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题
一、填空。
( ),提升学生的( ),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2. 《新课程标准》提出课程目标从( )、( )、( ) 三个方面设计。
3.《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的目标第一学段定位于( ),第二学段开始( )。
( )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 )和( )。
( )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 )进行。
( )学段每天语文课中要安排( )分钟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写字。
( )。
( )和( )。
9. 课堂不仅是传递知识的殿堂,更是( )的圣殿。
10. “教师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在实践中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体现出( )的发展观。
11. 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 )、( )、( )、( )。
12. 反思性教学就是将自己的( )和( )作为认知的对象,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知的过程。
二、选择题。
1. 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 ) 。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2.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 )。
A、培养创新能力 B、培养创新思维 C、培养学习能力
3. 学习默读从( )开始。
A 第一学段 B 第二学段 C 第三学段 D 第四学段
4. 中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万字。
A 5万字 B 40万字 C 50万字 D 150万字
5. 语文评价应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但更应重视( )。
A 定量评价 B 终结性评价 C 定性评价 D 表现性评价
6. 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考试、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的是学生的(     )
A、健康权  B、名誉权  C、受教育权  D、隐私权
7. (   )  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  )
、教师( )之间对话的过程。
A、教科书 B、教科书编者 C、文本
( )的统一。
A、综合性 B、工具性 C、人文性
( )。
A、分角色读 B、表演读 C、朗读 D、默读
( )。
A、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 B、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
C、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 D、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
12. 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     )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自由的人  ④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三、判断题。
。( )
。( )
,有利于对教学活动作出总结性的结论。( )
。( )
(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