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北京高房租粉碎毕业生北漂梦 40人挤在一间公寓
新闻中心-中国网 news. 时间: 2013-05-27
今年是首批90后毕业生走入职场,%———
力争热门专业,公务员等铁饭碗;
忍住寒酸的薪宿条件,只为“离北京近一点儿”;
面对各类就业门槛,也有人一走了之
“2013年夏天,全国将有699万高校毕业生迈出校门,这是历年来毕业生规模最大的一次。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生于1990年。被认为独立、反叛、个性张扬、自信而脆弱的第一批90后,面临着“史上最严峻的就业季”。据权威部门统计,,截至5月1日,%。而时光倒推到十年前,%。就业求职,作为90后在成人世界里的第一盘棋,却非想象中那般顺利。到底是哪里绊住了他们的脚步?90后毕业生就业为何这么难?本报记者连日进行了调查走访。”
四年前热门专业就业前景已不乐观
只是收到银行柜员offer
但已很满足
四年前,魏毅选择了一所北京高校就读金融学专业,这个专业的分数要比学校提档线的分数高20分,“那个时候周围的同学、老师和家长都说学金融好,学出来可以成为经济管理类人才,我们班还有一些外省市当地的高考状元呢。”魏毅说,当时她坐着公交车路过金融街,看着两边林立的金融大厦,还憧憬着自己有一天也会进入其中做一名金融白领。
然而,计算机、金融、建筑……这些曾是四年前高考报志愿者时的热门专业,而在四年后的今天看来,当时的热门专业就业前景却并不那么乐观。截至目前,魏毅所在学校金融系的130多名毕业生中,签约的学生还不到一半,而魏毅算是其中签约较早的一个,这要归功于魏毅一个师姐对自己的提点。“师姐说现在找工作越来越难,要早作准备去争取。”于是,早在去年年底,魏毅就开始参加一所银行的培训班,为的就是早点“占坑”,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经过笔试、面试、技能考试层层关口,魏毅终于拿到了银行的offer,尽管岗位是前台柜员,但魏毅已经很满足,相比那些还在等待和寻找的同学来说,魏毅已经算是幸运儿了。
这一年,让学生和就业指导老师感受最深切的就是用人单位岗位需求明显少了。,同比增长9000人。然而就在应届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的同时,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疲软的影响,应届毕业生就业岗位需求量却在持续减少。“今年明显的感觉就是用人单位需求量在下降”,有着十多年大学生毕业就业工作经验的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林林说,与去年相比,前来中国传媒大学招聘的企业岗位下降
了约15%。
非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不嫁”
就业岗位在不断“萎缩”,而一些大学生对于就业的期待却在不断地“加码”。王奇是北京一所知名大学的大四毕业生,王奇所在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由于需求相对紧俏,找工作也相对容易一些。从今年4月开始,王奇陆续接到了两个软件企业以及某部委事业单位下属的一家电子企业的offer,但王奇都没有接受。“我的理想是做公务员,”王奇说,“公务员社会地位高,而且发展前途好,如果我现在不努力,工作以后,可能就更没有机会考公务员了。”而眼看着毕业在即,国考失利后,王奇说自己可能会先签约一家可以解决户口的企业,在解决北京户口后,就可以有资格报考北京公务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