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武汉新洲民俗--花朝节.doc

格式:doc   大小:3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武汉新洲民俗--花朝节.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3/25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武汉新洲民俗--花朝节.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武汉新洲民俗--花朝节
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五,有百花生日之说,俗称花朝节。旧街花朝节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由最初的庙会逐步发展成乡村物资交易、民俗文艺表演的盛大集会。花朝节历经无数波折动荡,在文革时期也从未间断,是湖北省少有的民间节庆活动。那么,花朝节是怎么发展而来的呢?
花朝节的由来
花朝会,起源于南宋淳熙年间地庆福寺庙会,因每年农历二月十五相传是百花生日而得名。始兴时,以大庙为活动场所,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至明万历年间,佛教在旧街再度兴起,附近53姓又合力重建大庙。烧香求佛者也随之增多,一时信徒云集,自成庙会,且内容各异,形式多样。明清之际,邻县黄冈之大崎山、泉华山、贾庙、等地农民也慕名前来赶会,来时顺带些竹木器出售。武汉、黄陂及安徽省的宿松、太湖人也闻汛而来,他们顺带的是铜器和铁器。民国期间,江苏的绸缎,湖南的湘绣,皖豫的木耳、香菇……都来旧街赶会,使整个花朝会充满了物资交流的色彩。会期也根据需要,由二月十五一天改为由十四至十六三天。由于增加了物资交流、群众文化活动等新内容,旧街花朝会以其新的魅力,吸引着四方游客,八方商贾。庙会期间,游人如织,商贾如云。山货土产,琳琅满目,会址亦由大庙内外改到空旷的河滩上。场上还搭起戏台唱戏助兴,测字摊、、小吃摊一应俱全。游人商贾无不各取所需,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花朝节的内容
花朝节是由民间自发组织和形成的一种大型的集市庙会,现如今发展成为具有独特的民俗风格和地方乡土气息大型活动,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点:一是生活生产用品及农花卉苗木交易;二,戏曲和杂耍三、是各种特色小吃。
A、生活生产用品及农花卉苗木交易
花朝节期间,穿旧街而过的三庙河河滩两岸延绵几公里,帐篷千顶,商摊互连,依河滩自发分成木器、竹器、铁器、生资电器、日用百货、耕牛畜禽等几大市场群落。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前的一些手工制作的油纸伞、油布鞋、竹烟斗、烤烟丝、木踏板、木水车等已经寻觅不到踪迹了,现在还可以看到木梯子、木秧码、各种木板凳、竹框、铁叉铁铲、农具、生产工具、家具、民间用品、花草树苗等,所谓衣食住行方面的物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现在交易市场上出现的较多的是中、大型农具和竹、木器皿、铁器等生活用品。因为交通的日益发达,你可以看到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各种皮草衣物,各种药材,各种外地特色产品。在繁华的集市上,卖着桌椅板凳、木梯、神龛、竹框、蒸笼、各种农具,各种衣物,各种家庭用品等等。这些售卖的商品,品种达数千余种之多,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给老百姓们带来了实惠优惠。
记得小时候,旧街河里坡上堤下、树旁水边,有上百头牛。牛的主人们则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谈天说地议论着行情,等待买主。时不时的传来卖牛人的吆喝声,买卖人之间讨价还价以及小孩的嬉闹声。花朝节的牛市前后持续三天,空前繁荣,是旧街花朝节的重头戏。近几年,牛市交易大大减少了,农民都去买机械了,插秧机、微播机、拖拉机,各种机械都可以见到,许多农具也用不上了。
现在旧街的花卉市场虽然没有古时候那么的庞大壮观,但是花卉苗木依然是花朝节的一个重要的主题。老百姓们可以在花朝节期间观赏到各种各样的花卉。看到漂亮的迎春花、杜鹃等,大家也会搬上一两盆回家,给家里带来一抹春色。还有各种花苗,街上随处可见们人手中拿着几棵花苗树苗,那是要带回家培养的。花卉苗木,总是给人带来春天的气息,带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