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文档名称:

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ppt

格式:ppt   大小:1,185KB   页数:3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ppt

上传人:aluyuw1 2018/3/20 文件大小:1.1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三章病毒和亚病毒
了解病毒的特点和定义;病毒的结构、病毒大小、化学组成、病毒的寄主和种类以及病毒的群体形态特征。掌握病毒的一般增殖过程。掌握噬菌体、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溶源噬菌体的概念,认识和掌握噬菌体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烈性噬菌体的增殖与溶菌;温和噬菌体与溶源性细菌的特点;噬菌体的效价和一步生长曲线;噬菌体的危害与防治措施。了解什么是亚病毒?亚病毒包括的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等的特性。
非细胞生物
(真)病毒:至少含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种组分
亚病毒
类病毒:只含具单独侵染性的RNA组分
拟病毒:只含不具侵染性的RNA组分
朊病毒:只含蛋白质一种组分
一、概述
(一)什么是病毒?
病毒是超显微的,无细胞结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在活细胞外具一般化学大分子特征,一旦进入宿主细胞又具有生命特征。
(二)特点:
1、形体十分微小,能通过细菌滤器,电镜可见;
2、无细胞结构,分子生物,由核酸和蛋白组成,且一种病毒仅含一种类型核酸;
3、专性活细胞内寄生,有宿主专一性,无独立代谢酶系,依赖宿主自身复制;
4、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三)种类
1、微生物病毒:侵染细菌、放线菌等原核微生物的病毒,通常称为噬菌体。
2、植物病毒:
3、脊椎动物病毒:
4、昆虫病毒:
二、形态大小
(一)大小
个体极小,能通过细菌滤器,必须通过电镜观察,测量单位为nm, 多在100nm左右。
(二)形态
1、个体形态——病毒粒子的形态
病毒粒子是指成熟的、结构完整的和有感染性的单个病毒。
一般为球状、棒杆状、蝌蚪状和线状等多种形态。
人、动物和真菌的病毒大多呈球状,少数为弹状或砖状。植物病毒和昆虫病毒则多数为线状和杆状,少数为球状。噬菌体,部分呈蝌蚪状,部分线状或球状。
(2) 噬菌斑
1) 什么是噬菌斑?
当一个噬菌体感染一个敏感细胞后,隔不久即释放出一群子代噬菌体,在固体培养基中,它们通过琼脂层的扩散又侵染周围的宿主细胞,并引起它们的裂解,如此经过多次重复,就出现了一个由无数噬菌体粒子构成的群体—噬菌斑,它是透亮不长菌的小圆斑,每一个噬菌斑是由一个噬菌体粒子形成的。
2) 噬菌斑的应用:
a. 作为噬菌体的鉴定指标。

——噬菌体效价的测定
效价表示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也即噬菌斑形成单位(pfu)。
噬菌斑×稀释倍数
噬菌体效价=
裂解液毫升数
双层平板法的优点:
①弥补了原来底面不平的玻璃皿的缺陷;
②每一噬菌班的大小接近、边缘清晰,且不致发生上下噬菌斑的重叠现象;
③有利于计数。
双层平板法
(3) 空斑和病斑
在覆盖一薄层琼脂的一片单层细胞上,如某一细胞感染有病毒,则增殖后的病毒粒子只能扩散至邻近细胞,最终形成与噬菌斑相似的空斑。利用病毒空斑可对有活性的动物病毒粒子进行计数。
而病斑则是单层细胞受肿瘤病毒感染后,导致细胞剧增,形成类似与菌落的病灶。
(4) 枯斑
指植物叶片上的植物病毒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