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轻松备课】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8单元第2课时--练习课 】是由【286919636】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轻松备课】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8单元第2课时--练习课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
第2 课时 练习课
通过练习,进一步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教师:实物投影仪。
学生:常规学具。
一、复习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找次品的数学问题,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回忆上节课学的知识和方法,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可能会说出以下几点:
(1)找次品时,可用天平称,把待测物品分成3份,要分的尽量平均,能够平均分的就平均3份,不能平均分的,也应该使多的一份与少的一份相差1。
(2)可用画图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
……
二、指导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13、114页“练习二十七”第1~5题。
、5题。
(1)让学生看图,理解题意。
(2)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组织交流。
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答案:第1题:次品是5。第5题:至少称3次能保证找出轻轻的
2
那袋糖。
。
(1)指导学生理解题意。
(2)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3)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对于“你能称2次就保证把它找出来吗?”这个问题学生可能不会产生错误,但对于“如果天平两边各放4筐,称一次有可能称出来吗?”这个问题学生可能会产生错误,教师要进行适当引导。
。
(1)指导学生理解题意,让学生明确:问题的关键在于认识到爸爸与小明的年龄差是不会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的。
(2)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组织交流。
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用方程解决问题。
。
(1)指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师强调“如果能用天平称”这句话的含义。
(2)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组织交流。
全班交流时,教师要让学生口述自己是怎样称的。
三、拓展延伸
“练习二十七”第6题。
(1)指导学生理解题意。
通过交流,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本题与例题不同,是另一种类型的“找次品”,因为不知道次品比正品重还是轻,所以问题就复杂多了。
(2)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3)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3
全班交流时,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思路:对本题而言,还是分成3份,至少称2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第一次天平两边各放一袋白糖,若天平平衡则剩下的那袋就是次品,再称一次就能判断次品是轻还是重了;若天平不平衡,则这两袋中的一定有一袋是次品,可取下轻(或重)的那袋,把剩下的那袋放上天平,若天平平衡,则轻(重)的是次品,若天平不平衡,则重(轻)的是次品。
“你知道吗?”
(1)让学生自学“你知道吗?”并思考所提的问题。
(2)组织学生交流自学收获及对问题思考和理解。
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答案:由该表可发现,只要待测物品数量介于3n-1+1~3n之间,则最多只需要测n次就保证能找出次品。由此,要保证6次能测出次品,待测物品可能是244~729个。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练习课及本单元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畅所欲言。
学生可能会说出以下几点:
(1)列表和图示的方法很容易发现规律,应该好好利用。
(2)从简单问题开始研究很有用,我们已经多次用过了。
……
五、课外作业
完成《课时掌控》对应练习。
第2课时 练习课
:一是把待测物品分成3份;二是要分得尽量平均,能够均分的就平均分成3份,不能平均分的,也应该使多的一份与少的一份只相差1。
,应该好好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