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十五章罗斯玛丽•R•帕斯的人类适转理论
前言
人类适转理论原名为“人-生活-健康”理论,该理论以人文科学为基础,认为人是开放系统,始终以不同的维度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自由选择在不同现实情境下的意义,并和外界环境共同创造相互间的存在型态。
提出了:
(1)护理实践的3个维度:阐明意义、同步节律、推动超越
(2)护理实践的3个过程:解释、处理、超越
主要内容
理论家简介
理论的来源
理论的基本内容
理论的应用
理论的分析与评判
理论的应用实例
一、理论家简介
(一)教育与工作背景
●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的杜肯士大学获护理理学学士;
●于匹兹堡大学获硕士、博士学位;
●担任过匹兹堡大学教师、杜肯士大学护理学院院长;
● 1983~1993年任纽约城市大学亨特学院护理研究中心协调员、教授;
● 1993~2006年任芝加哥洛约拉大学尼霍夫护校的主席和教授;
●担任过多所学校的客座教授;
●是美国护理研究院院士,洛约拉大学杰出荣誉退休教授, 《护理科学季刊》的创始人和主编;
●是“国际探索”公司总裁,是“人类适转理论研究会”创始人。
一、理论家简介
(二)学术成果
● 1981年首次发表“人-生活-健康”理论;
● 1987年提出两种护理范式:整体范式和同时性范式;
● 1992年将“人-生活-健康”理论更名为“人类适转理论”;
●发表代表性专著多部:
1995年《人类适转理论的实践和研究》
1998年《人类适转学说:护士和其他健康专业的展望》
1999年《希望:一种国际性的人类适转前景》
1987年《护理科学——主要范式、理论及评价》等
二、理论来源
3个基本原理:螺旋性、整体性、共振性
4个基本概念:能量场、开放性、型态、全方位性
6
三、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理论的基本假说
9条
(1)人类适转是指人通过相关价值取向的主体间过程,自由的选择各种情境的个人意义;
(2)人类适转是指人在和外界进行开放的相互交换中共通构建的和谐型态;
(3)人类适转是指对现有的各种可能性的多维超越。
7
三、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基本原则
人类适转理论的3条基本原则:
提出:护理实践的第1个维度和过程,即阐明意义和解释
提出:护理实践的第2个维度和过程,即同步节律和处理
提出:护理实践的第3个维度和过程,即推动超越和超越
三、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基本原则
以3条基本原则为依据提出了护理实践的3个维度和3个过程。
实践维度过程
●阐明意义:是指通过揭示过去怎样、
现在怎样、将来如何来使当前情况明晰,从而明确当前的意义
●解释:是指通过语言(沟通)明确当前的情况
●同步节律:是指在处理人际间的各种不同倾向、偏差和波折中进行协调
●处理:是指把自己投入到“关联—分离”的努力中去
●推动超越:是指促进人超越当前的情况
●超越:是指在改变中实现向多种可能性推进
表15-1人类适转学说实践方法论
(三)理论的结构框架
三、理论的基本内容
语言
转换
关联-分离
想像
显示-隐藏
推动
价值观
促进-限制
创造
原则1
原则2
原则3
图15-1 人类适转学说的原理、概念和理论结构