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6
文档名称:

罗尔斯与诺齐克.pptx

格式:pptx   大小:2,620KB   页数:4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罗尔斯与诺齐克.pptx

上传人:用户头像没有 2018/3/21 文件大小:2.5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罗尔斯与诺齐克.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社会正义
罗尔斯与诺齐克之争
J. 罗尔斯(1921-2002)
R. 诺齐克(1937-2002)
自由与平等?!
罗尔斯:我要自由!
诺齐克:我也要自由!
罗尔斯:我还要平等!
诺齐克:你咋不上天呢?!!
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1971年)
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1974年)
罗尔斯“公平正义论”
假设前提(正义原则的来源):
初始状态与无知之幕
公平的正义
具体原则: 第一原则是平等自由原则
第二原则是差别原则
初始状态
罗尔斯对“初始状态”的界定借鉴了洛克的观点,但是二者又有所不同。
洛克认为初始不是放任的状态,更不是一个弱肉强食和不可忍受的状态,而是一种完全自由、完全平等的状态,每一个处于自然状态中的人在理性的支配下,互相尊重彼此的生命、自由、财产。
罗尔斯则认为原初状态中博弈各方都是自私的,无视别人的利益,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冷淡的关系。
无知之幕
无知之幕:是在人们商量给予一个社会或一个组织里的不同角色的成员的正当对待时,最理想的方式是把大家聚集到一个幕布下,约定好每一个人都不知道自己将会在走出这个幕布后将在社会/组织里处于什么样的角色,然后大家讨论针对某一个角色大家应该如何对待他,无论是市长还是清洁工。这样的好处是大家不会因为自己的既得利益而给出不公正的意见,即可以避免“屁股决定脑袋”的情况。因为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将来的位置,因此这一过程下的决策一般能保证将来最弱势的角色能得到最好的保护。
初始状态的两个条件
客观条件:是指一定地理范围内的许多个人等,罗尔斯强调客观条件的“适度的匮乏”,因为自然资源非常充足使得合作计划成为多余,而太过贫乏致使怎样合作都将归于失败,这样便都不能达成契约(社会合作的必要,契约论国家形成的基础);
主观条件:是指涉及合作的个体,他们有着大致相似的需求和利益,其要点在于“相互冷漠”,即每个人都对其他人的利益不感兴趣。
原始状态的必然结果
“原初状态”存在着人们合作成为可能和必须的条件:人们利益既一致又冲突。
利益的一致在于人们的社会合作能使所有人都过一种比他们各自努力、单独生存所能过的生活更好的生活;
利益的冲突是人们谁也不会对怎样分配由他们的合作所产生的较大利益无动于衷,较大份额的利益自然比较小份额的利益要好。这样,一些原则(正义原则)的出现成为必要,只有一个得到广泛接受的原则才能抑制冲突,实现一致。
内在逻辑
初始社会
理性人们
社会合作和契约
国家
无知之幕
相互冷淡
社会合作和契约
正义原则
相互联系
公平的正义
公平的正义:所有的社会基本善——自由和机会、收入和财富及自尊的基础——都应被平等地分配,除非对一些或所有社会基本善的一种不平等分配有利于最不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