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天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届:2014 学院(系):国际工商学院专业:工业工程(物流管理方向)2014年3月10日
毕业论文
题目
耐克的柔性供应链管理及对我国运动服装企业的启示
学生姓名
马一丹
学号
20105317
指导教师
叶军
职称
教授
报告内容包括课题的意义、国内外发展状况、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研究步骤以及参考文献资料等。
一、研究意义
随着工T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消费者需求的日趋多样性,以及竞争环境的日益复杂性使得企业越来越无法单独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开始从传统的“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向“横向一体化整合”的模式转变,这种“垂直一体化”形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的贯穿所有企业的“链”,由于相邻节点企业表现出一种需求与供应的关系,当把所有相邻企业依此连接起来,便形成了供应链Supply Chain)。正如Academic Alliance Forum(1999)所认为在当前的商业竞争环境下,传统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正逐渐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竞争。所以企业要在新的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势必实施有效的供应链管理。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对柔性的定义是柔性研究的基础。柔性的定义应该反映柔性的本质,如此才能保证对柔性及供应链柔性研究的科学性及其在此基础上所建立理论的合理性与实用性。但是对柔性的界定目前仍十分模糊,Kumar(1986年)将柔性这种模糊性归于不同的学术研究对柔性关注的侧重点不同。而且,他认为替换柔性的概念时常是不精确且前后不一致的。Swamidass(1988年)在解释为什么会对柔性这个概念不能很好地进行把握时,提出了他的三个理由:
不同的作者在定义柔性这个术语时范围相互重叠;
一些用于定义柔性的术语聚合了其他的一些方面的内容;
甚至不同的研究者在使用同一术语来定义柔性时,他们对这个术语强调的是完全不同的意思。
由于这些原因,一个能被普遍接受的,前后具有一贯性的柔性概念迄今为至仍未被提出来。为此我们必须首先理顺其定义的发展脉络。
柔性的研究与开发最早出现在制造系统、柔性制造系统。但是对其的界定却不仅仅源于企业范畴,也源于其它学科领域,如生物进化学科,人类学科,以及系统论,控制论等等。
在早期对柔性的研究中,许多学者对柔性的理解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
(1)是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体现。在这里,柔性起着一个过滤器、缓冲器的作用,使系统免遭外界的扰动。其功能就是作为对不确定性的一种吸收器(或称减震器)。如De Groote (1994) 曾将柔性定义为避开环境的差异性,同时为分析柔性提出了一个一般性的框架结构。这个框架结构包括三个要素:1)需要评估柔性的技术;2)这些技术所依附的操作环境;3)在不同环境下评估不同技术的执行标准。这里他特别提到要对技术和环境两个术语进行正确的把握。技术通常表示为一个企业组织的资源、控制程序、或是整个战略的某一方面,而柔性被认为是技术的一个特性。差异性是整个环境的一个特性,这个术语差异性也常用来表达变异性,多样性,复杂性或不确定性的意思。在许多现存的柔性模型里(例如:Graves 1988, Marschak和Nelson 1962, Milgrom和Roberts1990 , 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