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细胞膜和细胞壁》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93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细胞膜和细胞壁》教案.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3/14 文件大小:9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细胞膜和细胞壁》教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细胞膜和细胞壁》
生物科学阮美霞
一、前期分析
(一)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是浙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内容,重点是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和结构特点。它是后面学****物质的跨膜运输和学****具有膜的细胞器等内容的基础。主要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思考、讨论,通过运用科学实验史料让学生分析、探究,培养学生建构生物学知识的能力。这样不仅强化知识结论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能感受到形成知识的乐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同时也有利于知识的掌握。通过分组合作制作细胞膜的结构模型来加强学生的合作交流,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二)学****者分析
学生在前面学****了细胞的化学成分后,对细胞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这对本节新知识学****做好铺垫。但各种化学成分并不能单独表现出生命活动,对于组成细胞膜的各种化合物如何有序组合而形成完整的结构,以及表现出的结构特点和与结构相适应的功能这些内容是学生首次接触的,是从微观领域来了解和认识,较抽象,且结论性知识较多,要让学生以极大的兴趣,较高的效率掌握,需对教学设计下一番功夫。
(三)教学重难点设计
1、教学重点
(1)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
2、教学难点
(1)多种化合物如何有序排列、组合构成完整的细胞膜;
(2)细胞膜结构的流动性
二、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
2、识记细胞壁的化学成分和功能
3、了解科学家探索细胞膜成分的各个实验。
(二)过程与方法
1、养成识别生物图的能力
2、依据科学实验史料建构生物学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建立起生命活动的物质性观点
2、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三、教学方法
问题导学法;自主、探究、合作的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课
实验
现实
过渡
导课
细胞膜的结构
【导课】科学家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做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逸出细胞。
【提问】伊红为什么不会逸出细胞?
此实验说明什么?
【总结】细胞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它有边界——细胞膜
【实验】玉米胚染色实验
【提问】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总结】细胞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性。
【现象】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用微针触碰细胞表面时,细胞表面有弹性,可以伸展(细胞膜可以流动)
【总结】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
那细胞膜究竟是怎样的结构呢,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呢?在前后100多年时间里,科学家们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和大胆的推测,并且经过反复探究,最终才弄清细胞膜的内部结构。我们就沿着科学家的足迹一起来探讨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及其结构。(过渡)
【资料一】: 1895年,欧文顿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脂溶性物质比非脂溶性物质更容易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中。
思考:从资料中你可得知细胞膜中含有什么成分?依据是什么?
【总结】细胞膜的成分之一:脂质
科学家研究发现主要是脂质里的磷脂构成了细胞膜。
学生思考回答:
细胞膜的存在
学生思考回答:
活细胞具有选择吸收物质的功能。
学生思考回答:
细胞膜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