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关于小马过河教案八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29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小马过河教案八篇.docx

上传人:1660287**** 2025/5/27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小马过河教案八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关于小马过河教案八篇 】是由【1660287****】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关于小马过河教案八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关于小马过河教案八篇
小马过河教案篇1
教学目标:
.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郎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马对小马说的话。
.懂得遇到问题时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想一想,再 试一试。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懂得遇到问题时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想 一想,再试一试。
课前准备:课件、音乐、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课前放播放《时间像小马车》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马过河》这童话故事的生字, 初读了课文,大家还记得吗?(记得)小火车开起来一一(开火车 读词语)
“愿、半、袋、挡、如、道”等字,可启发学生利用学过的偏 旁和熟字分析记忆字形。
麦:上下结构,上边是青字头,下边是折文“攵”,不要写成 反文“攵”。
突:上边是穴字头,下边是大字加一点“犬”,不要写丢最后 一点。
2、练习写字。
四、作业
1、用“麦、步、然、意、连” 口头组词,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2、熟读课文。
第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为什么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
深”?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用字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说说老马和小马住的地方。理解 “马棚”(养马的地方)、“一匹”等词。
2、先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再分角色读
思考:从老马和小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3、选择几个重点词语加以指导,并结合指导朗读。
三、自由读第三至六自然段
思考:小马驮着麦子到磨坊去,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怎么想 的?怎么做的'?在阅读中找出有关词句,做上记号。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指名汇报。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学习第七自然段
思考:小马的妈妈是怎么说的?妈妈的话是什么意思?你从它 的话中懂得了什么?
1、指名读,找出小马妈妈说的话。
2、联系上下文稿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五、指名读第八自然段
思考:小马是怎么过河的?过了河它有怎样的感受?
1、把写小马感受的话找出来。
2、小马的这种感受是怎么得来的?读有关句子。
小结:这是小马自己试着过了河才知道的。因为小马既不像老 牛那样高大,也不像松鼠那样矮小。
六、总结全文
抓住老马的话,让学生联系全文理解,各抒已见;让学生明白: 做什么事都要动脑筋,要去试一试才行。
七、作业
回家后把《小马过河》的故事给家里人听。
板书设计:
小马过河动脑筋试一试 牛伯伯浅
小松鼠小马过河教案篇4
一、抓住联系,训练语言
本文出现的事物较多,相互间有联系。如果学生了解事物的联 系,就便于理解文章的内容。为此,我们在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 朗读课文后,出示一道填量词的练习:
一()马棚一()磨坊一()松鼠
一()老马一()小河一()大树
一()小马半()麦子一()老牛
学生完成练习后,让学生结合课文说说这9种事物的联系,教 师用笔连接相关联的事物:
接着鼓励学生用几句话把几种事物的联系说清楚,涉及的事物 越多越好。结果学生越说越多,越说越清楚。例如:一个马棚里住 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老马叫小马驮半袋麦子过一条小河到一座 磨坊去磨面。小河旁边有一棵大树,大树下老牛在吃草。小马问老 牛他能不能过去,老牛说河水很浅,能趟过去。小马刚要过河,被 松鼠拦住了,松鼠说河水很深,不能过去,小马不知怎么办……
这样由读到说,说了再读,有力地训练了学生的语言,同时学 会了正确用词,把握了这课文内容。
二、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这个故事中主要“人物”是小马,还有老马,老牛伯伯、松鼠。 这些“人物”的语气、语言的感情色彩不同,老马是“妈妈”,说 话该用亲切的语气。老牛伯伯是老一辈,朗读时声音要粗,语气稳 重。小松鼠从树上跳下时讲的话,语气要急切。小马天真、有礼貌, 读时要用适当的语气表现出来。指导朗读时,这些都要向学生说清 楚。另外可以根据事物出现的先后,用幻灯或彩色图片展示事物, 组成一幅图画,边展示边朗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教师要加强范 读,给学生提供范例。接着再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这样训练朗读, 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故事中蕴含的美。
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之后,让学生记住老马、 小马、松鼠、老牛的话,并想象当时的情境,进一步领悟“人物” 的身份不同,说话的表情、语气也不同,然后鼓励学生加上动作和 表情,把课文的对话“表演”出来。这样做,既能加深对课文的‘感 受,又能激发阅读的兴趣。
三、引导思索,突破难点
老马说的话是理解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们设计了两 个问题:1。老牛和松鼠的话错没错?小马试验的结果为什么和它们 说的都不一样,是河水在发生变化吗? 2。如果是一条大象和一只小 白兔要过这条河,问问你,你该怎样回答它们?经过讨论学生明确, 老牛和松鼠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依据,但忽视了小马的实际情况 而下结论,它们说法不一,是因为它们自身的高度不同。第二个问
题让学生明确,处理问题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去判断,要避免犯老牛 和松鼠的经验主义的错误。小马过河教案篇5
第三册的《小马过河》是篇童话。课文借小马过河这件事,说 明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而要开动脑筋,具体分析,还要勇于实践, 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篇童话情节生动有趣,对话很有特点,又特别接近儿童的口 语,适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课文篇幅较长,故事含义深刻,对 低年级学生来讲,理解会有一定困难。针对课文特点及学生的实际, 本课的训练重点可放在:①按故事的经过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读懂课 文,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明白老马讲的道理;②指导有感情地朗 读课文。
具体教学过程,可采用以下步骤:
一、借助拼音朗读课文,做到读准读通,对课文内容有初步了 解。
二、逐段读讲,具体理解课文内容。
.第1段(1、2节)
(1)什么事使小马高兴得连蹦带跳?
(2)怎样读才能表现出小马当时的心情?
(应以天真、活泼、。)
.第 2 段(3、4、5、6 节)
一条河挡住了小马的去路,什么事使小马为难了?理解
“为难”的意思。
用“为难”的语气读小马心里想的话。
(2)小马问牛伯伯的话应该用什么语气?
(有礼貌、询问)
(3)老牛的回答用什么语气?(平静,因为他认为河水很浅。)
(4)小松鼠拦住小马喊什么?要用什么口气?(急促,声音要 高,速度要快,尤其第二个“别过河”语气还要加重。)
(5)小马轻信别人的话,不动脑筋,连忙收住脚步,理解“连 忙”。
.第3段(第7小节)
(1)小马回家后,怎样回答—问话的?
理解“难为情”(害差、难过或惭愧的意思)。
(2)在小马的两次答语中,都出现省略号,这里的省略号不表 示省略,而是表示心里很为难,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的。
(3)老马是怎样教育小马的?(要读出既严肃又亲切的语气。)
.第4段(第8小节)
小马听了老马的话后小心地趟过了河,要注意读出小马自信、
不怕困难的语气。
三、抓住重点段落,读段识篇。
《小马过河》的第7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段中妈妈教育小 马的一句话是这篇童话的重点难点所在,教学本段可采用以下方法:
.突出重点词句,启发学生思维。
在指导朗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找出重点词句。如:小马和妈 妈说话时的神态怎样?有什么动作?(难为情,低下了头)妈妈用 什么态度对小马说话?(亲切)妈妈说了些什么?(“光听……是 不行的。” “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找出这些词句后,不仅要让学生从字面上理解词语的一般意思, 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理解这些词句所包含的意思。如:小马所以
“难为情”,是因为没完成任务,“低下头”是因为“不动脑筋”, 没“试试”,而感到惭愧。“不动脑筋”这是一个关键性的词语, 实指小马没有“仔细想过”老牛和松鼠说的话。
老牛和松鼠说过哪些话呢?这就需要联系前面所学的内容,找 出最能表现小马“不动脑筋”的句子。引导学生把思路转到前面学 过的段落,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老牛说水很浅,小马就“立刻” 跑到河边,准备趟过去,“立刻”这个词说明小马没有动脑筋:松
鼠说水很深,小马又“连忙”收住脚步,“连忙”这个词也说明小 马没有动脑筋。这样一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更深入一步了。
.联系全文,明白道理。
“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这是 全文的中心句。对这一重点句子,要引导学生联系全文,逐步加深 体会。可提出以下问题来帮助理解。
(1)老牛说河水很浅,松鼠说河水很深,它们谁说得对?为什 么?
(它们说得都对。它们所以说得不同,是因为它们身体条件不 同,感受也就不同,并不是瞎说。)
(2)光听别人说为什么不对?
(因为别人的话,是根据别人的感受来讲的,不一定适合自己。 光听不想,就无法了解实际情况,就不能把事情办好。像小马光听 不想,就不知道水到底是深还是浅,自己到底能不能过河。)
(3)应该怎样做才对?
(动脑筋,亲自试试。)
(4)小马听了—话,懂得了什么?
四、练习分角色朗读。
五、分析生字字形,指导书写。小马过河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使幼儿懂得遇事要多动脑筋,勇于尝试,认真完成任务的道 理。
2、理解故事内容,并丰富词汇:磨坊-磨面的作坊,也叫磨房。 趟-从浅水里走过去。难为情-不好意思。
活动准备:
1、老牛、松鼠、小马贴绒教具各一个。
2、活动前训练幼儿踩高跷。
3、高跷、沙包(粮食)、小河、小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