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康熙遗诏”揭开雍正继位之谜
2007年04月21日06:04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中小]
来源: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清朝雍正皇帝继位,历史上有多种说法,有说他谋杀了康熙,有说他篡改了康熙的遗诏……
正在市民中心B区深圳市档案馆展出的“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珍品展”上,一幅已存世283年并备受争议的“康熙传位遗诏”似乎能对雍正继位之谜做一个解答——
“康熙遗诏”揭开雍正继位之谜
公元1722年11月13日晚,一个寒冷的冬夜。
正围坐在火炉旁的清朝百姓当时并不知道,一场惊天动地的变故即将降临。
戌刻(晚7时至9时),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的康熙驾崩。他在位60年,去世时69岁,是中国历代皇帝在皇位上坐镇时间最长的皇帝。
康熙驾崩后7天,遗诏公布。皇四子胤?被确立为新皇帝,即雍正皇帝。胤?的继位就像是一块石头丢进了原本平静的湖面,让清廷内外动荡不已,也拉开了长达280多年的雍正继位之谜的争论。
关于雍正继位的众多说法
毫无疑问,在扑朔迷离的清王朝历史中,雍正是一位难以准确描述的帝王。这位在位只有短短13年的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是中国历史上勤政有为的皇帝,但他的残暴多疑的性格,再加上无论是从继承大统还是最后的离奇死亡均是迷雾重重,使这位帝王身上充满着神秘色彩。
据史料记载:雍正,名胤,45岁登极,在位13年,享年58岁,而所谓“雍正”就是雍亲王得位正,为君正的意思。作为清入关后的第三任皇帝,雍正从他登位那天开始,到现在整整280多年,而280多年里雍正继位是否合法的问题无论是在坊间还是学术界始终充满争议,以至成为清初三大谜案之一。
雍正继位的疑案,历来有多种不同的说法。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以下几种版本:
一是雍正亲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康熙,篡位。传说康熙病重的时候,雍正给他父亲敬了一碗人参汤,把他父亲给毒死了,并就此继承大统;
二是雍正串通当时任步兵统领掌管京师兵权的隆科多,指使人篡改了康熙的遗诏,把“传位十四子”中的“十“字改成“于”字,得以篡位;
三是康熙深知太子党和八爷党党争的危害,选择了中立的雍正;
四是康熙很赏识雍正的儿子乾隆,故传位雍正。雍正登位名正言顺。
清史学家称雍正合法继位
对于围绕在雍正身上的种种争论,我国著名的清史学家阎崇年一一为我们做了分析。
阎崇年指出,在上述论点中,雍正杀父一说是难以成立的。经过众多学者对于历史资料的研究表明,康熙深通医道,对医学和药学很有研究。康熙曾经明确说过:人参对北方人不是很相宜,所以他平常也很少吃人参。阎崇年表示,雍正向他父亲敬一碗人参汤,本来他父亲不喜欢吃人参,他怎么来表示孝心?另外敬一碗有毒的人参汤,也不是那么容易就敬得上的,还有人试药,所以雍正用人参汤把他父亲毒死,这种说法靠不住。
其次,是改诏篡位说。就是说,雍正篡改康熙遗诏,篡夺皇位。有人认为,康熙晚年他遗诏就是传位十四子,雍正把“十”字改成“于”字了,这等于篡了他弟弟的位。阎崇年笑言,但这个故事虽好,却经不住推敲。第一,当时这个“于”字是繁体,与我们今天写简体字笔画完全不同,于是要将“十”字改成“于”操作起来就不太容易了;第二,清朝当时的行文的习惯,它称作皇十四子,皇四子,前头有个皇字,如果改的话,那就变成“传位于皇于四子”,就不通了;第三,当时传位的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