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体积和体积单位.说课稿.doc

格式:doc   大小:33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体积和体积单位.说课稿.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3/20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体积和体积单位.说课稿.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体积和体积单位》说课稿
民权县外国语学校王科红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和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为进一步认识其它立体图形和学****有关体积计算及应用打好基础。
2、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经历猜测、验证等活动,知道什么是体积,了解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等常用的体积单位。
(2)培养观察、判断和概括能力及空间观念。
(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经历探究、类推、验证等学****活动过程,以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4)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 、教学重点:掌握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
:烧杯、石块、体积单位、课件。
(二)说教法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可以将一匹马牵到河边,但是你绝不可能按着马头让它饮水。”这句话道出了数学教学的灵魂,那就是主体探究。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基于本课的特点,我紧紧扣住生活实例,采用合作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快乐教学法以及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结合,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中,感受学****的乐趣。
(三)说学法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因而在教学中要重视学法的指导。结合本节的教学特点,我采用教师启发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总结并辅以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线”的三主原则,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规划,遵循目标性、整体性、启发性、主体性等一系列原则进行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新课伊始,我问学生:“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想一想,小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它运用的是什么数学知识?让学生回答出石子放到瓶里后,水面就会上升,乌鸦就会喝到水,这时我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石子放进瓶里后,就要占据一定的空间,石子占据空间的大小叫作石子的体积。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体积的知识。(板书课题:体积)这里通过一个故事开始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体会到我们的数学学****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
2、演示导学,形成概念
(1)建立“体积”概念。
师出示实验一的要求,让学生以小组做单位,通过动手操作,让他们用自己的眼光发现问题?自已提出质疑,自已想办法解决,这不正是新课标的要求吗?
师再出示实验二,“把大小不同的两个石块分别放入盛有高度相同水的两个烧杯中,你又发现了什么?说明什么?”请生读题,分组操作。
师:通过这个实验,
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水面上升的高度相同吗?这说明什么?(大的物体占的空间大,小的物体占的空间小)。[说明:通过2个实验培养学生的小组学****协作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实物演示:冰箱、电视机、手机。
师:观察这三个物体,哪个所占的空间比较大?哪个所占的空间比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