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第2章 土中应力计算.doc

格式:doc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2章 土中应力计算.doc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8/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2章 土中应力计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2章土中应力计算一、知识点:(接触应力)、考试内容:,均匀土、分层土和有地下水位时土中自重应力的计算方法。,基底附加压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基底附加压力在地基土中的分布规律。应用角点法计算地基土中任意一点的竖向附加应力。三、本章内容:§,从而引起地基变形,出现基础沉降。由于建筑物荷载差异和地基不均匀等原因,基础各部分的沉降或多或少总是不均匀的,使得上部结构之中相应地产生额外的应力和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将导致建筑物的开裂、歪斜甚至破坏,例如砖墙出现裂缝、吊车轮子出现卡轨或滑轨、高耸构筑物倾斜、机器转轴偏斜以及与建筑物连接管道断裂等等。因此,研究地基变形,对于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经济和牢固,都具有很大的意义。地基的沉降,必须要从土的应力与应变的基本关系出发来研究。对于地基土的应力一般要考虑基底附加应力、地基自重应力和地基附加应力。地基的变形是由地基的附加应力导致,变形都有一个由开始到稳定的过程。我们把地基稳定后的累计变形量称为最终沉降量。地基应力一般包括由土自重引起的自重应力和由建筑物引起的附加应力,这两种应力的产生条件不相同,计算方法也有很大差别。此外,以常规方法计算由建筑物引起的地基附加应力时,事先确定基础底面的压力分布是不可缺少的条件。从地基和基础相互作用的假设出发,来分析地基上梁或板的内力和变形,以便设计这类结构复杂的连续基础时,也要以本章的有关内容为前提。地基土的变形都有一个由开始到稳定的过程,各种土随着荷载大小等条件的不同,其所需时间的差别很大,关于地基变形随时间而增长的过程是土力学中固结理论的研究内容。它是本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实践中,往往需要确定施工期间和完工后某一时间的基础沉降量,以便控制施工速度,确定建筑物的使用措施,并要考虑建筑物有关部分之间的预留净空和连接方式,还必须考虑地基沉降与时间的关系。§、水和气所组成的非连续介质。若把土体简化为连续体,而应用连续体力学(例如弹性力学)来研究土中应力的分布时,应注意到,土中任意截面上都包括有骨架和孔隙的面积在内,所以在地基应力计算时都只考虑土中某单位面积上的平均应力。在计算土中自重应力时,假设天然地面是一个无限大的水平面,因而在任意竖直面和水平面上均无剪应力存在。如果地面下土质均匀,天然重度为γ(kN/m3),则在天然地面下任意深度z(m)处a-a水平面上的竖向自重应力CZ?(kPa),可取作用于该水平面上任一单位面积的土柱体自重γz×1计算,即:CZ?=γz(书33页2-1)CZ?沿水平面均匀分布,且与Z成正比,即随深度按直线规律分布[书34页图2-1(a)]。地基中除有作用于水平面上的竖向自重应力外,在竖直面上还作用有水平向的侧向自重应力。由于CZ?沿任一水平面上均匀地无限分布,所以地基土在自重作用下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