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小议蜀国灭亡.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议蜀国灭亡.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3/13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议蜀国灭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议蜀国灭亡
——初观《三国演义》有感
仁义爱才的帝室之胄刘备苦心经营的西蜀政权(公元221年建国,国号大汉,史称“蜀汉”)最终于公元263年,刘禅自缚岀降,自此蜀汉灭亡。真是令人蹉跎不已。今日,小生斗胆欲一论蜀国灭亡之道。
余以为蜀国灭亡之根本原因当属刘禅之昏庸无能。但作为素有谋略的刘备的儿子,又怎会昏庸呢?这的确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不过我有一个小小的猜测:自刘禅登基以来,丞相诸葛亮掌握朝中重权,朝中之事、事无大小,丞相必亲自主张,而刘禅则在后花园中与黄皓饮酒作乐。即使刘禅天资聪慧,但不经历许多磨练也会如金属一样生锈。不过,刘禅的昏庸确实令人瞠目结舌。当年,邓艾偷越阴平小道,绵竹被克,诸葛瞻父子为国捐躯,不过蜀国仍有众多不屑于内的侍卫之臣、忘身于外的忠志之士。但刘禅却听信于腐儒谯周(原属刘璋,先主刘备入川之时,谯周便劝刘璋率众岀降)一人之言而早早的降了魏。难道就不能听百官之言“兵微将寡,难以迎敌;不如早弃成都,奔南中七郡。其地险峻,可以自守,就借蛮兵,再来克复未迟。”或“蜀吴既同盟,今事急矣,可以投之。”若皆不可,亦可听我一言:假投降,赚邓艾,可解益州之围;也可坚守待援,至姜维全师回防,内外攻之。这些都是上策或中策。可刘禅却用下下策:出城请降。大丈夫当以死报国;即使不能战死沙场,也不可屈辱投降。作为君主就更不能抛弃民众,使君臣和人民感到耻辱。北地王刘谌(刘禅的第五个儿子)便为蜀国尽忠,自刎于昭烈庙中。可笑的刘禅还为孙皓做了个
“好榜样”:面缚舆榇。更可笑的是刘禅到了洛阳后竟忘却了国耻,还言:“此间乐,不思蜀。”真是愚不可及。
400年前汉高帝刘邦受封汉王,定都汉中,后平定三秦,消灭项羽,一统中原。如今,刘备也占领秦汉故地,为何不能成就一番伟业呢?仔细想想也不难。汉王刘邦所率士卒大都是崤山以东的人,都盼着东归,刘邦便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东进,其势如破竹,自然能建功立业。而蜀主刘备所率士卒一半来自荆州,一半是原蜀主刘璋的降兵。所以带领这群组合兵,在调兵遣将,行赏受罚之时都会成为难题一不小心就会起内讧。很明显刘备在这方面做地不够好。一旦发生一些小矛盾且不妥善处理就有可能危及整个蜀国,最终土崩瓦解。再者,秦末年间,秦朝官吏滥用刑法,天下百姓怨声载道,最终揭竿而起,汉王刘邦于此时大施仁政,得尽民心,军民一致对外;而刘璋统治益州时,滥施仁政,却揽尽民心。不过刘备入川后,欲整顿朝纲,改施严政,有失民心。虽然严政与暴政不可同日而语,但当时大汉天下正处于军阀割据时期,人们饱受战乱之苦,难得有个安家之所却因为“严政”以及多年的对外战争而难以维持家计。那么这个国家就失去希望了,因为人们很可能会选择一个能改善他们的生活却奸诈阴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