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抽测试卷 】是由【190513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抽测试卷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精品文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8
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抽测试卷
2018—2019学年度福州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测
化 学 试 卷
(完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解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12、N-14、-16、Na-23、d-112、Ni-59
一、选择题(本题包含14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42分)
A. 矿泉水是纯净水
B. 可乐和苏打水都是碳酸饮料显酸性
. 鲜榨果汁分散质中既有有机物,也有无机物
D. 500L75%(体积分数)医用酒精溶液由375L乙醇与125L水混合而成
。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可还原溶液中的Fe3+
,它的单体是
.(H3)2
.精品文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18
,对此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 该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 反应物和生成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D. 放电可以使氧气转化为臭氧,所以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 L Hl气体溶于水产生H+数为NA
B.100g 质量分数为3%
.100L l•L-1乙酸溶液中H3H和H3-
D.1l的氮气与足量氢气混合在适宜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6.下列相关化学用语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甲烷的电子式 B.14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乙烯的结构简式H2=H2 D.冰醋酸受热熔融:H3H H3-+H+
A. Al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Al3++4NH3•H2=Al-2+4NH4++2H2
B. 醋酸和石灰石反应:a3 + 2H+= a2+ + 2↑ + H2
. 硫酸铵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 + 2H- + 2NH4+ + S42-=BaS4↓ + 2NH3•H2
.精品文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18
D. Fel2溶液中加入稀硝酸: 4H++N3-+Fe2+=Fe3++N↑+2H2
X、 y、 Z、 R、 Q, 它们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 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Z是组成叶绿素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Xy
ZRQ
、R单质
的单质熔点: X<y
.Z、R、y 的简单离子半径: y>Z>R
:y>Q
9. 由下列实验和现象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L-∙L-1Nal溶液,再滴入2-∙L-1kI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变成黄色 相同温度下,Agl 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AgI的溶解度
B往u(H)2沉淀中分别滴加盐酸和氨水。沉淀皆溶解u(H)2为两性氢氧化物
将铁片放入浓硝酸中无明显变化Fe与浓硝酸不反应
∙L-∙L-1的Na2S23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硫酸。∙L-1溶液先出现浑浊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大
.精品文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18
∙L-1的硫酸溶液,下列图示操作不需要的是
ABD
(g)+B2(g) = 2AB(s)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可以自发进行
B. 该反应热ΔH= + (a-b) k•l-1
. 若使用催化剂可以减小a、b的差值
D. 1 l A2和1 l B2完全分解为气态原子吸收a k能量
、性能优良,是常用的一次电池。该电池反应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解质Lil4溶于混合有机溶剂中,Li+通过电解质迁移入n2晶格中,生成 Lin2。 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电池工作时负极反应为Li- e- = Li+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不会定向移动
13. 水泥主要成分为a、Si2,并含有一定量的铁、铝等金属的氧化物。实验室测定水泥样品中钙含量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精品文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18
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H)3 、Al (H)3
.kn4法测定的离子方程式为 2n4- +6H++5H224=2n2++102↑+8H2
、洗涤。附在沉淀上的草酸铵溶液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 pH=-lg(H+), pH=-lg(H-)。 常温下,向某浓度的盐酸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pH和pH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B点和D点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滴加NaH溶液改为滴加氨水溶液,该图曲线不变
,滴定过程中pH+pH>14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含5个小题,共58分)
15.(12分) 碱式碳酸镍[Nix(H)y(3)z•nH2]是一种绿色晶体,常用作催化剂和陶瓷着色剂,为确定其组成,某小组进行了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碱式碳酸镍300℃以上时分解生成3种氧化物。Ni为绿色粉末,Ni23为灰黑色固体。
.精品文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18
【实验探究】选用下图所示部分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略)
A B D E F
实验I定性探究:确定3种氧化物的组成。
(1)预测三种氧化物分别是含Ni、H、、三种元素的理论依据是 。
(2)经检验生成的三种氧化物分别为Ni、H2和2,装置连接顺序为AB
(填装置的字母序号)。其中装置B现象为 。
实验II 定量分析:确定碱式碳酸镍的组成。连接装置A-B-F-D-D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
i 称量碱式碳酸镍、装置F、装置D(前一个)的质量并记录
ii 打开活塞k,缓缓通入空气
iii点燃酒精灯,加热
iv熄灭酒精灯, 冷却到室温, 关闭k
v 再次称量装置F、装置D(前一个)的质量并记录
(3)其中步骤ii的目的是 。
(4)若缺少装置A将导致所测得的x值 (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精品文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18
(5)重复操作ii-v至 时,可判断碱式碳酸镍已完全分解。
(6),其他数据如下表所示
装置F质量/g装置D(前一个)质量/g
该碱式碳酸镍的化学式为 。
16. (12分)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Z、 均可形成酸性氧化物。X的一种氢化物分子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型,y是氯碱工业的主要原料,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请回答以下问题:
(1)表示氯碱工业生产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 。
(2)X的另一种氢化物X2H4可作为火箭推进器燃料,其结构式为 。
(3)y的氧化物中,有一种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该氧化物的电子式为 。该氧化物与S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Z的氧化物属于 晶体,工业制备Z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单质是毒性很大的窒息性气体。工业上用X气态氢化物的浓溶液检验单质是否泄露,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精品文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18
17. (8分)乙醇不仅是优质的燃料,也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工业上关于乙醇的生产与应用的部分流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H2=H2的官能团名称为 。
(2)③、④的反应类型分别是 。
a. 取代反应、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
. 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水解反应
(3)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
(4)H32H5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与NaH3溶液反应生成气体的有 种。
(5)乙醇可制得肉桂酸乙酯(结构如下图),以下关于肉桂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式为11H122
b.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可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不可发生氧化反应
d. 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6种
18. (12分)重金属镉(d)、锌(Zn)对环境影响较大,企业外排水须达到深度处理水质要求, g∙L-1、 g∙L-1。处理该类废水常用方法:
.精品文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0 / 18
(1)此法适用于处理含有氰(N-)、镉(d2+)的废水。废水经漂白粉处理后生成d(H)2沉淀。N-被氧化生成32-和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 25℃,用石灰乳处理含镉、锌废水的最佳pH为11,此时溶液中镉离子浓度为
;此时是否符合深度处理水质要求? (填“是”或“否”)
已知25℃时,ksp[d(H)2]=×10-14、ksp[Zn(H)2]=×10-17
该法工艺流程如下
(3)写出用硫化钠沉淀镉离子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4)不同硫化钠的用量对处理水镉、锌的浓度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由表可知,当硫化钠的用量为 时,效果最好,但缺点是
。
(5)操作1的名称是 。
(6)某矿厂把上述流程中的硫化钠改为聚合氯化铝,使得镉、锌离子均达到水质要求。氯化铝能水解生成Al(H)2+、Al(H)3胶体等。检测体系中是否存在Al(H)3胶体的方法是 。
19. (14分)甲酸是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之一,广泛用于农药、皮革、染料、医药和橡胶等工业。
.精品文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0 / 18
(1)工业上利用甲酸的能量关系转换图如下:
反应HH(g) 2 (g) + H2(g) 的焓变△H = k•l-1。
(2)某科学小组研究不同压强条件对反应2(g) + H2(g) HH(g) 的影响。t℃下,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2和H2,测得不同压强下,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浓度如下表:
实验编号反应压强物质浓度(l•L-1)
2H2HH
试回答以下问题:
①平衡时,实验1的正反应速率 (填“>”、“<”或“=”)实验3的逆反应速率。
②由实验1的数据可计算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③ a= l•L-1
(3)经研究发现采用电还原法也可将2转化为甲酸根,同时还能提高2的转换效率。其电解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