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项目二
了解会计核算方法
【学习目标】
能举例说明哪些是经济业务。
能举例说明会计六要素的内容。
能说出会计要素的基本分类方法。
能举例说明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和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能说出会计核算基本方法和基本流程。
能说出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的处理流程
能说出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的处理流程
能说出记账凭证核算程序与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的区别和优缺点
任务一了解经济业务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经济业务就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的具体事项,又称会计事项。
企业的经营活动都是通过会计所反映的经济业务来体现的。下面举例说明企业经济活动中常见的经济业务:
1、收到投资人投入资本。该项业务会使企业的资本金增加,现金或存款增加。
2、以银行存款购买机器设备。该项业务会使企业的机器设备增加,存款减少。
3、以银行存款购买材料。该项业务会使企业的材料增加,存款减少。
4、向银行借款。该项业务会使企业的存款增加,债务增加。
5、销售产品,收到货款。该项业务会使企业的产品减少,现金或存款增加。
6、从银行提取现金。该项业务会使企业的存款减少,现金增加。
7、以银行存款归还前欠货款。该项业务会使企业的存款减少,债务减少。
8、收到其他单位付来前欠货款。该项业务会使企业的存款增加,债权减少。
9、生产过程中耗用的材料。该项业务会使企业的材料减少,产品生产耗费增加。
10、以现金发放职工工资。该项业务会使企业的现金减少,生产经营费用增加。
11、职工预借差旅费。该项业务会使企业的现金减少,债权增加。
12、以银行存款支付广告费。该项业务会使企业的广告费用增加,存款减少。
13、以现金购买办公用品。该项业务会使企业的办公费用增加,现金减少。
实际工作中,经济业务纷繁复杂,名目繁多,为了科学、合理地记录和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必须对经济业务所涉及的内容、要素作必要的归纳和分类。
任务二认识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指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也是对会计对象按经济性质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报表内容的基本框架。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界定为六个,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一、资产
(一)资产的含义和特征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一个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资源,如货币资金、原材料、厂房、场地、机器设备等,这些物质资源统称为“资产”,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物质基础。任何企业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资产。
作为资产,可以具备实物形态,如房屋、机器设备、现金、商品、材料等,也可以不具备实物形态,如各种应收账款、专利权、商标权等。资产的确认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特征,具体见表2-1。
表2-1
(二)资产的分类
为了更好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通常把资产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大类。
流动资产是指那些可以在一年以内和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转化为现金或被销售、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及预付款项、原材料、库存商品等。
非流动资产是与流动资产相对应的。非流动资产一般是指耗用或变现时间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资产。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常见资产的分类见图2-1。
图2-1
二、负债
(一)负债的含义和特征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通俗地说,负债就是企业欠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债务。如赊购材料的欠款、从银行借入的借款、应付职工薪酬、应缴纳的税金等。负债的确认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特征,具体见表2-2。
表2-2
(二)负债的分类
负债按偿还期限的长短,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将在1年(含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人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暂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
非流动负债是指偿还期限在1年或超过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常见负债的分类见图2-2。
图2-2
三、所有者权益
(一)所有者权益的含义和特征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包括投资者对企业的投入资本以及在经营中形成的盈余。
对于任何企业而言,其资产形成的资金来源不外乎两个:一个是债权人,一个是所有者。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形成企业负债,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形成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因此,所有者权益就是指企业资产中所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三个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