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中日韩传统民居对比.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日韩传统民居对比.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3/15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日韩传统民居对比.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日韩传统民居对比
姓名:阙明阳
专业:土木工程
学号:2124021789
摘要
建筑作为人类生产活动过程中的一种物质产品,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因此应从人类发展和文化进化的高度去审视建筑作为一种物态文化的内在价值和意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营建经验不断积累,水平不断提高,天然洞穴被人工开凿洞穴所取代,形形色色的地面住宅建筑逐渐进入历史舞台,发展至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居住文化。而日本,韩国,中国同属于亚洲国家,其居住文化具有一致性的同时但也具有差异性。关键词:中国韩国日本居住文化异同

自然环境: 日本:日本境内多山地、丘陵,平原狭小,且其多发生地震和火山季风气候显著,海洋性特征明显,冬季较温暖,夏季较凉爽,降水丰沛。太平洋沿岸多台风。岛屿多山地、丘陵,地形狭窄。当今的日本国土的8 7 %仍为森林覆盖,其中的 5 4 %是天然森林,也就是说,日本全部森林的 1/3是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的原始森林。就日本自然环境来看,日本做为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由于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除去地震多发外,还遭受台风,暴雨的袭击。同时考虑到其拥有丰富的森林的资源,而相比其他国家的居住空间,日本房屋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采用木结构。其原因不仅因为原材料的获取方便,更是因为木结构房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韩国:与日本相似,韩国土地的70%是山地和丘陵。气候为典型的温带海洋季风气候,年降雨量在1300-1500毫升,同时三四月份和夏初时易受台风的袭击。韩国地势优美,山清水秀,形成了尊重,自然地势,顺从自然的倾向,在建筑文化上表现为尊重自然、和谐于自然的特性。从建筑材料上看,韩国古代多使用木材、石材、瓦博、泥土及石灰。因石料丰富,故韩国古代石造物发达,留下许多优秀的石窟、石塔、石碑等。但由于其丰富的年降雨量,韩国房屋同时也更注重防潮。也由于其大部分地区为山区,石材资源丰富。因而房屋大多采用石块垫高,以此达到防潮的目的。
中国:由于中国幅员辽阔,经维跨度大,造成其气温南北差异过大,同时南北降雨也存在显著的不同。而各地的地形也存在显著的差异,如: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华北平原。
因而就居住文化而言,各地区存在不同的特点。以云南西双版纳地区为例,其傣族生活于亚热带地区,年降雨量多,并且该地盛产竹子。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竹楼。而以陕西窑洞为例,陕西位于黄土高原之上,由于黄土的独特性能,及当地植被缺少的状况,当地人于大约四千年前就创造了冬暖夏凉的窑洞。
社会文化: 韩国:唐代时期,中朝彼此间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交流更为频繁,使者、商人、学问僧、留学生来往不绝。通过接触、交流、吸取、融会,两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于此,唐以后的朝鲜建筑具有着唐代建筑的风格和特色。其房屋屋顶常为庑殿顶,没有窗子,门的隔扇作成落地式,都为拉门,房前均有廊。这与唐代时期的民居建筑风格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在韩国民居中,房檐一般多为向外伸出一两米,使前檐下形成一条可以避雨的过廊。过廊的地是用木板作成的一尺多高一米多宽的长台。进屋时,鞋便脱在这里,长台的内侧有数个纸糊的拉窗,同时也是拉门,因为韩国民居中没有专门的门。室内与长台同高,也是用木板铺成,称之为“床”,床板与地面相距一、两尺,起防潮用,人就直接睡在“床”上。而于四川出土的画像砖上清晰地描绘了类似于韩国民居的长台、出檐、过廊以及相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