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呼吸衰竭病人42例临床护理体会.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呼吸衰竭病人42例临床护理体会.doc

上传人:aena45 2018/3/16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呼吸衰竭病人42例临床护理体会.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作者:顾淑芳肖玉芬牟晓丽
【关键词】呼吸衰竭护理
呼吸衰竭简称呼衰,是各种原因引起呼吸功能严重损害,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造成机体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因而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特点为呼吸困难、发绀及多脏器功能紊乱。判断标准为于海平面大气压下,静息时呼吸室内空气,动脉血氧分压(PaO2)小于60mmHg(8kPa)伴(或不伴)二氧化碳分压(PaCO2)大于50mmHg(),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血量降低等因素。呼吸衰竭危重时如不及时处理,会产生多脏器功能损害,甚至死亡。
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呼吸衰竭病人42例,其中男20例,女22例。年龄28~72岁。

呼吸衰竭的病因很多,在我国以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者最为常见。呼吸道疾病如上呼吸道梗阻、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脑血管疾病、脑外伤、脑炎、多发性神经炎、重症肌无力、药物中毒、电击等抑制呼吸中枢。肺组织病变,肿气肿、重症肺结核、弥漫性肺纤维化等使有效呼吸面积减少,气体弥散障碍,主要引起缺氧。

除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发病的表现外,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以缺O2与CO2潴留所致的多脏器功能紊乱的表现为主。多数病人有明显的呼吸困难,表现在频率、节律和深度的改变。如上呼吸道梗阻呈现吸气性呼吸困难,伴“三凹征”。慢阻肺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严重时发展为浅快呼吸或不规则呼吸,伴有辅助呼吸肌参与活动的点头或提肩呼吸,严重者CO2麻醉可引起呼吸停止。

呼吸衰竭治疗原则是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条件下,迅速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纠正酸碱失衡和代谢紊乱,防止多器官功能受损,积极治疗原发病,消除诱因,预防和治疗并发症。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这是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先决条件。通过氧疗增加通气量,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抗感染治疗,防治并发症,营养支持。必要时建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人工呼吸道。
2 护理
,指导病人安排适当的活动量。指导病人尽量节省体力,协助病人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协助病人取半卧位或端坐位,促进和指导病人进行有效的呼吸。注意室内空气清新、温暖,定时消毒,防止交叉感染。指导稳定期病人进行呼吸功能训练,以增加肺的有效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保持气道通畅,清除口咽部分泌物或胃内反流物,预防呕吐物反流入气管。鼓励病人多饮水和用力咳嗽排痰;对咳嗽无力者应定时帮助翻身、拍背,边拍边鼓励排痰。可遵医嘱给予口眼祛痰剂,无效时采用雾化吸入的方法以湿化气道。对昏迷病人则定时使用无菌多孔导管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转贴于 233网校论文中心 2下一页



下一篇:浅谈糖尿病的护理




病人因摄入热量不足和呼吸频率增加、发热等因素,导致能量消耗增加,降低机体免疫功能。要鼓励神志清醒的病人自行进食,给予高蛋白、高脂肪、低糖和适量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的流质饮食,因高糖饮食能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消耗大量的氧气,从而增加肺通气负担。昏迷病人给予鼻饲提供营养,必要时静脉营养治疗,以补充机体消耗,提高抗病能力,促进康复。

使用呼吸兴奋剂时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适当提高吸氧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