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儒家读经教育及其现代意义.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儒家读经教育及其现代意义.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3/20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儒家读经教育及其现代意义.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儒家读经教育及其现代意义
苏州大学国学研究所余同元
传统“读经教育”一度被彻底否定,近年来又有人提倡,并作为儿童启蒙教育的一种方法进行推广,称为“中国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它要求在不耽误原有课程学****和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前提下,利用每天半小时左右的时间,完成最有价值的几部中国文化经典《老子》、《论语》、《诗经》等诗文的诵读任务。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以作为儿童长大后终生消化、理解、受益和发展的文化准备。本人认为,这一做法真切地体现了传统儒家“读经教育”的现代意义,下面试从几个方面加以说明之。
一、推广中国文化经典诵读活动的目的宗旨
开发儿童智力潜能,培养儿童记忆能力,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诵读活动中进行母语语言学****同时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文化素质,加强文学修养,陶冶高雅情操,以便日后消化理解,并融合西方文化精华,重新塑造中国文化精神。《庄子·天下篇》云:“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让儿童诵读这些文化经典, 自古以来就是一项基本的教育方法。中国历代如此,外国也不例外(如犹太人从小就要诵读经典)。所以,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张岱年先生说:“‘五四’时期,曾有人反对读古书,甚至有人反对读中国书。这事实上是偏激之谈。”(见张着《读经与读子》)而武汉大学冯天瑜教授的名著《中华元典精神》则科学地论证了元典精神对民族文化的原创性作用。对此,本人曾在《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秋之卷发表《重新塑造中国文化精神——兼评〈中华元典精神〉》一文中有过专门的论述。
二、开展中国文化经典诵读活动的方式方法
1、“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只要有热情、能识字读拼音的人,就能成为导读老师。父、母亲是其中最理想的老师。
2、“小朋友,跟我念。”这是导读的六字真言。用活泼愉快、唱儿歌或背广告词的方式,让儿童和老师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自然地诵读,而后从中取得背诵的乐趣和成就感,这是一种在唱诵中学****的方式。
3、每日诵读半小时。在学校由老师利用早自****或活动课的时间,分几个阶段背诵(因儿童集中力有限,所以以时间短,次数多为佳)。回家后,再由家长带动诵读,既能培养亲情关系,又能把诵读经典的乐趣与好处与家人分享。
4、诵读的先后顺序和具体进程由老师根据小朋友的兴趣决定。以一个班级的二分之一小朋友能背诵,就可以进入下一个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