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2013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docx

格式:docx   大小:38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3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docx

上传人:1905133**** 2025/5/25 文件大小: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3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13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是由【190513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13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高中语文试卷第2页,共14页
高中语文试卷第1页,共14页
【全国名校】2013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
,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A项:gǔ/hùnào/zhàojié/jí;B项:wěi/wēiháng/hàngsuì;C项:tā/jíkuìyuán/huán;D项gù/kūguī/bǎnláng 本题考查学生形近字的字音辨析。形近字我们在平时处理时,要注意将音形义结合识记,因为我们见到的大多是形声字,通过形义结合,能有效识记。另外要强化识记,多积累。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3分)
,导师徐教授不赞一词,而是严肃地指出了文章在逻辑上存在的诸多错误。
,中国海军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巡航无可厚非,完全合法。
,看上去读得多,读得快,但“上心”的并不多。长此以往,文化会变得浮泛和肤浅。
,求全责备,产品质量过硬,企业效益大幅度提升。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A项的“不赞一词”指对完美的或不了解的事物不能提出一点看法、意见,而不是指“没有一句赞扬的话”;B项的“无可厚非”又作“未可厚非”,指不可过分指责,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此句应该用“无可非议”;D项的“求全责备”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带有贬义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九、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
,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红楼梦》中,宝玉失玉疯癫,贾母预备让宝玉与宝钗成婚来“冲喜”,袭人担心宝玉不肯,想出了一个“掉包计”,.
B.《女神》,火山喷发;柔情如清风明月,《女神之再生》这一诗剧其艺术风格当属前者.
高中语文试卷第2页,共14页
高中语文试卷第13页,共14页
C.《茶馆》中,“旗人”,常四爷对满清政府腐败而亡并不惋惜,认为其“该亡”;松二爷在民国“挨了饿”,对“大清国”流露出眷恋的情绪.
D.《哈姆莱特》中“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这一经典独白,是哈姆莱特得知奥菲利娅疯癫落水溺亡后的悲叹,他甚至还跳入奥菲利娅的墓中表达自己的哀痛.
E.《欧也妮·葛朗台》中查理到了印度后,贩卖人口,放高利贷,走私漏税,.
【答案】
AD
【解析】
A.掉包计是王熙凤提出的;D.这句话是针对自己的母亲乔特鲁德在父亲死后两个多月就改嫁而说的。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语言表达(本大题共2小题,)
,不超过20个字。(3分)
中新网北京5月6日电 (记者 杜燕)从6日起,北京交管部门对“中国式过马路”、闯红灯等动真格罚款了,不只是规劝,而是开出罚单。所谓“中国式过马路”,就是中国人过马路不看红绿灯,凑够一撮人就走。今年4月9日,北京启动“非机动车行人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在全市范围内对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以劝阻为主,并在北京150个重点路口,给维持秩序的交通协管员配备耳麦式喊话器,用来提示行人及非机动车注意遵守交通法。6日开始,北京交管部门表示,即日起,北京对违反交通信号的行人处以10元人民币罚款、对违反交通信号的电动自行车等非机动车处以20元罚款。
 
 
 
 
 
 
 
 
 
 
 
 
 
 
 
 
 
 
 
 
【答案】
北京对“中国式过马路”等违法行为动真格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他往往不需要时间,只要求两个必备要素:人物、事件。此新闻人物:北京交管部门。事件:对“中国式过马路”等违法行为动真格罚款。
综合这两点即可得出答案。另外应注意字数要求。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黄金周高速公路是否应该免费”的辩论赛,请你作为反方辩手,阐述“反对重大节假日高速公路实行小客车免费的政策”的两条理由。(6分)
                                                                                   
【答案】
(1)在重大节假日实行免费,单位时间内会大幅度增加车流量,导致高速公路极度拥堵,给民众带来更大不便。(2)公路是一种公共设施,免费对象应该是全体国民尤其是低收入者,而不是偏向特定的少数人,目前的免费对象是7座以下的小型客车,也就是私家车。(3)公路收费问题盘根错节,涉及诸多问题,短时间的免费不能治本。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表达能力。阐述理由应该合理。我们要谈黄金周不宜对高速公路实施免费。可以运用究因导果的方法。即看为什么要实施,实施后会有什么结果。这样可以拓宽思路,理出答案。
高中语文试卷第14页,共14页
高中语文试卷第3页,共14页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段太尉逸事状
柳宗元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椎釜鬲瓮盎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杀孕妇人。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某为泾州,甚适,少事;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请。
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晞一营大噪,尽甲。 孝德震恐,召太尉曰:“将奈何?”太尉曰:“无伤也!请辞于军。”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甲者愕。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耶?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晞出见太尉。太尉曰:“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 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罪且及副元帅。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杀害人,如是不止,几日不大乱?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士。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顾叱左右曰:“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太尉曰:“吾未晡食,请假设草具。”既食,曰:“吾疾作,愿留宿门下。”命持马者去,旦日来。遂卧军中。晞不解衣,戒候卒击柝卫太尉。 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邠州由是无祸。
及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征,戒其族:“过岐,朱泚幸致货币,慎勿纳。”及过,泚固致大绫三百匹。太尉婿韦晤坚拒,不得命。至都,太尉怒曰:“果不用吾言!”晤谢曰:“处贱无以拒也。”太尉曰:“然终不以在吾第。”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泚反,太尉终,吏以告泚,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
太尉逸事如右。
(选自《柳河东集》,有删节)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纵士卒无赖无赖:横暴不守法纪
B.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货:贿赂
C.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士戢:约束
D.其与存者几何几何:几人
,全都表现段太尉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一组是(3分)
①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
②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
③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
④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
高中语文试卷第4页,共14页
高中语文试卷第13页,共14页
⑤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
⑥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⑤⑥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开篇写汾阳王儿子郭晞军队无法无天,而邠宁节度使白孝德慑于汾阳王的权威而不敢过问,为段太尉的出场点明背景,渲染气氛。
B.段太尉斩杀了郭晞手下十七个暴卒,郭晞军中一时大噪,士兵们都披上了铠甲准备报仇,段太尉从容来到郭晞军营晓之以理,最终使全军无一不心服口服。
C.段太尉对朱泚的拉拢行贿早有提防,告诫亲属拒受贿赂,最终将女婿不得已收来的大绫原封不动地安放在治事堂的房梁上。
D.这段文字选取段太尉典型的事迹和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动作,塑造了一个不畏强暴、临财而不苟取的正直官吏的形象。
。(10分)
(1)孝德震恐,召太尉曰:“将奈何?”。(3分)
                                                                          
(2)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罪且及副元帅。(4分)
                                                                                 
(3)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3分)
                                                                                
【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B
【小题4】(1)译文:白孝德震惊恐慌,召见太尉说:“你打算怎么办?”(“震恐”“奈何”各1分,句子通顺1分。)
(2)译文:现在您放纵士兵干凶暴不法之事,凶暴将导致变乱。在天子身边制造变乱,要归罪于谁?罪将连累到副元帅。(“恣”“及”和特殊句式“欲谁归罪”各1分,句子通顺1分。)
(3)译文:第二天一大早,(两人)一起到白孝德住所,道歉说自己无能,请允许改正错误。(“俱”“谢不能”各1分,句子通顺1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理解,几何:多久。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④“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 ”是段太尉用大义和利害晓喻郭晞的部分言辞。⑤“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 ”是郭晞被段太尉说服后约束手下士兵的言辞。此两项均不能表现段太尉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特点。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小题3】
试题分析:“最终说服了全军”,选文中未作直接交代,且从郭晞用来约束手下士卒的言行和段太尉留宿军营中可以推知,并未全军被说服。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小题4】
高中语文试卷第14页,共14页
高中语文试卷第5页,共14页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关键字(1)震恐: 震惊恐慌。奈何:怎么办。 (2)恣:放纵;且:将要;及:连累;欲谁归罪:宾语前置,译为,将要归罪谁?(3)俱:一起;谢:道歉;请改过:请允许自己改正错误。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太尉刚任泾州刺史时,汾阳王郭子仪以副元帅的身份住在蒲州。郭子仪儿子郭晞任尚书,代理郭子仪军营统领,驻军邠州,放纵其士卒横行不法。邠地懒惰、贪婪、凶残、邪恶之人,大都用财物行贿,把自己的名字混进军队里,这样就可以胡作非为,官吏不能干涉。他们每天成群结队在市场上勒索,不能满足,就奋力打断人家的手足,砸碎锅、鼎、坛子、瓦盆,把它丢满路上,袒露着臂膀扬长而去,甚至撞死孕妇。邠宁节度使白孝德因为汾阳王郭子仪的缘故,忧虑不敢说。
太尉从泾州把有关情况禀告邠宁节度使衙门,希望能商议此事.到了节度使衙门就对白孝德说:“皇上把老百姓交给您治理,您看见老百姓被暴徒伤害,依然(竟然)安闲自在,如果引起大乱,怎么办?”白孝德说:“愿听从您的指教。”太尉说:“我任泾州刺史之职,很清闲,事不多。现在不忍心老百姓没有敌人侵扰反遭杀害,从而使天子边地混乱。您若任命我担任都虞候,我能替您制止骚乱,使您的百姓不受侵害。”白孝德说:“很好。”就按太尉的请求任命他为都虞候。
太尉暂任都虞候一个月,郭晞手下的士兵十七人入城拿酒,又用刀刺伤了酿酒的技工,打坏了酿酒的器皿,酒流入沟中。太尉布置士兵逮捕了这十七人,把他们的头都砍下来挂在长矛上,竖立在城门外。郭晞全营士兵大肆喧哗,全部披上铠甲。白孝德震惊恐慌,召见太尉说:“你打算怎么办?”太尉回答说:“不要紧,请让我到军营中去劝说。”白孝德派了几十个人跟随太尉,太尉把他们全部辞退了。解下佩刀,挑了一个年老而跛脚的牵马,来到郭晞军门下,营内全副武装的士兵冲了出来,太尉笑着走了进去,说:“杀一个老兵,何必全副武装?我顶着我的脑袋来了。”全副武装的士兵惊愕了。太尉于是开导他们说:“郭尚书难道亏待你们了吗?副元帅难道亏待你们了吗?为什么要以变乱来败坏郭家的名声?替我禀告郭尚书,请他出来听我解释。”郭晞出来见太尉,太尉说:“副元帅功勋充满天地之间,应当力求全始全终。现在您放纵士兵干凶暴不法之事,凶暴将导致变乱。在天子身边制造变乱,要归罪于谁?罪将连累到副元帅。现在邠地邪恶之人用财物行贿,把自己的名字混进军籍中,杀害人,像这样不加以制止,还能有几天不会引起大乱?大乱从您军中产生,人们都会说您倚仗副元帅,不管束士兵,这样一来,那么郭家的功名还能保存多少呢?”话没说完,郭晞一再拜谢说:“有幸蒙您用大道理来教导我,恩惠很大,我愿意带领全军听从您的命令。”回头呵斥手下的士兵:“都解下铠甲解散回到队伍中去,胆敢再喧哗的处死!”太尉说:“我还没吃晚餐,请代为备办些粗劣的食物。”已经吃完了,说:“我的老病又犯了,想请您留我在军门下住一晚。”叫赶马的回去,明天再来。于是就睡在军营中。郭晞不脱衣,告诫负责警卫的卫兵打更以保护太尉。第二天一大早,(两人)一起到白孝德住所,道歉说自己无能,请允许改正错误。从这以后邠州没有发生祸乱。
到太尉自泾原节度使被征召为司农卿之时,告诫他的亲属说:“经过岐州时,朱泚万一赠送财物,千万不要接受。”待到过歧州之时,朱泚坚决要赠送大绫三百匹。太尉女婿韦晤坚决拒绝,得不到同意。到了京都,太尉大发脾气说:“你们果真没有听我的话?”韦晤谢罪说:“居于卑下的地位,没有办法拒绝。”太尉说:“但是终究不能将这些东西放在我们家里。”就把这三百匹大绫送到司农卿官府治事大堂,安放在梁木上面。朱泚谋反以后,太尉被杀,官吏将“栖木梁上”之事告诉了朱泚,朱泚叫人将大绫取下来一看,只见原来封条上的标志都还保存着。
以上就是太尉的逸事。
高中语文试卷第6页,共14页
高中语文试卷第13页,共14页
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3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后面题目。
梅花二首
苏轼
其一
春来幽谷水潺潺,灼烁梅花草棘间。
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度关山。
其二
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
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
【注】《梅花二首》写在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途中。
《其一》如何描写梅花的。说明《其一》中梅花有着怎样的特点。(4分)
                                                                    
10.《其二》“开自无聊落更愁”句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试做分析。(3分)  
                                                                     
11.《梅花二首》中梅花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
【小题1】衬托手法。以“草”“棘”的枯败衬梅花的夺目;以狂风暴雪之恶衬梅花的坚强。特点:野梅超群脱俗、卓然不凡、坚强不屈。
【小题2】用梅花的开则无所依赖,落则满腔愁情,喻指作者贬谪途中的孤寂落寞。
【小题3】对梅花同情、尊敬与赏识,诗人孤寂与痛楚,坚强与通达。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景物描写的分析把握能力。景物描写可分为正侧面。另外侧面描写又有衬托对比等手法。此题中没有正面描写梅花,只是在写梅花生活的环境如何恶劣,以此来衬托梅花的坚强性格。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分析诗歌借物喻人的手法。我们重点要明确借物的哪一点来喻人的何种品性。从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到“开自无聊落更愁”无聊开落满腔愁苦。正好和诗人被贬途中的愁苦孤寂相照应。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蕴育的诗人情感的把握。咏物诗重在物我合一。强调诗人情感通过外物表现出来。诗人给予梅花坚强的品性,表达自己的坚强与通达。另外还带有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同情与尊敬之情。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五、默写(本大题共8小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                         。(杜牧《阿房宫赋》)
,                             。(苏轼《赤壁赋》)
,                           。(李白《蜀道难》)
,                     ,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高中语文试卷第8页,共14页
高中语文试卷第7页,共14页
,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诗经·氓》)
,                           。(龚自珍《己亥杂诗》)
,             ,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
【答案】
【小题1】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小题2】凌万顷之茫然
【小题3】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小题4】辩乎荣辱之境
【小题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小题6】言笑晏晏
【小题7】吟鞭东指即天涯
【小题8】在明明德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凌”、“万顷”、“茫然”、“石栈”、“钩连”、“辩”、“蛇鳝”“晏晏”、“天涯”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六、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
开在石头上的美丽心花
张丽钧
(1)一位懂玉的老师讲玉。
(2)制作了漂亮的电子幻灯片,边轻点鼠标,边娓娓讲解——玉,石之美者。古人将玉道德化,说它具备“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他沉浸在玉温润的光泽里,连声音都有了玉的舒扬。
(3)他把玉讲出了花来!他一边讲,我一边偷眼觑着周围几个颈项上、手腕上戴了玉的女子,觉得她们仿佛登时骄矜地成为了美玉的代言人,又觉得古人赞玉、颂玉的雅词丽句仿佛都是写给她们的;甚至不远处一个名字里带“玉”字的女子也惹得我忍不住一眼一眼地频频观瞧,原本姿色平平的她,竟被我看瞧出了几分美艳。
(4)老师讲到了玉的沁色,又讲到了玉的包浆。
(5)——什么叫“包浆”?
(6)这是听众中发出的一个小心翼翼的询问。
(7)怎么?你连什么叫包浆都不知道吗?老师善意地笑着说,然后沉吟道,包浆嘛——哦,包浆就是包浆了!说完,连他自己都被逗得笑起来。
(8)让我怎么说呢?包浆其实是世间最美丽的一种花朵。我查过《现代汉语词典》,还真没有包浆这个词。我先不作解释,先给你们举个例子吧。比如你们家铺的竹凉席,新买来的时候,上面难免有些毛刺,睡在上面,老不踏实的,因为说不定什么时候,它就可能往你肉里扎进一根牛毛般的细刺;而老家用过几十个夏天的凉席,光滑舒适,上面还有了一层光亮的东西,那东西就叫包浆。还有,老农民用了多少年的锄头,把柄上也会形成一层厚实的包浆。——明白了吗?大家不妨再想想看,还有什么东西上可能有包浆呢?
(9)石器上。木器上。瓷器上。草编上。织物上……大家七嘴八舌地说。
(10)老师说,很好,现在你们已经知道什么叫包浆了。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定义:一些器物,由于长年累月地被人使用或者厮守触摸,其表层形成的一种滑熟可喜、幽光沉静的蜡质物,这种蜡质物就叫包浆。
(11)老师接着说,包浆承载岁月,见证光阴,铺满了包浆的古玉赏心悦目,温存可人。古人崇尚玉德,又讲究用人气养玉。养玉的过程,称作“盘”。古人又将盘玉分成了三种,即文盘,武盘,意盘。文盘用手摩挲;武盘用刷子刷,用绸子揉;最有趣的是意盘,顾名思义,意盘就是用意念去盘,你不停地想啊想,想它是个什么样子,它果然就成了什么样子……
高中语文试卷第8页,共14页
高中语文试卷第13页,共14页
(12)我们轻轻笑了。
(13)在这“三盘”里面,我不喜欢武盘,带着一个功利的目的去蹂躏那玉,即便形成了包浆,也一定既不养眼,也不养心。
(14)我也不相信意盘,太荒唐,太玄虚,像气功大师的意念搬砖一样不可信。
(15)我喜欢文盘。
(16)我喜欢想像很久很久以前,有个人,很神气地佩了一块美玉,也好比是,随身携了一个精神的引领者。闲来无事,就爱用手去触摸亲近它一番。 那指纹认得了那玉,那玉也认得了那指纹。手在一块通灵的石头上从容地游移,所有的杂念都被荡涤得一干二净,狂躁、嫉恨、猜疑、焦虑、厌倦、忧悒等不良情绪统统被挡在了心域之外。那一刻,乾坤清朗,花儿开放,玉的精神和人的精神融为一体,难分彼此。
(17)那个比方真好——包浆其实是世间最美丽的一种花朵。爱玉的人,会情不自禁地用爱抚的方式去领悟玉的美德。盘玩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玉我同化”的过程。玉在我手上,我在玉心里。说到底,包浆其实是爱玉者慨然赠予玉石的一朵手感细腻温润的心花。
(18)心思总在一个地方流连,手指总在重复一种舞蹈,石头怎能不拥有丝绸样的灵魂?木头怎能不说出锦绣灿烂的语言?
(19)——我愿意倾心去盘一块玉,让包浆成为它惊世的华服;也愿意让那块玉来盘我,让我的爱作别鄙陋与毛糙,开出世间最沉静、最美丽的花朵。
(选自《散文》2007年第10期)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包浆”有哪些特点?试作简要概括。(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包浆”喻为“美丽心花”,试根据文章内容探究作品的情感意蕴。(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从聆听“懂玉的老师”的娓娓讲解写起,引出自己喜爱“玉”的情感表达;(2分)为下文赞美“包浆”作铺垫。(2分)
【小题2】这一段文字来自作者的想象,描写了“文盘”的过程;(2分),赋予“玉”人的情感(或答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人”和“玉”在“精神”方面的相融契合。(2分)
【小题3】.①平凡朴实,不为人知;(词条在词典里未被收录)(2分)承载岁月,见证光阴;(长年累月因被人使用或触摸而逐渐形成)(2分)与爱玉者的灵魂相通。(传递了爱玉者对玉的特别关爱)(2分)
【小题4】(1)“包浆”形成的过程也就是“养玉”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漫长的,由此可以想到赏心悦目之景,并非一朝形成,需要经过历练,这本身就是关于人生的最好譬喻。
(2)由“包浆”而成为“开在石头上的美丽心花”,不需要带着功利心的“武盘”,也排斥玄虚荒唐的“意盘”,只有丢开杂念,用心培育,才能实现。可见欲达到人生的美丽境界需要纯净而专注的心灵;
(3)“心花”的开放需要的是人和玉精神的相融,“盘玉”和“让玉盘”即是“玉我同化“的过程,人只有带着真诚、平等、谦卑的心态看待他人外物,才能在沉静中获得幸福。
(每点3分,以上答案仅为参考,其他答案能自圆其说,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
高中语文试卷第10页,共14页
高中语文试卷第9页,共14页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为散文中典型的作用类试题。此类试题我们主要从三个角度去考虑:一是结构;二是主旨;三是作者情感或者主人公形象。结合文意,此题开篇谈对玉的喜爱。表达对玉的不舍之情。结构上为下文写“包浆”做好铺垫。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散文语言的鉴赏能力。此类题我们主要分三步来回答:首先指出文章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从本文来看使用了想象的手法和拟人的修辞。接着对这种特色进行阐释,最后指出其表达效果,即更形象生动丰满,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3】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首先确定有效段落,然后对考查内容进行语言转化。解答此类题应注意以下问题:一,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语作归纳,可以防止归纳不准确。二,防止要点遗漏(注意分值,踩点得分)三,归纳时要把握整体,从全文出发。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整体情感的把握。我们看作者将“包浆”比喻为“美丽心花”。在文中作者讲到了“包浆”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过程。它就像人生一样,需要历练。再有作者在文中明显提到,他不喜欢“武盘”,不赞成“意盘”只看重“文盘”即用无杂念的真心去感受玉,让玉附有人的性灵。从这里作者想告诉人们幸福要用真心去换取,亦如“文盘”。再一点作者提到文盘的最终是“人玉合一”人就是玉,玉就是人。人生中要谦诚待人,才能获得幸福。
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替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
茅于轼
现在社会上为穷人说话的人很多,替富人说话的人很少。另一方面,为富人办事的人很多,为穷人做事的人很少。 原因很简单。为

最近更新

2025年南平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考试 25页

2018届苏州市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包含附加及答案.. 22页

2025年南宁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技巧答案解析.. 24页

2018届上海七校联考高三语文试卷文字版(附答案.. 22页

2025年南宁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库答案 25页

2025年南宁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答案解析.. 24页

2023年房地产经纪实务考试要点 18页

2025年南充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考试 24页

2025年南充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库 24页

2025年南充b2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目 25页

2025年USACO字符串算法KMP与正则表达式综合应.. 5页

2017年春学期高三数学期中试卷(丹阳附答案).. 7页

2025年南京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答案解析 25页

2017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高考生物零模试卷附答.. 17页

2025年南京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答案解析.. 25页

2017届高三(上)期中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17页

2025年南京货车资格证答案 25页

2017届高三地理第一次联考试卷 11页

2017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数学.. 16页

2025年十堰货运准驾证模拟考试 25页

2025年十堰货运从业资格考试题 25页

2025年USABO细胞生物学竞赛备考:细胞器功能与.. 6页

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自动晾衣架设计 24页

轻质石膏抹灰材料采购合同 4页

最新秘书国家职业标准(2022年版) 19页

宫颈内口探查术 1页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规定 12页

道路交通事故诉讼培训讲座 14页

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页

2021年2022年社会学的想象力-米尔斯PPT课件(精.. 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