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渗锌工艺规程 】是由【知识徜徉土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渗锌工艺规程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渗
锌
工
艺
规
程
编制: 审核: 批准:
山东龙祥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目 录
一、 概述 1
二、设备操作规程 1
三、工艺操作说明 1
(一)、前解决 2
1、 准备 2
2、除油解决 2
3、除锈解决 3
(二)渗锌 3
1、 装炉 3
2、加热、保温和冷却 4
3、出炉 5
(三)后解决 5
1、 整理、检查 5
2、 渗锌后解决工序 5
3、不合格渗层退除和翻修 5
四、渗锌层的测试方法 6
一、 概述
1、 本规程合用于对渗锌件的渗锌解决。
2、 本规程中涉及到的专用设备、仪表的使用操作,详见其使用说明书。若有冲突,以说明书为准。
3、 本规程中未提及的安全操作规定,应参照相应设备的安全操作说明书执行。
4、 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参考《SX25-11-B渗锌炉使用说明书》
二、设备操作规程
1、把加热体与装料筒合拢,扣紧顶端跨接螺栓,用摇表测电源接线对地绝缘电阻,绝缘≥。
2、初次装炉防粘接剂要烘干,加热300℃,时间6~8小时,锌粉增长15kg-45kg,大小不同工件分段装填。按工艺装入配制好并搅拌均匀的锌粉、防粘接剂、催渗剂后,再上封盖。初次渗工件,或换新炉料多加2-5 kg.
3、合上电源,仪表通电后,设定渗镀件工作温度,及超上限报警温度,经第一次调整仪表参数后,可锁定仪表,防止误操作。
4、启动电机筒体运转,启动1区、2区、3区加热按钮。观测各区三相电流平衡状况,当三个温度均达成设定温度,开始计时,恒温180~240min后停止加热,拉开加热体,保持冷却运转。
5、升温及恒温过程中,观测筒体上真空表指数在0±,定期放气,。
6、当筒体冷却至100℃以下后,停止转动,打开放气阀门,再打开炉门,进行出料工作。
三、工艺操作说明
工艺流程
渗件分类---抛丸除锈---装炉---工艺参数设立---渗锌(升温、恒温、冷却)---出炉---水洗----钝化--- 水洗――干燥---检查。
(一)、前解决
渗锌前期的机械加工、铸造、锻造、焊接、热解决等工序过程都会在渗锌工件表面残留污染物。如机械加工后会在工件表面残存油污,焊接过程会在工件表面残留焊渣,铸造、锻造、热解决等会在工件表面产生氧化皮,工件在储存过程中表面还会产生锈迹。在渗锌过程中,这些污染物都会阻碍锌原子在钢铁基体表面吸附和向内扩散。渗锌前解决的目的是清除这些污染物,获得洁净的钢铁表面。为保证渗锌质量合格,渗件渗锌前必须经物理或化学法除油除锈解决,以保证表面的清洁及活性。
1、 准备
1) 检查准备解决的工件外表状况,对具有油污、大量氧化皮、锈蚀严重的工件分类、分别摆架。
2)对含油污的工件采用高温碳化、化学除油方案,对具有大量氧化皮工件采用抛丸工艺除锈。
2、除油解决
渗锌件中有很大一部分为机械零件,机械零件通过机械加工、冲压、拉拔等工艺成型,零件表面会残存润滑剂、切削液、防锈油等油污。这些油污在渗锌温度下会裂解或不完全裂解、形成的积炭或其他碳氢化台物,影响活性锌原子在钢铁表面的吸附和向内扩散。在渗锌过程中这些因素会导致局部漏渗。残存的油污还会减少渗锌剂的活性,消耗活性锌原子。所以,采用机械加工、冲压、拉拔成型的零件,如螺栓、螺母、垫片、弹簧、轴等机械零件,在渗锌之前都应进行除油解决。假如零件渗锌前的最后工序为热解决、锻造、铸造、热轧等热加工工艺,零件可以不经除油解决,由于在高温热加工过程中,油污已被燃烧氧化形成CO、CO2气体挥发。
化学除油方法:
按照除油剂使用说明将除油剂加温后,随将盛有工件筐子投入除油剂池内、浸泡期间上下起吊数次。使除油件充足浸泡、随时观查至油污除净为止,此时工件呈金属本灰色。
高温碳化除油:将工件装夹后放入加热炉内300~400℃保温40~90min,直至工件表面无油。
3、除锈解决
钢铁零件在铸造、锻造、热轧和热解决过程中会形成氧化皮,在常温的储存中表面产生锈迹,这些钢铁的氧化产物为FeO、Fe2O3和复合物Fe3O4 。这些氧化物都将阻碍渗锌,所以应当在渗锌之前将这些氧化物去除。渗锌前解决中常用的方法有化学除锈法(酸洗除锈),机械除锈法,如抛丸除锈、喷砂除锈。这些除锈方法各有其优缺陷,粉末冶金零件应采用抛丸或喷砂除锈。
①盐酸酸洗 盐酸酸洗的浓度规定 盐酸溶液通常按浓度15%~18%(或160~200g/L)配制,即浓盐酸:水以1:1,并定期补加新酸以维持一定浓度范围。酸液随使用时间的延长FeCl2含量不断升高。当FeCl2含量超过250~300g/L,盐酸浓度低于70~80g/L,此时酸液应予以更换。盐酸酸洗的温度应不低于15℃,否则酸洗速度明显减少,最佳酸洗温度为18~21℃。
②抛丸除锈 参照抛丸机使用说明。
(二)渗锌
1、 装炉
1、1 渗件装炉。
1、2 锌粉、防粘接剂、助渗剂装炉。
渗锌炉料的配制和锌粉量的调节:
将锌粉、防粘接剂、活性剂(2袋/吨工件)配制成炉料渗剂,搅拌均匀。
1)锌粉添加量按15kg-45kg/T工件,每吨工件表面积越大,渗层越厚取大数。 渗件出炉厚测实际厚度调整到最佳量,初次开炉或防粘结剂所有换新时,多加锌粉2—5kg,炉堂越大取大数。
2) 防粘接剂加量以占装料筒体有效容积30%-40%为原则。
3) 封炉门,将炉门各紧固螺栓拧紧。
4)启动转动电机,试转2~3周,观测是否密封完好,若有漏炉料现象应立即停止转动并重新封炉盖;若密封完好,停止电机转动,合拢加热体,进行下一步操作。
2、加热、保温和冷却
启动炉体转动电机,设立温控仪表的设定温度为470℃~490℃,然后依次启动1区、2区、3区加热按钮。指示温度250℃前,全开放气阀,当指示温度达成250℃时,半启动放气阀,当加热到360℃全开放气阀放气后关闭放气阀,当加热到420°左右这时再放一次气,然后将阀门关闭阀,当指示温度达成设定温度前,以后每个30分钟放气一次,当指示温度达成设定温度时将彻底关闭放气阀门,注旨在渗锌炉恒温和降温的过程时严禁放气!在设定温度保温时间为180~240分钟。达成保温时间后,关闭所有加热电源。滚筒继续转动,40-60分钟后,将加热体打开10~20cm,再过30-60分钟,将加热体所有打开。当炉内温度在100℃以下时,全打开放气阀门,再打开炉盖,进行出炉工作。如是双筒连续工作,加热体所有打开后,可吊出已加热炉体进装出料冷去区,吊进已装好料筒体反复本工序。注意:当渗锌炉在降温过程中温度降到100℃以下,在开炉前进行放气,排干净后才干打开炉盖,注意严禁高温出炉,以免导致意外!
除锈
升温
装炉
设立
保温
1h
1h
冷却
出炉
490℃
3~4h
250℃之前
启动放气阀
关闭放气阀
参数
加热体开10cm
加热体全打开
100℃
除油
除锈
防锈
干燥
整理、检查
3、出炉
松开各紧固螺栓,将炉盖取下,吊出工装及工件或取出工件,炉料工件分离。
(三)后解决
1、 整理、检查
待渗件充足冷却到室温后,清理渗件内的辅料及螺纹部位、内外表面浮尘,检查渗件有无严重擦伤、碰伤、砸伤,抽样检查渗层厚度达客户规定。
2、 渗锌后解决工序
2、1渗锌后可选用抛光、钝化、磷化、有机涂层等后解决,以改善渗锌制件的外观或进一步提高渗锌层的耐腐蚀性能。
2、2 钝化工艺
钝化槽液按照本公司提供钝化液配制时工艺如下:
1)对检查合格的渗件在摆架前清扫工件上积灰,合理摆架,严禁带灰摆架,对发生粘灰的工件应逐根将粘灰解决完后再摆架,检查钝化液质量, 如浓度不够需重新增配新液。
2)将欲钝化工件先吊入清水中漂洗除净余灰,吊起滴干余水。
3)将工件吊入钝化液中,常温钝化5~10s后提起,滴净余液。
4)将工件投入清水中反复漂洗干净后吊出经干燥解决后运到堆放料场备检,清洗水水池必须保持干净。
5)检查:钝化过成品呈银灰白色,有微金属光泽。
3、不合格渗层退除和翻修
a)不合格渗层退除
①机械方法
将不合格工件放入抛丸机进行抛丸,解决20~30分钟。
b)经退锌后的零件,视工件表面情况重新渗锌。
四、渗锌层的测试方法
生产厚度控制,借助于磁性测厚仪,使用方法参考仪器使用说明书。仪器参数如下:
MikroTest G6麦考特涂层测厚仪
型 号
测量范围
测量精度
最小测量区
直径
最小曲率半径
基体最小
厚度
合用范围
凸
凹
MIKROTEST G6
0~100μm
1μm或5%
20mm
5mm
25mm
钢、铁、铁上电镀层、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