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走电复习资料2.ppt

格式:ppt   大小:280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走电复习资料2.ppt

上传人:luyinyzha 2018/3/26 文件大小:28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走电复习资料2.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简答:
1、在电工技术的初期发展过程中有哪些科学家分别做出了什么贡献?
答:希腊:2500年前,学者法勒斯纪录下毛皮与琥珀互相摩擦后,毛皮和琥珀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
中国:东汉时期,王充(公元27—97年)在《衡论》中记载“顿牟掇芥,磁石引针”;东晋时期,郭璞在《山海经图赞》中解释说“磁石吸铁,玳瑁取芥,气有潜通,数也亦会”;
英国:1600年,吉乐伯特发现天然磁石摩擦铁棒,能使铁棒磁化;
德国:1604年,物理学家格里克研制出摩擦起电的简单机器;
英国:1729年,学者格雷发现电可以沿金属导线传输;
法国:1734年,化学家迪费发现“正电”和“负电”,后来总结出“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荷兰:1745年,莱顿大学马森布罗克教授研制出贮电瓶—莱顿瓶;
美国:1747年,富兰克林提出具有两种带电状态的单一流体来描述电流,后来发明了避雷针,提出电荷守恒;
1820年,奥斯特发现“电生磁”现象;
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提出电路的欧姆定律,即 I=E/R;
1831年,法拉第发现“磁生电”,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
1832年,美国亨利发现线圈的自感应现象,提出用L表征线圈的自感系数;
1833年,俄国楞次提出导体中由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也遵守欧姆定律;
1845年,德国基尔霍夫提出电路计算中的电流定律及电压定律;
1853年,美国汤姆逊采用电阻、电感、电容模型,分析莱顿瓶放电过程,揭开交流电路分析发研究的序幕;
19世纪70年代,楞次和雅布罗奇科夫先后发现电感线圈和电容使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不同相位;英国亥维赛德在交流
电路就算中引入复数;麦克斯韦提出四个微分方程描述了电磁场空间分布随时间变化规律;
19世纪80年代,麦克斯韦提出交流电路的全阻抗概念;
1885年,费拉里斯和特斯拉各自发明了两相感应电动机;
1889年,多利沃―多布罗夫斯基制造了第一台三相笼型感应电动机,随后三相发电机及三相变压器相继出现。随着三相制的确立和输、配电技术的逐步解决,电能作为能源的一种型式,开始在生产和人类的生活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由于相关理论的发展和工程实践的成功,使电气工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不断发展和完善。
2、第一、二次技术革命分别是指什么时期,其意义和影响各有那些?
答:第一次技术革命是以17世纪建立牛顿力学的科学革命为先导,以18世纪下半叶瓦特为主要标志;蒸汽机取代自然力成为机器制造、采矿、冶金、铁路、化学、纺织等行业的主要动力,其广泛应用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此人类从农业社会步入了工业社会。
第二次技术革命是以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发现电磁学基本原理;19世纪30年代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等人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先导的。19世纪末后,三相交流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远距离输电以及有线电、无线电通讯技术的发明与应用,成为第二次革命的主要标志。
3、什么叫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各包含有哪些?为什么要节约能源?
答:一次能源:凡是以现成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的能叫做一次能源
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直接或间接转换而来的其他形式的能源或人工制造的能源,叫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包括:如下表所示
1
来自地球以外
太阳辐射能
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草木燃料及其它由于光合作用而固定的太阳辐射能;风、流水、、波浪;海洋热能;直接的太阳辐射能;
宇宙射线、流星和其它星际物质带进地球大气中的能量
2
来自地球内部
地热能
地震、火山运动;地下热水和地热蒸汽;热岩层
核能
铀、硼、氘等
3
地球和其它天体的作用
潮、汐能
二次能源:主要有电能、氢能、汽油、煤油、柴油、火药、酒精、甲醇等。
人类可用的能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社会的发展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节约能源可以为我们的社会帶來以下三个好处:
:减少进口能源所产生的风险;
:减少环境污染,尤其是空气污染;
:能源是财富,减少能源消耗能提升经济效益。
4、为什么电能被得到广泛应用,常用电器的电压、频率是多少、电源来自何方?
答:由于电能有着特殊的优越性,即:能源应用广泛,便于大规模生产、输送、分配,转换方便,价格低廉,容易实现自动控制等,所以现代社会所需的能量相当部分是以电能形式供给的。常用电器的电压为220V,频率为50HZ,电源来自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