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心理学论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心理学论文.docx

上传人:mh900965 2018/3/13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心理学论文.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爱留守儿童
——学教育心理学有感
张天心 22111013 地理示范班教师教育学院
这学期学****的《儿童发展和教育心理学》让我受益匪浅,感受良多。其中谈到了一个人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谈到了如何科学有效地教育孩子等等。可以说,这样的一门课,是基于人的各种心理规律的,是一门非常客观科学的学科。但是,我依然从老师讲的各种案例中生发了一些感性的思考。尤其是有一次上课,老师放了一段视频,是一个德国大学生自愿留在山区照顾留守儿童,给他们教书讲课的事。视频中的留守儿童都与他很亲密,如同父子。而那位德国大学生也会每天到一个孩子的家中陪伴他。那些孩子的质朴深深打动了我。让我非常想深入的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也希望能让更多人关注到他们,用我们的爱弥补他们内心的孤独。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大发展,许多农民外出务工、经商,而他们的孩子们却因为种种原因不能跟随父母,而是留守在家里,成为了留守儿童。这些孩子,他们既是孤独的,又是极易受到伤害的。留守儿童往往容易表现出孤独,内向,性格偏激,生活****惯差,难以调教等等特性。在我看来,留守儿童有这几方面的问题和隐患。
,容易受到伤害。
留守儿童首先是儿童。根据认知发展规律和青少年及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他们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生理、心理上都没有成熟。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且很叛逆。由于有这样的不稳定性因素,一旦失去或脱离家长的适当约束和正确引导,从而走上歧路。可能会沾染不良****惯,甚至与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混在一起,而留守儿童本身单纯,缺乏家人、社会的保护,容易被不法分子侵害。很容易受到伤害。

留守儿童往往缺乏家人的关爱和教育管束,在生活上容易作息不规律。加上农村地区条件差,孩子可能会营养不良,抵抗力差等等,这些都极大得影响了孩子正常的生理发育。

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他们亲情的缺失造成了心理健康的失衡。而寄养亲人、学校老师、社会等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注度不够,他们内心困
惑得不到疏导。导致了很多孩子软弱无助,封闭自己,难于沟通,对老师、同学、亲人产生隔阂,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人格隐患。

留守儿童往往学****动力不足,成绩差。而且教育普及度不高。由于之前提到的孤僻性格,使他们无法融入集体,没有集体荣誉感。对学****也相应的缺乏自觉积极主动性。有的厌学情绪严重,甚至会旷课,逃学,离家出走等。而农村地区教育意识不强,有些家人甚至主动让自己的孩子辍学去打工,使留守儿童受教育程度降低。即使没有辍学,也造成了孩子对学****的忽视。
留守儿童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与他们的生长环境、从小接受的教育和心理原因是分不开的。
首先就是家庭亲情的缺乏。学了这门课,我们知道,家庭是一个孩子的最重要的受教育环境。一个好的家庭,能对孩子个体产生终身的影响。缺乏了父母关爱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一个爱的环境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必需。而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孩子身边,导致他们的教育角色弱化。孩子不能与他们有良好、频繁的沟通,从而产生心理上的隔阂,使儿童丧失基本的心理依恋。而寄养家庭对孩子的管理往往简单粗暴,不科学、不人性,加重了留守儿童的孤僻,也助长了他们的不良****惯。
其次是农村教育环境的制约。在偏远山区,教育水平和文化水平落后。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