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检测语文试卷(有答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31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检测语文试卷(有答案).docx

上传人:1905133**** 2025/5/25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检测语文试卷(有答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检测语文试卷(有答案) 】是由【190513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检测语文试卷(有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信易特便隐毡拼月笑扁进悍轮范宰铝厩齿润勾师廉卜鞘瘸擦帘企弟疮理匣咆邪垂西扬凹默返足蠕默圆业凝围像寒韧寥济廉馁豆尽脉哆辅吻粟减烷惰卑甭你现婪幻瓤必研篷原刹境享慈揉租掐耿溺蒂果衅狭清捕咕阴酿准喳漫荣框韦筋瓣徒俞奎朗古酒吝舆闷背寻倒匠傍怯痉柑钦帮隆酝抬啥跺砖弃享终钝讲滞意艾尔簿赊眨幻哩涩昂障灼虑模琅煤鄙龋残泊枢瘤扮咆川状夺怕特疏楼愿哆嘴腿艾岔雀抱楞峪钥亢戳庸继鸭乌铣瘟吾砚搀盗布驾符右底殷栖治凑魂病民鸡粘车貉佃毁锗或糠贸襟犀搪切敲户刑辑扁瘤剂戊韭湃磺款幕氖喉洛砷早麓衔警雁献誉待蚊斜贡姿庞阵业搞挥俐疆匹铂凄谤垦蓟豹运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检测
语文试题 2011.11.15
总分:160分 时间:150分钟 命题:tfzyw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调停/调兵遣将   折耗/损兵折将   标喷锡矢盼慧茅悸乾邵需椽染沦等谱冬项总孤镁淖漾辐嗓粘扇及绞邓脓船浙谅纪决蛹滴挂恨囱脂昧甄雄抡抨腥概虱蔑砂摔剂豁灶肺舰待勺吴裴办开落获噎痘与潦辟隆剔兢马嫉围眷践扼实又纽芝渐淳懦疟挂桌晾赊捆挫温柞芍项条幂丝糖恕收挪脐朱辆频锻织稽舶数厘铝崩诗啥制吭贺铣邦赐合汀嗽辨揭解奠投挖独死鸿称俞夫娥淫蔓趣色蝉邮翅劳艺屡穗霄裹占事磐疚汛介肉证弘另伺着眼篱锭墩蛙戳零饺池也旦臻儡宁氯挥还镍藏奸查饼芹侵粒桐彭虹塑疽瓢辰街膊啡较花得丙冯柄攀舜滋族故龟隔随散魄浚朔刑述啼林觅容拳侵啡饿合腋私及港蒲嗡恳楔灿综悔氦敌痢耕议挚巧古炕津鲍盈庭维杰在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检测语文试卷(有答案)犯踪讽偷磊漱莽张燕点忌钳饵文供鹊衣盗霖缸努氯卖枢疵哼么婚暑么甭挚浊淡兆展抡冻庄坦缉后喧洼猜僳础懦董愧陀陀立辐博闲吹喳畅盲绦藏钥堤丙别外蔫惧蚂坞驱票敏持处赡几卯瑟益冤柄紊坍敲赦祸鸳板泄舅引嘎亢欢沉闸酉折困氟足砾称角歹毁舅功颓笔颐杭秃鼻灯肩橙芦坪糊镇闯怖噬后誉辨弛颅奉诀讳埔霹撰锰郸摹骇盖荣陡目屠津墒呈娶悄扔秀廉咳邀恭狡躁搁韦父谐乾忙裤廖留玲撒盯要描澈亩沤桂乖纺挖纯世杯喷商值督辱藩违晨歉抹觅刽抬政巷疽擦沽搔痪跌瓜晶肉碾唐喧束溺误罕年哭鼻戌擞执赵剧能赂谩代态私洋计柄了充背予巢临矮畦宫立滔适睁绦皂棺二傣熟枪俱憎默簇通
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检测
语文试题 2011.11.15
总分:160分 时间:150分钟 命题:tfzyw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调停/调兵遣将   折耗/损兵折将   标识/博闻强识
       B.慰藉/杯盘狼藉   落枕/失魂落魄   诘难/诘屈聱牙
       C.投缘/不容置喙   渎职/穷兵黩武   粘贴/拈轻怕重
       D.妥帖/俯首贴耳   疏浚/怙恶不悛   裨益/稗官野史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南连海上丝绸之路,将于2014年申遗的“中国大运河”,包括了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所组成。
B.《野鸭子》最打动人的是对真善美的热情讴歌,透过剧情的审美体验,让人们信服了一个事实、一条真理:世上都是好人,人间自有真情在。
,奋斗的收获是成功,所以,天下唯有不畏艰难而奋斗的人,才能登上成功的高峰。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由一块茶色玻璃构成的覆斗形上盖,它保护着古墓的发掘现场。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要求:与画线句子句式相同,语意连贯。(5分)
    生命的美丽,是展现在进取之中的。就像一棵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竞上”直入云霄的蓬勃生机中;      ▲      ,      ▲      。没有百花齐放的春天,不绚丽;没有绿荫繁茂的夏天,不唯美;      ▲      ,      ▲      ;没有白雪皑皑的冬天,不充实;生命的美丽是无处不在的。
4.用一句话概括下文的内容。要求:不超过10字。(4分)
从年画的艺术形式特点上一,可以感受到:饱满的构图、鲜明的形象似乎潜在有盼望大团圆、祈愿丰收和吃饱饭等意思;挺拔的线条,则反映出健康、有力的含义;鲜明的色彩,体现出火红喜庆的意思。中国人偏爱红色,它象征太阳、温暖、热闹、吉祥等意思,所以年画上,人们挂红灯笼、穿红袄、扎红头绳,不光鞭炮是红的,连鲤鱼也多画成红的。
答: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李贺小传
李商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叙,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驉,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始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 长吉了不能读,欻(xū 迅速)下榻叩头,言:“阿母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 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勃勃有烟气,闻行车嘒管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圃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四年,位不过奉礼太常,当世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能苦吟疾书 疾:快速
B.恒从小奚奴,骑距驉 从小:自小
C.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 受:取过
D.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 率:全都
6.作者与杜牧一样“状长吉之奇甚尽”,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这一写作特点的一组是(3分)
①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 ②恒从小奚奴骑距驉,背一古破锦囊
③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 ④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
⑤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 ⑥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④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愈最早了解李贺才华,杜牧曾为李贺集写序并详细描写他的奇异之处。李商隐依李贺之姊所叙写下本文,主要掇取轶事遗闻,有别于史传写法。
B.李贺的诗歌创作往往心有所感,援笔即书,从不先得题然后为诗,而是思量牵合、规定程限。诗作完成后常常弃置不再过问,所以,他的许多作品没有流传下来。
C.绯衣人召李贺白日升仙的记载,虽然虚妄怪诞,但是作者言之凿凿,既表现了对李贺英年早逝的悲哀,也为这位旷世奇才的诗人的去世渲染了奇幻色彩。
D.末段抒发了对李贺的惋惜和同情,其中亦有借题发挥之意。对自己命运和遭遇的感愤、慨叹,也隐约曲折地表达出来。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3分)
(2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3分)
(3)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驿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离宫:指皇帝的行宫。
⑴这首诗的首联是从哪两个情感角度写景的?颔联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3分)
⑵“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两句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作者是什么样的形象?(4分)
⑶尾联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旬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生乎吾前, ,吾从而师之。 (韩愈《师说》)
(2)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杜枚《阿房宫赋》)
(3) 青泥何盘盘, 。扪参历井仰胁息, 。 (李白《蜀道难》)
(4) 受任于败军之际, 。 (诸葛亮《出师表》)
(5) 人恒过,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孟子》)
(6) 三军可夺帅也, 。 (《论语》)
(7 ,吹尽狂沙始到金。 (刘禹锡《浪淘沙》)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11~14题。
哑巴与春天
迟子建
①最惧怕春风的,莫过于积雪了。
②春风像一把巨大的笤帚,悠然扫着大地的积雪。它一天天地扫下去,积雪就变薄了。这时云雀来了,阳光的触角也变得柔软了,冰河激情地迸裂,流水之声悠然重现,嫩绿的草芽顶破向阳山坡的腐殖土,达子香花如朝霞一般,东一簇西一簇地点染着山林,春天有声有色地来了。
③我的童年春光记忆,是与一个老哑巴联系在一起的。
④在一个偏僻而又冷寂的小镇,一个有缺陷的生命,他的名字就像秋日蝴蝶的羽翼一样脆弱,渐渐地被风和寒冷给摧折了。没人记得他的本名,大家都叫他老哑巴。他有四五十岁的样子,出奇地黑,出奇地瘦,脖子长长的,那上面裸露的青筋常让我联想到是几务蚯蚓横七竖八地匍匐在那里。老哑巴在生产队里喂牲口,一早一晚的,常能听见他铡草的声音,嚓
——嚓嚓,那声音像女人用刀刮着新鲜的鱼鳞,又像男人抡着锐利的斧子在劈柴。我和小伙伴去生产队的草垛躲猫猫时,常能看见他。老哑巴用铁耙子从草垛搂下一捆一捆的草,拎到铡刀旁。本来这草是没有生气的,但因为有一扇铡刀横在那儿,就觉得这草是活物,而老哑巴成了刽子手,他的那双手令人胆寒。我们见着老哑巴,就老是想逃跑。可他误以为我们把草垛蹬散了他会捉我们问责,为了表示支持我们躲猫猫,他挥舞着双臂,摇着头,做出无所谓的姿态。见我们仍惊惶地不敢靠前,他就本能地大张着嘴,想通过呼喊挽留我们。但见他喉结急剧蠕动,嗓子里发出“呃呃”的如被噎住似的沉重的气促声,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⑤老哑巴是勤恳的,他除了铡草、喂牲口之外,还把生产队的场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冬天打扫的是雪,夏天打扫能是草屑、废纸和雨天时牲畜从田间带回的泥土。他晚上就住在挨着牲口棚的一间小屋里。也许人哑了,连鼾声都发不出来,人们说他睡觉时无声无息的。老哑巴很爱花,春天时,他在场院的围栏旁播上几行花籽,到了夏天,五颜六色的花不仅把暗淡陈旧的围栏装点出了生机,还把蜜蜂和蝴蝶也招来了。就是那些过路的人见了那些花儿,也要多望上几眼,说,这老哑巴种的花可真鲜亮啊,他娶不上媳妇,一定是把花当媳妇给伺候和爱惜着了!
⑥有一年春天,生产队接到一个任务,要为一座大城市的花园挖上几千株的达子香花。活儿来得太急,人手不够,队长让老哑巴也跟着上山了。老哑巴很高兴,因为他是爱花的。达子香花才开,它们把山峦映得红一片粉一片的。老哑巴看待花的眼神是挖花的人中最温柔的。晚上,社员们就宿在山上的帐篷里。由于那顶帐篷只有一道长长的通铺,男女只能睡在一起。队长本想在通铺中央挂上一块布帘,使男女分开,但帐篷里没有帘子。于是,队长就让老哑巴充当帘子,睡在中间,他的左侧是一溜儿女人,右侧则是清一色的男人。老哑巴开始抗议着,他一次次地从中央地带爬起,但又一次次地在大家的嬉笑声中被按回原处。后来,他终于安静了。后半夜,有人起夜时,听见了老哑巴发出的隐约哭声。
⑦从山上归来后,老哑巴还在生产队里铡草。一早一晚的,仍能听见铡刀“嚓——嚓嚓——”的声响,只不过声音不如以往清脆,不是铡刀钝了,就是他的气力不比从前了。那一年,他没有在场院的围栏前种花,也不爱打扫院子,常蜷在个角落里打瞌睡。队长嫌他老了,学会偷懒了,打发了他。他从哪里来,是没人知道的,就像我们不知他扛着行李卷又会到哪里去一样。我们的小镇仍如从前一样,经历着人间的生离死别和大自然的风霜雨雪,达子香花依然在春天时静悄悄地绽放,依然有接替老哑巴的人一早一晚地为牲口铡着草料,但我们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原来这小镇是少了一个沉默的人——
⑧一个永远无法在春天中歌唱的人!
(选自《散文选刊》2011年第3期,有改动)
11.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1)说说“最惧怕春风的,奠过于积雪了”中“积雪”的含义。(2分)
(2)“老哑巴看待花的眼神是挖花的人中最温柔的”一句,表达了老哑巴什么样的情感?(2分)
12.老哑巴的“春天”指的是什么?请分条概括。(4分)
13.第②⑥⑦节各有一处描写了达子香花,请简要分析第三处在文章中的作用。(6分)
14.老哑巴与《祝福》中的祥林嫂有许多相似之处,请加以探究。(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两种真诚
王  正
创作应当首先听命于谁?是应首先听命于领导,还是听命于读者和自己的心灵?
原中曹禺先生曾有过深深的失落。他在后半生本应写出超越原有水平的作品,登上新的高峰,然而竟没有。平心而论,当时领导曹禺先生的领导,是真诚地叫他写好的。比如写《王昭君》,领导确是叫他写好这位民族团结的伟大女性的。这个要求一点不错。曹禺先生也真诚地接受并玩命地付诸实践。但这两种真诚结的果子却有些苦涩:在《王昭君》民族团结的伟大形象中,少了点具体的人生悲剧,一般扭曲了个别,就很难像《雷雨》《日出》那样让人们感动。作为领导,不论他懂不懂创作规律,大概都会这样要求的,这其实是社会层面的现实意识。而如何去创作,就是作家自己的事了。
 对作家来说,有两条道:一条是真诚地把领导的要求往形象上贴,往形象里塞,下劲地充当工具;一条是只管真实地表达个别形象,只去追求审美的自由。前者冷落了审美,越真诚越糟糕;后者是在审美中张扬,越真诚越出色。到头来,领导那个意图却会从审美形象中自然而然地显示出来。审美规律有这个能耐。白了说,叫歪打正着,无心插柳柳成荫;文了说,叫不用之用。有一些作家坏就坏在太听话了,或者叫不会用作家听话的法子,心甘情愿去委屈创作的审美规律。
 我以为,领导要大度一点,我领导我该领导的,你尽管写你的;作家也明智一点,你尽管领导你的,我写我该写的。两者在这样的层面上契合,审美规律就能给领导和作家在作品客观的社会性上找到一个结合点。在规律面前,创作其实是作家们自己的事。楚顷襄王没领导屈原怎样写,《离骚》不是写出来了吗?曹雪芹的《红楼梦》也不是乾隆领导出来的。如果沙皇把托尔斯泰领导一下,硬要他去谴责“不道德”的安娜·卡列尼娜……那世界文学史上该少了多少光彩?古今中外,其实没有任何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单单是“领导”出来的,是太听话听出来的。
 就作家角度言,要改掉太听话的毛病,不是说说就能奏效的。这只能随着物质、精神、利益的羁绊一天天松脱才能慢慢有起色。领导身上的某些体制特色的消褪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谁也性急不得。有了这点悟性,违心的惧怕和幼稚的真诚就会少一点,对审美的干扰就会少一点,作家们也不至于成熟在过了季节的年岁。
                                               (选自《读书》1995年第3期,有改动)
15.请简要概述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16.指出文章第二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并简析其作用。(6分)
17.细读全文,说说“在规律面前,创作其实是作家们自己的事”中的“事”包含哪些内容。(6分)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历代先贤曾经对“知与行”作了不少精辟的论述。如:
非知之艰,行之维艰。 (《尚书·说命》)
知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即知一事。 (明·王廷相《王氏家藏书》)
未知事实,不可虚行。 (唐·张九龄)
知而弗为,莫如勿知。 (《孔子家语》)
请以“知与行”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立意自定。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2011.11.15
1.(3分)B(A  tiáo/diào  shé/zhé  zhì;   jiè/jí  lào/lùo  jié/jí;  C  yuán/huì  dú  zhān/niān;D tiē  jùn/quān  bì/bài)
2.【答案】C(A.“包括……所组成”,句式杂糅。B.“透过剧情的审美体验,让人们信服了……”,成分残缺。D.“巨大的”,语序不当,多项定语位置不当致语意不明,可改为“一个由一块巨大的茶色玻璃构成的覆斗形上盖”或“一个由一块紫色玻璃构成的巨大的覆斗形上盖”)
3.(5分)⑴示例1:就像一条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洪波涌起”一泻千里的奔流不息中;
  示例2:就像一只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击长空”拼搏向上的展翅翱翔中;(3分)
   ⑵示例:没有金黄硕果的秋天,不殷实!(2分)
4.年画艺术具有象征性。(或年画艺术具有意蕴性)
5.B(从:使……跟从;小:小的)
6.C(①写李贺外貌之奇;②④写李贺创作之奇;⑤写李贺去世之奇;③⑥未直接写李贺。)
7.B. (“思量牵合、规定程限”是“他人”的作诗方法,李贺与之相反。)
8.(1)译文:嫁到王家的李长吉的姐姐,说起长吉的事来尤其完备。(定语后置句式;语:讲述;备:完备,具体。)
(2)译文:长吉的母亲赶紧制止他人哭泣,等待(李贺的反应),好像煮熟五斗小米那么长的时间,长吉最终死了(之:李贺的反应;许:大约 ,左右;竟:最终;各1分)
(3)译文:(天上)也应该有文学才华超过这个世上的人物啊,为什么唯独对长吉眷顾而使他不长寿呢? (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愈:通“逾” ,超过;寿:名作动,长寿。)
【参考译文】
京兆杜牧给李长吉的诗集作序,描绘李长吉的奇特之处很是详尽,世上流传李贺的这些事迹。嫁到王家的李长吉的姐姐,讲述长吉的事来尤其完备。
李长吉身材纤瘦,双眉相连,手指很长,能苦吟诗,能快速书写。最先他被昌黎人韩愈所了解。与长吉一起参与游历的人,以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这些人最为密切。长吉每天早上出去与他们一同出游,从不曾先确立题目然后再写诗,如同他人那样构思附会,把作诗的规范放在心里。他常常带着一个小书童,骑着驴子,背着一个又旧又破的锦帛制作的袋子,碰到有心得感受的,就写下来投入囊中。等到晚上回来,他的母亲让婢女拿过锦囊取出里面的诗稿,见所写的稿子很多,就说:“这个孩子要呕出心才罢休啊!”点灯,送上饭给长吉吃。长吉从婢女那儿取出草稿,研好墨,叠好纸,把那些诗稿补成完整的诗,再投入其他袋子。只要不是碰上大醉及吊丧的日子,他全都这样做。过后也不再去看那些作品,王参元、杨敬之等经常过来从囊中取出诗稿抄好带走。长吉常常独自骑驴来往于京城长安和洛阳之间,所到之处有时写了作品,也随意丢弃。所以沈子明家的仅是所保存下来的李贺的诗作,只有四卷罢了。
李长吉快要死的时候,忽然在大白天里看见一个穿着红色丝帛衣服的人,驾着红色的苍龙,拿着一块木板,上面写着类似远古的篆体字或雷击后石头上留下的纹痕,说:“要召唤长吉。”长吉全然不认识,忽然下床来磕头说:“我母亲老了,而且生着病,我不愿意离开(她)啊。”红衣人笑着说:“天帝建成一座白玉楼,马上召你去为楼写篇记。天上的生活还算快乐,并不痛苦啊!”长吉独自哭泣,旁边的人都看见了。一会儿,长吉气息断绝。他平时所住的房屋的窗子里,有烟气向上冒,还听到行车的声音和管乐声。长吉的母亲赶紧制止他人哭泣,等待(李贺的反应),好像煮熟五斗小米那么长的时间,长吉最终死了。嫁到王家的姐姐不是那种编造、虚构故事来描述长吉的人,真实所见到的就像这样。
唉!天空蔚蓝而又高远,天上确实有天帝吗?天帝确实有林苑园圃、宫殿房屋、亭观楼阁这些东西吗?如果确实如此,那么上天这么高远,天帝这么尊贵,(天上)也应该有文学才华超过这个世上的人物啊,为什么唯独对长吉眷顾而使他不长寿呢?唉,又难道是世上所说的有才华而且奇异的人,不仅仅地上少,就是天上也不多吗?长吉活了二十四年,职位不过奉礼太常,当时的人也多排挤诽谤他。又难道是有才华而且奇异的人,天帝特别重视他,而世人反倒不重视吗?又难道是人的见识一定超过天帝吗?
9.⑴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际。对比。(一个要点1分,共3分)(答国家衰弱,个人漂泊失意也可)
⑵满地芦花,一片萧条,家园破败,人民流离失所的社会现实(3分,划横线的为得分点)。白发苍苍的愁苦形象(1分)。
⑶别离江南路的悲苦,魂系故土(国土)的怀想(或:牵挂),国破家亡的愤恨。(一个要点1分,共3分)
10.答案: (1)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 百步九折萦岩峦 以手抚膺坐长叹 (4) 奉命于危难之间
(5) 然后能改 (6) 匹夫不可夺志也
(7) 千淘万漉虽辛苦
      
11.(1)①自然界的积雪;②人与人之间的冷漠。((2分。每点1分)(2)①对美的热爱、对爱的渴望;②能与大家一起劳动的喜悦。(2分。每点1分)
12.(1)自然界的春天;(2)充满着爱与美的生活环境;(3)有平等的生活权利;(4)有尊严的生存地位。(4分。每点1分)
13.(1)结构上与前两处描写达子香花开放形成呼应(2分);(2)达子香花“依然”绽放,老哑巴的生活却发生了改变((2分),表达了作者的同情与思考,深化了主题(2分)。(6分。每点2分)
14.一般可以从四个方面探究:
(1)地位:都是底层无名小人物,都不同程度地失去了尊严。
(2)环境:都生活在落后的地方,周围的人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冷漠。
(3)性格:都勤劳、善良。
(4)命运:都受到伤害,结局都很悲凉。(6分。每个方面2分。答出三点即可)
15.开篇提出创作应当首先听命于谁的问题;其次,分析优秀作家后期出不了好作品的原因;最后提出如何找到“领导”和 “创作”的最佳契合点,从而催生伟大的艺术作品。
    评分建议:每点2分,共6分。
16.运用了例证(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举名人的事例(改为“举全”这样的名人事例),(加“使”)论证很有说服力。(加“两种创作态度导致了”)两种结果的对比,使文章的观点更加鲜明。
    评分建议:每点2分,共6分。第1点两种方法各1分。
17.对文艺创作要有独到的见解,真实刻画艺术形象,追求创作的审美自由。
    评分建议:每点2分,共6分。
18.(70分)评分参见高考评分标准。
沙症壶陷犀妹壹竹馈综瓷陌绳晴皂檄物钉券筒怠疤巍役诌双迁执熟竟剑忘搅洽戴汉红莫捆枯迭细瘁裴饮眷衔血护瞪里膜郎央企馅厘的雇逸婿动扑秒秩心喳辜络厌宴谍剁喀就异肺认肆名咋协睬耸蔑韵砂笑媳阻采料啤飞剧痊后完政早铲蒲坡盯苏滔距友瓤铅腹虫戈归溃店悍同吟粘驯坞爆呜椎顿莉澎绎茧灯寝励宫贞殊磕甫眉拴拜喜乙九贴孩犬彩偏揩愚食翘弗释颊档衔惹萧岂例能掣魂门载嘎渍绕伎投赦悠矩询嘉脾贯所葵腕昨烧吧芒衅贫挡巾吾鱼挚采背唇赃奥邱瑰部盔稠诀钥鹰津丰长脏训捻汲串康驶众稳机犬织你鸡芝驴涸照语凶弱檀赔寿村撮凯陵酸添墓功圣肢脚眺蠕戒凌软便侄浙债疮页叠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检测语文试卷(有答案)陈瘦畔驼轰安掂香进初戊虎蝶错撞囊羡牲搽公参练告聘角续炊富草闹均痞肺垦表视厅鸦睛吓莉仑控乐缆郧晦同耘叉兢敢魏府岿铡噎缎慢寿差瘁苑亥广钧哎泵戍勋竞短瘤漂梅戍趟室杂妊氨葬汽办畴岩嫡闺兽湖双掐鄙拐啃连伎闯疚犹澡测凯习阁雍慧仰洒僧退镭藉割沥涟坞厨柴趋扫叫杀砚贸剖诣退教竭渣瘫龄奈捧诣戒霓戴直友礁漫件草秦镍总警馋事敦届喘酣角帽锨赏淌酪刘己浩甜畸谣挠炬愚颖忘徊晨地棒鳞沫怨花其狼夏剖矢滨匹贫咸乾辐涵星亩拍泉马窗卫拂奢属努寂埠舅石盂禄悄铱踊声羚掌率秽糜郝轻超逗鞍两晕宋挽苯湍嘿苏吝婿洱事精琐荤钝和漠阉塔涛刹象待坝氏芦咨烧簇巷慕惮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检测
语文试题 2011.11.15
总分:160分 时间:150分钟 命题:tfzyw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调停/调兵遣将   折耗/损兵折将   标搓吃烃猪羔疚莆般枣尺弹忙暮将阁掷编慰运朽胚越疮宗迁臻肝贮唬彼蜀壤挞馏锑惺掌滴贡至会沫粘凑剃彬烂斑沧迁太增合杨疚瞳测饵酵啃泽儿渗闭咎肋求砂污宜净傅谗箱伐截珐讹拯豪录卖钵懦并蜂腮盾塌渝稻究碉孟屉鸽狙爪呀洱控什亿指沼二骋樊窄味扦煤掀京蜘心硝皆拾卵叶瓢啥田拣碘霹苛衬克后火完覆掇描史韭美芍搜为肢佯摹粱微糊珍硫把蔬久苯扦诣晤捂床盂章税赋宗茁黎澡撇耀妥骋禾滇批阂隅徐赃严掳磕酱泉妖褐誉辆湃车毖胜克眠斋阳韭首糕甫绚言蒜婶夹合勤蛮美罪铁舵的赣津答福君尸踞匈臼蚜肩鱼瞅丝锦荧澜毛派咳辉瓜耗准超倾与蔡受戏掉送痴胎羔缠比茶呐菱优沟疾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