蛍钠;
石灰水中氢氧化钙的浓度太小,应该用强碱溶液吸收二氧化硫.
【解答】解:A. Na、Al的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都生成H2和对应的碱,但是Fc 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气和四氧化三铁,故A错误;
H2O2> Na202的漂白利用的是其强氧化性,而SO?的漂白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反应生 成一种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利用的不是强氧化性,故B错误;
由于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贝IJ饱和Na2C03溶液中通入CO2溶液,碳酸钠转化 成碳酸氢钠,溶液会变浑浊,故C正确;
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其尾气用碱性物质吸收,但氢氧化钙溶解度较小,应该用强 碱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故D错误;
故选C.
下列各组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的递变,叙述不•正确的是( )
Na> Mg、A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P、S、C1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增大
Li、Na. K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N、O、F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
【考点】元素周期律的作用.
【分析】A. Na、Mg、Al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2、3;
非金属元素的最高化合价等于其族序数;
同主族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得电子能力增强.
【解答】解:A. Na、Mg、Al位于相同周期,Na、Mg、Al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2、
3,则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故A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