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三毛.ppt

格式:ppt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三毛.ppt

上传人:xxj165868 2015/5/2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三毛.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走进三毛
一位充满魅力的女作家
目录:
三毛作家简介
三毛的性格
时间年表
三毛重要作品集
三毛的故事(一)
三毛的故事—数学
三毛的故事—流浪
写给三毛的诗
三毛简介
三毛,原名陈懋(mào)平
(后改名为陈平),汉族,浙
江省定海县人,中国文化大学
哲学系。肄业曾留学欧洲,婚后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迦纳利岛,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一连串脍炙人口的作品。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1943年3月26日出生于重庆黄角桠,1991年1月4日清晨去世,年仅48岁。
“三毛”的来历
三毛英文名叫ECHO,三毛本是笔名,从三毛的《闹学记》序中只提及“三毛”二字中暗藏一个易经的卦。但又是什么玄机,就不得而知了。但三毛本人又曾说过:起初起此名,是因为这个名字很不
起眼,另有一个原因就是说
自己写的东西很一般,只值
三毛钱。
时间年表
1954入台北省立女子中学
1955初二,受墨汁涂面打击,以及为看小说开始逃学。后休学在家
1956一度复学,後正式退学。开始练习写作、音乐、绘画,切腹自杀获救
1962以陈平名义在现代文学发表第一篇作品《惑》
1964得到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均的特许,到该校哲学系当旁听生,课业成绩优异。初恋
1967初恋失败,赴西班牙马德里文哲学院留学。圣诞初结识荷西
1968与荷西分别。漫游欧洲、巴黎、慕尼黑等地 1971返回台湾,任教於文化大学和政工干校
1972与一德裔男子相恋,结婚前夕,未婚夫心脏病突发猝死。冬,再赴西班牙,重遇荷西
1974进入撒哈拉沙漠
1974七月,与荷西在沙漠小镇阿尤恩结婚
1974十月六日,以笔名「三毛」在《联合报》发表作品《中国饭店》
1976夫妇移居大加纳利岛。五月,由皇冠出版社出版《撒哈拉的故事》
1979随荷西到拉芭玛岛生活。九月三十日,荷西海底捕鱼时意外丧生。回到台湾
1980五月,重返西班牙和加纳利,开始孀居生活
1981十一月,开始中南美之行
1982十月,返回台湾任教文化大学中文系文艺组。游记《万水千山走遍》出版
1984赴美度假治病
1985一度丧失记忆,神经错乱
1986十月,正式回到台北定居,被台湾多份报刊评为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家
1988六月十二日,给「三毛爸爸」张乐平写第一封信
1989四月,曾回大陆探亲;同年开始创作电影剧本《滚滚红尘》
1990《滚滚红尘》获金马奖八项大奖
1991一月二日,因子宫内膜肥厚入荣民总医院检查治疗。一月三日,进行手术。一月四日凌晨,在医院以丝袜绕颈窒息身亡。享年四十八岁
三毛的性格
性格的主流
内向
冷漠
孤僻
当然三毛的胆量
和勇气也令人敬佩。
三毛作品
文集
《倾城》《温柔的夜》《哭泣的骆驼》《梦里花落知多少》《雨季不再来》《撒哈拉的故事》《送你一匹马》《背影》《我的宝贝》《闹学记》《万水千山走遍》《稻草人手记》《随想》《谈心》《我的快乐天堂》《高原的百合花》《亲爱的三毛》《我的灵魂骑在纸背上-三毛的书信札与私相簿》
三毛作品
剧本
《滚滚红尘》
有声作品
《三毛说书》《阅读大地》《流星雨》
译作
《刹那时光》《兰屿之歌》《清泉故事》《娃娃看天下》(共两本)
三毛的故事(一)
幼年时期:
三毛小时候很独立,也很冷淡,她不玩任何女孩子的游戏,她也不跟别的孩子玩。在她两岁时,我们在重庆的住家附近有一座荒坟,别的小孩子不敢过去,她总是去坟边玩泥巴。对于年节时的杀羊,她最感兴趣,从头到尾盯住杀的过程,看完不动声色,脸上有一种满意的表情。在重庆,每一家的大水缸都埋在厨房地里,我们不许小孩靠近水缸,三毛偏偏绝不听话。有一天大人在吃饭,突然听到打水的声音激烈,三毛当时不在桌上。等我们冲到水缸边去时,发现三毛头朝下,脚在水面上拚命打水。水缸很深,这个小孩子居然用双手撑在缸底,好使她高一点,这样小脚才可打到水面出声。当我们把她提着揪出来时,她也不哭,她说:“感谢耶稣基督。”然后吐一口水出来。从那一次之后,三毛的小意外不断地发生,她自己都能化解。

----《闹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