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三、大岭山隧道(一、三分部)
大岭山隧道全长4721m,起讫里程分别为DK56+832和DK61+553,进口位于虎门镇垃圾场,出口位于大岭山森林公园内,隧道纵向上坡,坡度分别为3‰、12‰、20‰,。洞内设综合洞室18个。
隧道洞身穿越地段为剥蚀丘陵地貌区,地形起伏较大,丘顶标高210m,呈浑圆状,与隧道进出口地段高程相对高差为160m。山体由加里东中期花岗岩构成,进口处谷底标高42m,出口处谷底标高80m,进出口地形坡度角约20o~30o。
隧道地质无明显断裂构造,但隧道进出口分别受到东冲断裂和大王山断裂的影响,岩性比较复杂,岩体破碎。隧道进口范围DK56+894~+940处为一层崩坡积体堆积物,,成分主要是粉质粘土夹块石,块石成分是花岗岩,~2m左右。隧道出口存在地形偏压。DK61+220~+280段为浅埋段,埋深仅8m多。
隧道地下水不发育,局部有少量基岩裂隙水渗出。谷地冲沟中有稍许地表水,流量约2L/s,进口两浅埋段受水塘和水库影响较大,施工要注意防水、止水措施。隧道最大涌水量14530m3/d;正常涌水量1279m3/d。地表及地下水有硫酸型酸性中等侵蚀,溶出型中等侵蚀。
(一分部)
(三分部)
隧道出口均采用Φ108长管棚超前支护。洞口开挖至起拱线,采用两榀型钢钢架(Ⅰ18)紧贴仰坡放置,,纵向采用Φ22mm钢筋连接,预埋管棚导向管( φ140),其环向间距及倾角按设计的管棚环向间距及外插角布设,经测量检查,同隧道洞口开挖断面一致后,与仰坡锚杆焊接固定,浇筑100cm厚C20混凝土导向墙,在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开始施做长管棚,并间隔注射水泥单液浆,形成洞室轮廓后,按CRD开挖方法进洞。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洞口长管棚施工参数
1、原材料要求
1)导向管:φ140mm,δ=5mm热轧无缝钢管,;
2)管棚钢管:φ108mm,δ=6mm热轧无缝钢管及钢花管,每节钢管两端均加工成外丝口,以便连接接头钢管;
3)导向墙:C20混凝土,厚度100cm,宽度100cm。
2、技术参数
1)管距:环向中~中间距40cm;
2)倾角:钢管轴线与衬砌外缘线夹角1°~3°,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3)钻孔施工误差:孔口距±50mm,孔深±50mm;
4)注浆材料:水泥浆或水泥-水玻璃等双液浆,水灰比1:1(重量比),注浆压力:~。
长管棚施工
管棚施工主要工序有:洞口开挖、洞口初支防护、锚桩加固底脚、拱架定位架设连接固定、预埋导向管定位焊接、导向墙支模浇筑、搭设平台、安装钻机、钻孔、安装管棚钢管、管内注浆。
超前棚管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1、长管棚及钢筋制作
管棚采用Ф108mm热轧无缝钢管,壁厚5mm,长度为10~40m,每根钢管的长度分别为9m和3m,在末端的钢管有一端加工成尖形;其它钢管的两端均加工成丝扣,丝口长度为15cm,采用外径为114mm、壁厚6mm的外套丝扣连接。同一面上的接头不超过总管数的50%。钢花管上钻对穿钢管的注浆孔,孔径10~16mm,孔间距188mm,呈梅花型布置,尾部留不钻孔的止浆段150cm,相邻两对孔线成垂直状态。编号为双号的钢管不开孔。为提高钢管的抗弯能力,在钢管与钢花管内设置钢筋笼,由四根主筋和固定环组成,主筋直径为Ф18,固定环采用短管节,节长3~5cm,与主筋焊接,。
2、导向墙浇注及导向管预埋
导向墙立拱架和模板灌注C20混凝土形成,截面尺寸为1m×1m;为保证长管棚施工精度,导向墙内设2榀I18工字钢,钢架外设Ф140壁厚5mm导向钢管,钢管与钢架焊接。钢架各单元由连接板焊接成型,单元间由螺栓连接,接头处焊缝高度为:腹板hf=9mm,翼板hf=12mm。
搭设钻孔平台,安装钻机
钻机上安装钢管,
顶进联接套
管节联接套加工制作
钻管棚孔
顶第一节有孔钢花管棚管
顺次顶第二至N节管
棚管(直至设计深度)
连接管路及密封孔口
压水检查达到要求
水泥浆
配比选定
水泥浆拌制
注浆机开动
导向墙施作、导向管埋设、钢花管制作
压注水泥浆
开挖支护
达到设计要求强度
超前棚管施工工艺流程图
⑴测量放样
采用全站仪对隧道轴线及导向墙施作断面进行细部测量放样。
⑵开挖
开挖台阶根据测量放样确定导向墙位置,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工进行开挖,开挖过程中应减少对围岩的扰动,预留核心土。
⑶洞口初支防护
对洞口进行喷锚加固,加固参数由现场技术员按照设计图进行交底。
⑷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