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为期四天的培训总结,以下为知识点,还需要与教材配合:
(一)信息系统概述
:产生、开发、运维、消亡
    产生:概念的产生、需求分析阶段
    开发: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验收
    运维:纠错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
:
1)结构化方法(需求明确,是最成熟,最广泛的开发方法之一)
2)快速原型法(适用于需求模糊,结构性较差的项目)包括进化型原型和抛弃型原型
3)企业系统规划的方法:其目标是提供一个信息系统规划,用以支持企业短期长期的要求
4)战略数据规划方法
5)信息系统工程的方法
6)面向对象的方法
:信息资源应用、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
:
1)政府间的电子政务(G2G)
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G2B)
3)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G2C)
4)政府对公务员(G2E)
:数据报表、多维数据分析、数据挖掘
(二)信息系统服务管理
:
1)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单位的资质管理
2)信息系统项目经理资格管理
3)系统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管理信息系统
4)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人员资格管理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从高到低分为一、二、三、四级
监理单位资质是:甲、乙、丙三级
系统集成项目经理分为:项目经理、高级项目经理、资深项目经理三个的等级
3. 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
1)管理原则:认证和审批分离原则;先由认证机构认证,再由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审批的工作程序进行
2)管理办法:
(1)资质管理包括:资质评审和审批、年度监督、升级、降级、取消及相关内容
(2)工信部负责一、二级计算机系统集成资质(国家级)
(3)省、自治区、直辖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三、四级
1)评审:
(1)工业和信息化部可以受理一二三四级(国家级)
(2)省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授权的资质评审机构可以受理“三、四级”
2)资质审批:一二级资质申请,由省市信息产业建设单位主管部门初审,报工业信息化部负责审批;三、四级别资质申请,由省市信息产业建设主管部门审批,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
:总体策划、设计、开发、实施、服务及保障(不包括测试和监理)
1)监理活动主要内容:“四控、三管、一协调”
(1) 四控:质量、进度、投资、变更
(2) 三管:合同、信息、安全
2)监理资质证书:有效期 4 年,资质:甲、乙、丙
3)监理的依据:
(1)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规范(2)监理合同(3)建设合同
(三)软件工程知识
1. 软件需求
1)软件需求内容主要包括: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设计约束;业务需求、用户需求、系统需求。
2)需求过程是一个包括创建和维护系统需求文档所必需的一切活动的过程。通常包括需求开发和需求管理两大工作。
(1)需求开发:包括(需求捕获)、(需求分析)、编写(规格说明书)、和(需求验证)四个阶段;
(2)需求管理:通常包括定义(需求基线)、(处理需求变更)、(需求跟踪)等方面的
工作。基线的定义:正式评审、确认的标准。
(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等)
: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
4. 软件维护:软件的可维护性的主要由以下三个因素决定:
(1)可理解性(2)可测试性(3)可修改性
常见的架构模式:
管道/过滤器模式;面向对象模式;事件驱动模式;分层模式;知识库模式;C/S 模式;
6. Web Services 技术:Web Services 服务的典型技术包括用于传递信息的简单对象访问协议 SOAP,用于描述服务的 Web 服务描述语言 WSDL,用于 Web 服务注册的统一描述,发现及集成 UDDI,用于数据交换的 XML。
:面向主题、集成、相对稳定、反映历史变化
(四)项目组织结构
:职能型、项目性、矩阵型
:
(五)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包括 42 个基本项目管理过程
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行动)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
(六)项目整体管理
每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