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论文
论文名称: 中国梦我的梦
年级专业: 自动化1003班
学生姓名:
学号:
评阅教师:
提交时间: 2012—2013—2
中国梦我的梦
摘要:中共最高领导层-------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七位成员2012年11月29日集体出现在定义中国梦
: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当代青少年,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实现中国梦,实现我们共同的梦。
摘要:中国梦实现我之梦奋斗
2013年春天的两会,因为梦想变得飞扬热烈,因为梦想变得无比厚重。承载亿万人民的梦想和重托,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化为美好现实党内著名理论家、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21世纪头20年的“中国梦”。这是实现21世纪头50年“中国梦”和后百年“中重申了十八大报告中的两个“一定能”,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引人注目的是,他进而提出第三个“一定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1、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坚定的精神支柱
当今,“中国梦”是最震撼人心的华夏之声和高昂旋律,在中华大地上引起了空前的共振共鸣。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坚定的精神支柱,这种精神支柱就是——爱国。
爱国,是每个中国人最起码、也是最重要的精神。爱国,就是把个人的全部情感深扎在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甘愿为她付出、甘愿为她牺牲;就是把自己的全部聪明才智奉献给爱我养育我的这片沃土,为富强中国而奋斗、为美丽中国而拼搏。真正爱国,就要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把自己的荣辱和祖国的荣辱紧紧连在一起。爱国绝不只是那些豪言壮语,关键看实实在在的行动,大道其行、天下为公,顾全大局、国家至上,热爱团结、维护统一,是爱国;忠于事业、甘于奉献,勤勉敬业、踏实工作,遵纪守法、文明诚信,也是爱国精神生动具体的实践体现。爱国不分精英和草根,无关力大与力小,每个中国人都是“梦之队”的一员,关键看是不是矢志不移、是不是满怀真诚、是不是倾心付出。
2、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这里,鲜明地规定了中国梦的本质属性。就是要体现中国梦是人民的梦这一属性。在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中实现伟大的梦想。它既是一个关系人心向背、政权兴亡的根本政治问题,又是一个检验我们党是否真正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真正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标准。
鲜明地彰显了中国梦的奉献情怀。就是不仅要造福中国人民,也要有利于世界的文明进步。从孔子提出“天下为公”、“社会大同”思想,到康有为的《大同书》、孙中山的“振兴中华”口号;从毛泽东关于“中关于“为人类做更多的事情”的雄心壮志,到今天提出的要惠及世界的“中国梦”。一种“奉献于人类”的伟大情怀在这里一脉相延,一个伟大民族“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优秀文化心理在这里闪耀。中的“中忆,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理念在当今时代的新发展、新贡献。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博大胸怀,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气度。
3、中国门的实现离不开正确的定位和方向
梦想是引领成功的风帆。当梦想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清晰思想和坚定信念,就会成为一种神圣的国家意志、民族意志,化作不可抗拒的变革社会的伟大力量,并创造出令世界景仰和称颂的人间奇迹。很显然,中国梦正是这样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牢牢把握“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就会聚起强大的正能量,就能够有力地托举起伟大的中国梦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也是一条被实践证明了中指出:实现中国梦就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三个必须深刻阐明了实现中国梦的正确方向,是我们圆梦实践的行动指南。
牢牢把握中国梦的发展方向,必须始终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中国精神的具体体现和丰富内涵。中国梦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就在于她绝非仅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而是包涵人的精神、道德提升在内的高远理想目标。她不仅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美好前景,也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国家价值、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