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长沙一中届高三考生物试卷.docx

格式:docx   大小:190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长沙一中届高三考生物试卷.docx

上传人:1905133**** 2025/5/24 文件大小:19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长沙一中届高三考生物试卷.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长沙一中届高三考生物试卷 】是由【190513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长沙一中届高三考生物试卷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
肅炎德·英才大联考长沙市一中2011届高三月考试卷(六)
袃生  物
薁长沙市一中高三生物备课组组稿
螁命题人:甘伟丰  审题人:王先华
蒇(考试主要范围:必修2第6、7章、必修3第1章、选修3专题1)
薆  本试题卷包括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90分钟。满分90分。
莁得分:      
薈第Ⅰ卷 选择题(共36分)                            

肆一、选择题(选出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共36分)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探究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
——观察有丝分裂
——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错误的是

,形成细胞与细胞间联络的“文字”
,引起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正确的是


2


,正确的是

,其产生ATP的结构只有细胞质基质
、真菌和大多数细菌来说,ATP合成所需要的能量均来自细胞呼吸
,以有利于维持其体内ATP的平衡

、B、C、D分别表示某个雄性动物(2n)在精子形成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细胞,a、b分别表示每个细胞中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变化。根据a和b的变化,细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可以找到两条X染色体的是
肀①精原细胞 ②卵原细胞 ③初级精母细胞 ④初级卵母细胞 ⑤次级精母细胞 ⑥次级卵母细胞
蒁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④⑥ D.②④⑤⑥
、分化、癌变、衰老和凋亡等描述中,正确的是
,形态、功能不同的细胞中所含有的信使RNA都不相同
,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细胞核体积变小,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不是通过细胞凋亡来完成的
、d和T、t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则F2双显性性状的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16
3
∶1∶1∶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一定为DdTt和ddtt
、ddtt的豌豆间行种植后,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
,如果产生的配子中有dd的类型,则可能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正确的是
,此植株需自交多代后才能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





,它打破了自然界生殖隔离的限制
,但没有改变基因的结构

,用凝胶电泳分离各核酸片段,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蒂请问:3种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在此DNA片段上相应切点的位置是

。他们还研究出一种可大大提高基因表达水平的新方法,使转基因动物乳汁中的药物白蛋白含量提高了30多倍,标志着我国转基因研究向产业化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以下与此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4
,可以用化学方法合成该目的基因
“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指设法使牛的乳腺细胞中含有更多的人白蛋白基因
,是因为人白蛋白基因只在转基因牛的乳腺细胞中是纯合的,在其他细胞中则是杂合的
,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
,人们已经可以用β-珠蛋白的DNA探针检测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下列有关这种检测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


,不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Ⅰ(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切割后的质粒和被限制酶Ⅱ(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切割过的目的基因连接起来形成重组质粒,该重组质粒能够被限切酶Ⅱ完全切割开的概率是

芆16.“X基因”是DNA分子上一个有遗传效应的片段,若要用PCR技术特异性地拷贝“X基因”,需在PCR反应中加入引物1和引物2若干,两种引物及其与模板链的结合位置如下图1所示。图1的一个DNA分子经3轮循环后产物中有五种不同的DNA分子,其中第⑤种DNA分子有几个


,不属于分子水平检测的是




,需要模板的是
5
羆①从基因组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②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③构建cDNA文库 ④通过DNA合成仪利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蚁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将目的基因导入尚不具备细胞壁的合子,形成含有目的基因的胚,经培养、筛选,可获得有特定性状的转基因植株。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可以通过人工合成的途径来获得目的基因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才能获得相应的植株

,可避免目的基因通过花粉传递而造成“基因污染”
,这段基因编码的产物能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以下关于DNA疫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起到免疫作用


,不正确的是


,不合理的是
,而蛋白质工程可以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从而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
,蛋白质工程最终还是要通过基因工程来完成
-70℃保存半年的干扰素后,在相关酶、原料氨基酸和适宜的温度、pH条件下,干扰素可以大量自我合成

,蛛丝蛋白比蚕丝蛋白更细,但强度却是更大,于是就有人试图通过破解蛛丝蛋白的结构从而推出其基因结构,以指导对蚕丝蛋白基因的修改,从而让蚕也吐出像蛛丝蛋白一样坚韧的丝,此过程的名称和依据的原理分别是
:蛋白质→RNA→DNA→RNA→蛋白质
6
:RNA→RNA→蛋白质
:DNA→RNA→蛋白质
:DNA→RNA→蛋白质
,下列哪项不属于其进一步完善的内容
,而不是生物个体



,第一年AA占25%,aa占39%,则第二年该种群个体中,基因型AA的频率为
蒆 %
%
,隐性纯合的儿童(aa)10岁左右可导致全部死亡,而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都表现为正常。已知某人群中,。如果群体中随机婚配且没有突变发生的情况下,在下一代的新生儿中杂合子(Aa)的频率是

,XB的基因频率为90%,Xb的基因频率为10%,雌雄果蝇数相等,理论上XbXb和XbY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和10% %和10% %%
,AA占25%,Aa占50%。如果因为环境的变化,每年aa的个体减少20%,AA和Aa的个体分别增加20%,一年后,aa的个体在种群中的比例约为
薈 %

、B、C表示3个自然条件有差异的地区,地区间的黑粗线表示存在地理隔离。A地区某些个体由于某种原因开始分布到B、C地区,并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
7
、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但生物没有进化
,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性腺发育不良,没有生育能力
,发育一段时间后死亡
,拟蜀属植物的花粉在玉米柱头上能萌发,但不能到达子房
,该雌虫对发出的信号无反应
,不正确的是

、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
、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共同调节的结果
,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淋巴和组织液
,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组织液增多
,使淋巴液外渗,使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
,血流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减少
,血流量增加,使局部组织液增多
,错误的是
8

,其中细胞内液约占1/3,细胞外液占2/3
、淋巴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浆、淋巴、组织液

,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血红蛋白、H+、尿素
、抗体、激素、H2O
+、O2、葡萄糖、神经递质
+、细胞膜上的载体、氨基酸、葡萄糖





肀第Ⅰ卷答题卡

葿题 号
螅1
螀2
艿3
薇4
膄5
蒁6
莀7
螆8
薃9
芁10
莁11
肈12
羃13
羂答 案













螅题 号
羄14
羃15
膀16
膈17
莃18
蚃19
羈20
芆21
袃22
蒄23
罿24
虿25
薆26
羀答 案








罿




莆题 号
芄27
袂28
螈29
螈30
蚃31
蚂32
衿33
袇34
莇35
莂36
袁得分


膃答 案
















9








薈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4分)
薆二、非选择题(共54分)
肆37.(每空1分,共10分)现有两株纯种六倍体普通小麦(体细胞中含有42条染色体),一株普通小麦性状是高秆(D)抗锈病(T);另一株普通小麦的性状是矮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图所示的Ⅰ、Ⅱ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

薀(1)方法Ⅰ的主要育种原理是     ;方法Ⅱ的育种名称是     。
羈(2)(二)过程中,D和d的分离发生在           ;(三)过程常用的方法为       ;
蒅(3)(五)过程产生的矮秆抗锈病植株中的纯合子占    ;如果让F1按(五)、(六)过程连续自交两代,则⑥中符合生产要求的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
袂(4)如将方法Ⅰ中获得的③植株与⑤植株杂交,再让所得到的后代自交,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
蚁(5)(三)过程中,一个细胞中最多可含有    个染色体组,⑤植株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有    对同源染色体,    个染色体组。
肇38.(每空2分,共14分)下图表示“华恢1号”抗虫水稻主要培育流程,据图回答:

10
薂(1)杀虫基因通过①~④,最终在宿主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叫做    。
蒈(2)杀虫基因(crylA)是根据几种Bt毒蛋白的分子结构,设计并人工合成的,这属于    工程技术范畴。
荿(3)组建理想的载体需要对天然的质粒进行改造。下图是天然土壤农杆菌Ti质粒结构示意图(示部分基因及部分限制酶作用位点),据图分析:

芃 ①人工改造质粒时,要使抗虫基因能成功表达,还应插入    。
蒀②人工改造质粒时,用限制酶Ⅰ处理,其目的是:第一,去除质粒上的        (基因),保证T-DNA进入水稻细胞后不会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第二,使质粒带有单一限制酶作用位点,有利于               。第三,使质粒大小合适,可以提高转化效率等。
薇③若用限制酶Ⅱ分别切割经过②过程改造的理想质粒和带有抗虫基因的DNA分子,并构成重组Ti质粒。分别以含四环素和卡那霉素的培养基培养已成功导入抗虫基因的水稻胚细胞,观察到的细胞生长的情况是                              。
螃(4)若限制酶Ⅱ切割DNA分子后形成的黏性末端为,则该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是         。
薁39.(每空2分,共10分)为了研究微生物的抗药性突变是自发产生的还是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1952年Lederbeg夫妇利用大肠杆菌设计了一个影印培养法实验。影印培养法的基本过程是:把长有菌落的母种培养皿倒置于包有一层灭菌丝绒布的木质圆柱体(直径略小于培养皿平板)上,使其均匀地沾满来自母种培养皿平板上的菌落,然后通过这一“印章”把此平板上的菌落“真实地”一一接种到不同的其他平板上。下图就是利用影印培养技术研究大肠杆菌产生抗链霉素突变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