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跟着老师去买菜 】是由【雨林书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跟着老师去买菜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跟着老师去买菜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包括: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关系,掌握用人民币购物时的计算方法,以及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金钱观念。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关系,能够灵活运用。
2. 通过实际购物场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正确的金钱观念,懂得合理消费,珍惜金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人民币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购物时的计算方法。
难点:在实际购物场景中,灵活运用人民币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PPT、黑板、粉笔、人民币实物。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
老师带同学们去超市购物,让学生观察商品价格,了解人民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
(1)介绍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关系: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2)讲解购物时的计算方法:先将商品价格换算成元,然后根据自己的零花钱进行计算,判断是否购买。
3. 例题讲解:
例题:,一个玩具价格为25元,请问同学们能否用10元钱购买这两样商品?
讲解步骤:
(1)将商品价格换算成元。
(2)计算两样商品的总价格: + 25元 = 。
(3)判断是否用10元钱购买:10元 < ,所以不能购买。
4. 随堂练习:
同学们自主完成练习题:一件衣服价格为50元,一个书包价格为20元,请问能否用70元钱购买这两样商品?
5. 小组讨论:
同学们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购物时如何运用人民币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板书设计
板书内容:
人民币单位及换算关系:
1元 = 10角
1角 = 10分
1元 = 100分
购物计算方法:
1. 将商品价格换算成元。
2. 计算商品总价格。
3. 判断是否购买。
八、作业设计
1. 完成练习题:一件玩具价格为32元,一个书包价格为18元,请问能否用50元钱购买这两样商品?
答案:不能,因为32元 + 18元 = 50元,正好用完50元,没有剩余。
2. 结合实际生活,举例说明自己在购物时如何运用人民币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本节课通过实际购物场景,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练习题完成情况良好,对人民币知识的掌握程度较高。但在实际购物场景的模拟中,部分学生对换算关系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一次实地购物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购物过程,运用人民币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引导学生关注金钱管理,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重点:人民币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购物时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在实际购物场景中,灵活运用人民币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重点解析
1. 人民币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人民币的单位换算关系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这个换算关系是学生进行购物计算的基础,需要熟练掌握。
2. 购物时的计算方法:
购物时的计算方法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重要环节。学生需要将商品价格换算成元,然后根据自己的零花钱进行计算,判断是否购买。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灵活运用人民币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难点解析
1. 灵活运用人民币知识:
在实际购物场景中,学生需要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进行实时的计算和判断。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如价格计算错误、忘记换算关系等,需要灵活解决。
2. 解决实际问题:
购物时的计算不仅仅是一个数学问题,更是一个实际问题。学生需要考虑自己的需求、预算和经济能力,进行合理的消费决策。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四、补充和说明
1. 人民币单位换算的实践应用: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人民币单位换算,可以设计一些实践应用的活动。例如,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份人民币单位换算表,或者进行一些人民币单位换算的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2. 购物计算的实例分析:
在讲解购物计算方法时,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的实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计算。例如,可以给出一些商品的价格,让学生计算自己能否用一定的金额购买这些商品,或者计算购买这些商品后还剩下多少钱。
3. 金钱观念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注重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培养,还应该注重学生金钱观念的培养。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购物时的合理消费、预算控制和经济规划等方面的问题,让学生明白金钱的价值和重要性。
4. 实际购物活动的组织: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人民币知识。
2. 在讲解换算关系时,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和理解。
3. 在提问时,可以使用启发式的语言,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
二、时间分配:
1. 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
2. 在讲解和练习环节,可以适当留出时间让学生提问和讨论,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三、课堂提问:
1. 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以巩固所学知识。
2. 在提问时,可以采用轮流提问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和表达。
3. 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可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四、情景导入:
1. 通过实际购物场景的引入,让学生了解人民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使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操作,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购物过程。
3. 在情景导入环节,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案反思:
1. 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了人民币知识,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购物场景中。
2. 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3. 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了学生金钱观念的培养,是否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消费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