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3/20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
    【摘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不仅是维护我国社会公平与正义、缩小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必然要求。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对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探讨,以期更好地推行该制度。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人口老龄化对策
    %的农业大国,农村的养老保险问题是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给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挑战
    一是人口老龄化加速。人口问题是我们农村现阶段面临的最严峻问题之一。我国的人口结构正加速老龄化,据2010年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5~,%;,%,,%。按照国际标准,一个国家65岁以上占全国人口的7%,或60岁以上占10%,就表明该国已进入老龄型社会。按此标准,中国早在十年前就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是人口发展的趋势,然而从历史发展规律来看,一个国家从成年型进入老龄型,一般需要花费50~100年,而中国实现这一转变却只用了20年左右的时间。此外,发达国家是“先富后老”,中国则是“未富先老”,这无疑加重了养老保险的负担。从人口分布来看,农村老年人占多数,农村的老龄化程度和老年人的比例都超过了城镇。据统计,我国目前农村留守老人达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其中65岁以上农村留守老人达2000万。

    二是覆盖面狭窄,城乡差别较大。我国从2009年开始在全国10%的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新农保”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是参保覆盖面仍然狭窄。根据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比2009年增加2157万人,%。各级财政补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954亿元。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于2009年9月开始试点,截至2010年底,全国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为10277万人,其中2863万居民每月领取50~100元不等的养老金。随着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的不断上升,现有的农村养老保障方式将面临严峻挑战。
    三是立法滞后。所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几乎无一例外都是立法先行,只有我国例外。从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立法现状看,目前还没有一部完整的规范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法律,只有民政部1992年颁布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下文简称《方案》)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新农保试点下发的《指导意见》。当前,各地农村养老保险工作都是靠地方性的法规和政策来指导实施的。但是,这种靠政策来推进农村养老保险的机制已显现出制度上的不稳定性和随意性,无法提高农民参保的积极性,也使很多农民对政府产生不信任感,为以后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增加了难度。
    四是财政支持力度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