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06 合肥十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段考 地理试卷 】是由【190513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06 合肥十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段考 地理试卷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
第( )页 共6页
合肥十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段考 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 每题2分共70分)
读图,回答1—3题
、B两地和A、D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为S1和S2,则( )
A.S1和S2 相等
B.S1约为S2 的一半
C.S1约为S2
D.S1约为S2 的两倍
,
沿最短航线飞行,合理的方向是( )
A.一直向东 B.一直向西
C.向西北--西--西南 D.向东北--东--东南
,则( )
A.A点的日期早于C点的日期
B.B点恰好是当日12点
C.C点比B点迟6小时
D. 与北京日期相同的范围小于全球的一半
右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图,读图回答4-5题。
、b、c、d四点中,可能形成小溪的是( )
A.a B.b C.c D.d
、MN的交点,在剖面图上对应的点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读右图,回答6-7题。
180°
6.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
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慢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7.若甲、乙、丙三阴影区所跨经度一样,那么有关这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
B.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
C.乙的比例尺最小
D.甲大于乙,乙大于丙
右图中 MON 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 6 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图回答8—9题: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Q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 时
C.MO为晨线
D.NO为晨线
9.此时北京时间为 ( )
2
第( )页 共6页
A.6 日12 时 B.7日12时 C.6 日24 时 D.5 日12时
印度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1号”于2008年10月22日升空,11月8日进入绕月轨道。其后经过多次机动降轨,由初始的椭圆形工作轨道最终变为圆形轨道。据此回答:
10.“月船1号”升空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 )
①ab段 ②cd段 ③gh段 ④ef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图一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11—13题。
11.此时“北京时间”是( )
A.12月22日2时 B.12月22日14时
C.6月22日20时 D.6月22日8时
12.此时,下列地区出现的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A.悉尼正值少雨期 B.华北平原正收割小麦
C.长江口海域盐度较高 D.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13.当天汕头、北京、广州三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北京、汕头、广州 B.广州、汕头、北京
C.北京、广州、汕头 D.汕头、广州、北京
北京(40°N)某校—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重新设计(如图),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据此完成14-17题:
14.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需经常调节支架,使正午太阳光线直射集热板。在一年中,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变动幅度大约是( )
A.23°26′ B.46°52′ C.66°34′ D.90°
15.当集热板与地面夹角最大时( )
A.我国江淮地区正值梅雨季节
B.松花江正是第一次汛期
C.南太平洋漂浮的冰山较多
D.巴西高原的动物向北迁徒
16.将太阳能热水器装在玻璃箱内,主要目的是( )
A.保护热水器,延长使用寿命
B.起装饰作用,使其外观更好看
C.减少热水器在夜间和阴天的热量损失
D.提高太阳辐射强度,从而增加热效率
17.下列地区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的应该是( )
A.吐鲁番 B.拉萨 C.海口 D.重庆
下图中AC为赤道,BC为晨昏线的一部分,此时D点的地方时为15点。读下图,回答18—19题:
3
第( )页 共6页
18.图中A、B、D、E四点白昼最长的是( )
A.A点 B.B点 C.E点 D.D点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45°E、23°26′N B.A点位于东半球
C.此时,开普敦受西风带控制 D.尼罗河进入枯水期
右图所示区域为地球某日的夜半球,A为圆心。读图回答20—21题。
( )
A.10°N,80°E 80°
B.10°S,80°E 70°
C.10°N,100°W 80°
D.10°S,100°W 70°
( )
A.2 点40 分 B.14 点40 分
C.13 点20 分 D.1 点20分
22.右图中大圆表示昼半球范围,N表示北极点,AN距离为2220km,北京时间为10:00。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
A.20°N,90°E B.20°S,150°E
C.20°N,150°E D.20°S,90°E
23.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为8日19时, 在下图所示的四个地区中,它飞越的是( )
下表为我国甲、乙两城市某日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统计表,据此完成24—25题。
城市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甲
5:28
19:00
乙
7:23
20:27
24.甲地位于乙地的( )
A.东北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西南方
25.当甲地日出时,地球上两个日期的分界线理论上除180°经线外,还有( )
A.0°经线 B.38°W经线 C.38°E经线 D.60°W经线
AB为晨昏线,O处有一旗杆为5米,且该日旗杆影长始终不变为18.5米,并作顺时针旋转,C处所在整条纬线此刻的太阳高度角分布如右图所示,已知tan15°=、
tan20°=、tan23°=、tan30°=,回答26~28题。
( )
4
第( )页 共6页
°N,150°W ]
°S,30°E
°N, 30°E
°S,150°W
( )
° ° ° °
( )
右图中a、b、c三条线分别表示A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范围(NS代表A地地面南北方向),读图后回答29—30题:
29.A地的地理纬度是( )
A.33°26′S B.13°26′S
C.0° D.23°26′N
30.A地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 ( )
A.90°,80° B.90°,53°08′
C.80°,36°52′ D.90°,36°52′
31.在右图中所示的这一天,下列地
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 )
A.北京 B.广州
C.甲地 D.乙地
32.在地下2 900千米处,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
横波完全消失,可推测地球内部圈层中为液体的是( )
A.软流层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外核
33.地震发生时,附近轮船上的人的感觉是( )
A.左右摇晃 B.上下颠簸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34.下列热力环流图中,画法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5.霜冻常出现于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原因是( )
5
第( )页 共6页
A、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B、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作用强
C、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 D、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36.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a图中CAB为晨昏线的一段,请将其转绘到b图中,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 _____________。
(3)b图中a、c、d三点中,地转偏向力最大的是_______点,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点。
(4)a点的昼长时间为_________小时;d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_点钟,正午太阳高度角是_________。
(5)此时地球位于_________附近,公转速度较_________。
(6)有一架飞机从b 点飞往c点,要求走最近的航线,其航向变化过程是 ______________ 。
37.读“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 (10):
(1)在图中左上角弧线上未指出地球的自转
方向,如果补上应为 时针方向。
(2)A在D的 方向,
C在北京的 方向。
(3一架飞机从北京起飞,计划全程沿经线以每
小时1 100 km的速度匀速飞行,由北京经过B点,最后在匹兹堡降落。请回答:
①飞机飞行需要________小时。
②假若此时起飞时北京的区时为3月21日8时, 那么降落时匹兹堡的区时应为3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
38.读“高空等压线图”,完成下列要求(8分):
(1)A、B两处相比,气压较高的是 处,C、D两处相比,气温较低的是 处。
(2)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 时针方向流动。
(3)若C、D两处的温度差为5°C,B、D两处之间的垂直距离为500米,当C处气温为6°C时,则B处的气温应为 °C。
合肥十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段考 地理试卷
6
第( )页 共6页
36.(1)图略 2分 (2)23°26′N、45°E 各1分
(3)a;d 各1分 (4);24;6;66°34′ 各1分
(5)远日点;慢 各1分 (6)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2分
37:(1)逆 (2)东南 西南 (3)①10 ②21 5 每空2分
38:(1)A D (2)顺时针 (3)-2 每空2分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